2025年8月4日,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美国去世,享年95岁。
个人简介
许倬云,1930年9月2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国际著名历史学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台湾“中研院”院士。他学贯中西,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化史、社会经济史和中国上古史。
教育背景
台湾大学:195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
芝加哥大学:1962年获芝加哥大学人文科学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台湾大学:1962年毕业后回到台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
“中研院”:1967年任“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匹兹堡大学:1970年起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教授,1982年升任讲座教授,1999年退休。
香港中文大学:1991年任香港中文大学“钱穆讲座”教授。
其他高校:曾受聘为夏威夷大学、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讲座教授。
主要著作
1. 《中国古代社会史论》(1965)
2. 《汉代农业》(1980)
3. 《西周史》(1984)
4. 《万古江河》(2004)
5. 《说中国》(2015)
6. 《中国文化的精神》(2017)
7. 《经纬华夏》(2018)
8. 《天下格局:文明转换关口的世界》(2025)
学术贡献
跨学科研究:许倬云善于运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治史,将文化、经济、社会、政治等多个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系统分析”框架。
文化史研究:他的研究不仅关注中国历史,还从全球视角探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文明转换时代的宏大图景。
大众史学:许倬云致力于将历史知识普及给大众,其著作如《万古江河》《说中国》等,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中国历史,深受读者喜爱。
许倬云先生:但悲不见九州同
2024年7月,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在《十三邀》第八季节目中,面对主持人许知远的提问,谈及人生最大的遗憾时,深情地说出了“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话。这句出自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示儿》诗中的名句,表达了许先生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期盼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