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孙连城被视为懒政者,甚至有人指责他缺乏智慧。李达康不但提出了解决方案,还将孙连城任命为总指挥,理应让他表现得更为谨慎,至少保住个保留职位。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孙连城却选择了不作为,懒散度日,最终因此背上了懒政的骂名,沦为一名在少年宫看星星的科员。但我想说,孙连城的懒政只是表象,真正的问题在于李达康,你信吗?
不少人以为孙连城只是在消极应对,殊不知他当初的政治觉悟并不低。在他与李达康及纪委书记一同任职时,恰是他最早识破了高育良在行动决策中的意图。在大风厂出现问题时,孙连城迅速采取了安抚措施,保证了其它企业的稳定,丁义珍的逃跑则没有引发其他人的动荡,这都表明了孙连城实际上是积极在为大局把控,试图维护秩序。
然而,为什么后来的孙连城选择了放弃努力?答案或许藏在他与李达康在办公室的那场对话中。李达康表面上是为孙连城提供各种建议,实际上却是在推卸责任,把自己的难题全数转送给孙连城。面对这样的处境,孙连城该如何应对呢?
他当然意识到了李达康的真实意图,但他无能为力。若是按照李达康的方案执行,孙连城的后果恐怕将是比丁义珍更为惨重,因为他深知这整个局面若是按照李达康的思路去做,他自己必定也难逃干系。而正因为如此,李达康才是这场困境的根源。
另外一些人提到信访窗口问题,然而我们回过头来看,光明区的财政问题到底是谁造成的?李达康为谋私利挪用了光明区的财政资金,正是他引发了大风厂的危机。对于孙连城而言,这一切都成了无解的难题。他手头缺乏财政支持,而土地拍卖又不能缓解眼前的困境,这样的情况下,你让孙连城如何应对?
最初提到孙连城只是懒政的反应,而李达康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至于李达康的妻子欧阳箐,背地里收了多少利益,外人无从知晓,然而她身上的名牌奢侈品显然不只是工资所能支付。至于丁义珍,在当时的京州,人人都认为他是李达康的贴身代言,四处收取财物。而李达康对此竟然毫无察觉,难道真的是如此吗?
综上所述,孙连城的懒政只是表层的现象,而潜藏在其背后的种种复杂关系与政治斗争,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李达康与孙连城的角色。真正的反派往往隐匿于众人的视线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