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安禄山身为三镇节度使,天不怕地不怕,为何独惧李林甫?
迪丽瓦拉
2025-09-27 12:31:53
0

与杨国忠依赖妹妹上台不同,李林甫则是一位极具能力的宰相。不同于普通的政治人物,李林甫的能力并不体现在治国理政上,而是在“治人”方面,他对权谋的把握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让他成为唐朝政坛上一位不可小觑的存在。

李林甫虽然个人才学并不出众,甚至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宰相之才,但他却精于心计,善于揣摩人心。无论是早年间巧妙地打倒张九龄,还是后来借势打压其他政治派系,尤其是卢、裴系的宰相,李林甫无不运筹帷幄、设下圈套。在其十九年的宰相生涯中,李林甫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几乎一手遮天,朝堂上没有任何人敢与之对抗,哪怕是拥有显赫地位的安禄山也未曾能撼动他。

安禄山对李林甫的恐惧,早在历史中就有记载。安禄山曾对亲近的人说:“我安禄山出生入死,天不怕地不怕,今天子我也不怕,只是害怕李相公。”这话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反映了安禄山在李林甫面前的真实态度。安禄山的害怕,既来源于李林甫深厚的权势,也源于李林甫非凡的心机和智慧,使得安禄山不得不感到敬畏。

尽管一开始安禄山并未将李林甫放在眼里。早期的安禄山凭借自己的机巧和在唐玄宗面前的讨好手段,迅速获得了皇帝的宠爱。他以“性巧黠、憨厚老实”著称,能够巧妙地伪装自己,使唐玄宗产生对他极高的好感。安禄山不仅通过财富和礼物来讨好宫中使者,还通过向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赠送礼物来进一步拉拢唐玄宗。借此,他逐渐晋升为平卢节度使和范阳节度使,最终还被加封为大夫,掌握了重权。

然而,正是这种初期的宠爱和权力让安禄山有些傲慢,他对其他朝臣,包括曾提携过他的李林甫,也并不表示出过多的敬重。直到有一天,在一次朝堂之上,安禄山亲眼目睹了李林甫的智慧和深沉,才真正开始感到威胁。当时,安禄山跋扈地走上朝堂,目中无人,尽显自得。然而,在朝堂上,李林甫却以一副无形的压迫态度,巧妙地让王鉷——当时的大唐宠臣——在他面前像个孩子一样沉默无言。王鉷本是大唐政坛上仅次于杨国忠的权臣,掌握着众多官职,平日里安禄山也没少巴结他。然而,这一次王鉷在李林甫面前的卑微姿态让安禄山感到深深的不安。

面对李林甫,安禄山逐渐感到了自己的局限性。他从一开始的轻视,到逐步意识到李林甫的深不可测,安禄山越来越感到自己在与李林甫的较量中处于下风。李林甫总是能精准地捕捉到安禄山的心理动向,甚至在安禄山开口之前,李林甫就能预见到他将要说的话。这种对人心的深刻洞察力,让安禄山不得不对李林甫产生敬畏。

李林甫待安禄山时,总是笑脸相迎,温文尔雅。他会亲自将安禄山迎进中书厅,甚至为他披上自己的衣袍。这些细微的举动,让安禄山在李林甫面前无所畏惧,完全放下了防备。然而,这种表面上的亲切温和,实际上隐藏了李林甫的深心机。他对安禄山的表面好意,实际上是在策划更加精妙的布局和陷阱,等待安禄山一步步踏入。

对于安禄山来说,李林甫的“口蜜腹剑”如同一柄悬挂在头上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他每次拜访李林甫时,都会迫不及待地询问:“十郎说了些什么?”如果李林甫说的是好话,安禄山便高兴得手舞足蹈;如果李林甫对他的行为有所不满,安禄山就会惶恐得如同丧家之犬。这种恐惧心理,几乎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然而,安禄山始终保持着一种“小心谨慎”的态度,直到李林甫去世。他深知,李林甫虽然松懈了对他的监督,但一旦李林甫回心转意,他完全有能力将自己从权力的顶端推下去。可惜,李林甫死后,安禄山凭借着自己的军事力量和战略眼光,终于迎来了他自己的一次“反击”。

李林甫的死,给安禄山带来了行动的自由。再加上杨国忠掌权时的无能和失误,安禄山最终有了造反的机会。历史证明,如果李林甫活着,安禄山绝不会轻易挑起叛乱。正如俗话所说,“神鬼怕恶人”,安禄山深知自己惹不起李林甫,而正是因为李林甫的死,才给了他机会。

总之,李林甫不仅在朝堂上建立了不容侵犯的权威,更通过深不可测的心机和策略,让他的敌人深陷恐惧。安禄山的敬畏与恐惧,也许是李林甫真正的胜利,尽管他未曾亲自打倒安禄山,但他却把安禄山的心牢牢捏在了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7位诗人,27首巅峰唐诗,带...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诗的巅峰。 “初唐四杰”“文章四友”“王孟”“李杜”,扛鼎诗人竞相涌现。...
原创 那... 《——·前言·——》 他说:“如果不能站着活,那就倒在讲台上。”他真的倒下了。 1958年,艾跃...
原创 如... 前言 美国历史学家希尔顿曾震撼地说:"两个这样的中国女人,就可以将日本沉没!"这个评价指向一个普通...
原创 《... 在许多人眼中,孙连城被视为懒政者,甚至有人指责他缺乏智慧。李达康不但提出了解决方案,还将孙连城任命为...
原创 中...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系后,官僚体制的腐败问题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绕不开的永恒话...
原创 辛... 《——·前言·——》 清朝灭亡的那一年,没有人真的预料到这个曾经强盛的朝代会在一瞬间崩溃。宫中的太...
文化遗产耀中原|唐宋瓷艺的千年...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我不在书斋里,我在人中间” ■ 本报记者 李娇俨 据多家媒体报道,知名历史学家许倬云8月4日在美国匹兹堡去世,享年95岁。 许倬...
德川幕府也发育儿补贴,难解日本... 鼓励生育政策在现代国家相当普遍,实施后的效果却并不太确定,因为人们在作出婚姻和生育之类影响深远的决定...
姜维有一封信,他死了82年后才... 00.前言 公元347年,东晋权臣桓温的军队,踏破成都宫殿大门。 在成汉皇宫尘封的角落,士兵发现了一...
原创 清... (太子妃瓜尔佳氏剧照)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
原创 朱... 历史学家钱穆曾提出,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并非单纯的朝代更替,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华夏重光”的...
原创 结... 1935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后,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终于在延安扎根。然而,尽管时局危机四伏,西北...
原创 若... 韩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战神之一,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华,在仅仅四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贫困的流浪汉,...
原创 清...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中,皇帝是位居金字塔顶端的至高无上的存在。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者,皇帝掌握着无...
原创 攻... 1949年年底,随着两广战役的胜利告一段落,40军的118师和军直部队暂时驻扎在钦州。这一天,韩先楚...
原创 朱... 元末明初,历史风云变幻,英雄豪杰纷纷涌现。在那个时代,像常遇春、徐达、李文忠等一大批杰出的将领,都是...
原创 司...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诸葛亮描绘成了一个几乎超凡脱俗的智者,诸葛亮凭借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
原创 “... 在东周末年,原本臣服于周朝的诸侯国开始割据,出现了诸侯王超越周天子的现象。最著名的事件包括“田氏代齐...
原创 明...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现象严重,官场上贪官污吏比比皆是,社会的乘数效应使得普通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