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校学生暑期走进御窑金砖博物馆
迪丽瓦拉
2025-09-27 12:03:57
0

近日,苏州市姑苏区教体文旅委下属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2021级2中队的“红领巾”们走进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实地寻访“金砖”及其制造工艺,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鲜为人知的“御窑金砖”历炼过程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又称苏州御窑遗址园),位于相城区元和街道阳澄湖西路95号,占地面积38875平方,总建筑面积15087平方,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刘家琨主持设计。博物馆由御窑遗址区、博物馆主馆、当代艺术交流中心、金砖生产工坊、文创体验区、御窑文创商店组成。从明到清一千多块专供宫殿建筑使用的“金砖”陈列在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谱写了自己的“历炼”传奇。

队员们饱含敬慕之情,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一张张历史照片、一块块金砖文物、一段段历史故事,深深的吸引了队员们的注意。

金砖,为何不是金子做的砖?面对队员们的疑问,讲解员介绍道,据《金砖墁地》载,一是其质细而实,敲之有金石之声;二是金砖工艺繁复,造价昂贵如金;三是金砖在古代只能运至京城的“京仓”供皇宫专用,故名“京砖”,后称为“金砖”。御窑址始终恪守着金砖最原始的制作技艺和制作周期,六百年窑火不息,现今仍能投入生产烧制金砖,被称为“活态的物质文化遗产”。

博物馆整体似一座园林,采风团步入园区,穿过迂回的灰色长廊,走过用小金砖砌成的蜂窝状砖墙,长廊的尽头就是三层高的主馆。主馆是整个博物馆的核心建筑,通过三个层面将御窑金砖“开物”“成器”“致用”的不同历程完整展现出来,采用文物陈列、场景复原、科技模拟、互动游戏等多种展陈手段层层递进,一艘运输金砖的漕船、一组气势宏大的金砖砖阵、一个蕴含古老而美丽的气息的仿制窑……生动再现了御窑金砖从阳澄湖畔的地域性物质原料——黄泥粘土到王朝最高殿堂的历炼过程,成为“奉旨成造”的“钦工物料”,成为专为皇室御用的“天下第一砖”。

通过寻访,队员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文化传承脉络,深深感受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队员们在偌大的展厅里踟躇,感受历史长河的浪花朵朵,躬身抚摸物勒工名的金砖,与古人浅唱低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27位诗人,27首巅峰唐诗,带... 中国是诗的国度,唐诗又是中国诗的巅峰。 “初唐四杰”“文章四友”“王孟”“李杜”,扛鼎诗人竞相涌现。...
原创 那... 《——·前言·——》 他说:“如果不能站着活,那就倒在讲台上。”他真的倒下了。 1958年,艾跃...
原创 如... 前言 美国历史学家希尔顿曾震撼地说:"两个这样的中国女人,就可以将日本沉没!"这个评价指向一个普通...
原创 《... 在许多人眼中,孙连城被视为懒政者,甚至有人指责他缺乏智慧。李达康不但提出了解决方案,还将孙连城任命为...
原创 中...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体系后,官僚体制的腐败问题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绕不开的永恒话...
原创 辛... 《——·前言·——》 清朝灭亡的那一年,没有人真的预料到这个曾经强盛的朝代会在一瞬间崩溃。宫中的太...
文化遗产耀中原|唐宋瓷艺的千年... 它们跨越时间长河,见证历史变迁, 它们凝结过去,连接当下,传承未来。 河南文物之窗——文化遗产耀中原...
“我不在书斋里,我在人中间” ■ 本报记者 李娇俨 据多家媒体报道,知名历史学家许倬云8月4日在美国匹兹堡去世,享年95岁。 许倬...
德川幕府也发育儿补贴,难解日本... 鼓励生育政策在现代国家相当普遍,实施后的效果却并不太确定,因为人们在作出婚姻和生育之类影响深远的决定...
姜维有一封信,他死了82年后才... 00.前言 公元347年,东晋权臣桓温的军队,踏破成都宫殿大门。 在成汉皇宫尘封的角落,士兵发现了一...
原创 清... (太子妃瓜尔佳氏剧照)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的...
原创 朱... 历史学家钱穆曾提出,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并非单纯的朝代更替,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华夏重光”的...
原创 结... 1935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后,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终于在延安扎根。然而,尽管时局危机四伏,西北...
原创 若... 韩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战神之一,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华,在仅仅四年的时间里从一个贫困的流浪汉,...
原创 清...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中,皇帝是位居金字塔顶端的至高无上的存在。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者,皇帝掌握着无...
原创 攻... 1949年年底,随着两广战役的胜利告一段落,40军的118师和军直部队暂时驻扎在钦州。这一天,韩先楚...
原创 朱... 元末明初,历史风云变幻,英雄豪杰纷纷涌现。在那个时代,像常遇春、徐达、李文忠等一大批杰出的将领,都是...
原创 司...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把诸葛亮描绘成了一个几乎超凡脱俗的智者,诸葛亮凭借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
原创 “... 在东周末年,原本臣服于周朝的诸侯国开始割据,出现了诸侯王超越周天子的现象。最著名的事件包括“田氏代齐...
原创 明...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现象严重,官场上贪官污吏比比皆是,社会的乘数效应使得普通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