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三国那阵子,有场仗打得特别邪乎。曹操这边就派了几千人守合肥,领头的是张辽;孙权那边呢,带着十万人马,浩浩荡荡杀过来,本以为捏个软柿子,结果愣是被吓退了,这事儿说出来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那会儿合肥城头上,张辽正盯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吴军帐篷发愁呢。他手里就那么点人,跟孙权的十万大军比,简直是鸡蛋碰石头。夜里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手里攥着曹操送来的锦囊,那纸条上的字都快被他摸烂了。“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就这几句话,琢磨来琢磨去,他心里渐渐有了主意。
天还没亮,张辽就叫起了八百弟兄。这些人都是从军营里挑出来的壮汉,一个个眼冒精光,就是脸上带着点迷茫。张辽端着酒碗,给自己满上,也给弟兄们都倒上,酒液晃荡着,映着他眼里的光。“弟兄们,今儿个咱们要干票大的!” 他声音不高,却透着股狠劲,“孙权人多不假,但他们刚到,脚跟还没站稳。咱们就冲进去,搅他个天翻地覆!”
有人咽了口唾沫,小声嘀咕:“将军,这能成吗?” 张辽把酒一饮而尽,碗往地上一摔,“怕了?咱们是曹军的汉子,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那一下摔得瓷碗四分五裂,倒把弟兄们的血性给激起来了,纷纷跟着把酒干了,喊声震得帐篷都嗡嗡响。
城门悄悄打开个缝,八百人跟泥鳅似的溜了出去。张辽一马当先,手里的长戟舞得跟风车似的,第一个冲进吴营。吴军那边还在睡懒觉呢,好多人刚从梦里惊醒,光着膀子就被砍倒了。张辽吼着自己的名字,在营里横冲直撞,就跟砍瓜切菜似的。
孙权在中军帐里正喝着茶,听着外面乱糟糟的,刚想问怎么回事,就见一个亲兵连滚带爬地冲进来,脸都白了:“主公,不好了!张辽杀进来了!” 孙权手里的茶杯 “哐当” 掉在地上,茶水溅了一裤子,他也顾不上擦,拔腿就往高坡上跑。
站在坡上往下看,孙权腿都软了。就见张辽那伙人跟疯了似的,在自己的营地里左冲右突,红色的曹军战袍到处都是,跟火苗子似的烧得他眼睛疼。身边的侍卫举着盾牌护着他,他却感觉那盾牌跟纸糊的一样。
打了大半天,张辽见吴军乱得差不多了,才带着弟兄们往回撤。这时候吴军才反应过来,黑压压的人追上来,把他们围在中间。张辽回头一看,还有几十个弟兄没冲出来,他咬咬牙,调转马头又杀了回去,愣是把人都救了出来。城头上的曹军看得热血沸腾,使劲敲着战鼓,声音能传到十里地外。
过了几天,吴军缓过劲来,开始攻城了。可这时候他们心里早就怕了,爬城墙的时候腿都打哆嗦,总觉得城上会突然冲下来一群张辽那样的疯子。打了十几天,合肥城纹丝不动,吴军的粮草却快见底了。孙权没办法,只好下令撤军。
哪知道张辽早就盯着他们呢。见吴军撤退,他瞅准机会,带着人在逍遥津设了埋伏。等吴军的大部队过了桥,他突然杀出来,把桥给拆了。这下可把孙权坑惨了,身边就剩几百个侍卫,被张辽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孙权骑着马,拼命往河对岸跳,马肚子都快贴着水面了,差点就成了张辽的俘虏。
后来这事儿传到民间,老百姓都说张辽太厉害了。有小孩哭夜,大人只要说一句 “张辽来了”,小孩立马就不敢哭了。你说这仗打得,是不是透着股邪乎劲儿?
其实想想,张辽能赢,不光是他胆子大,更重要的是他摸透了吴军的心思。知道他们人多就容易骄傲,知道他们刚到就容易松懈,抓住这一点点机会,就敢豁出去拼一把。有时候打仗就是这样,不是看谁人多,是看谁更敢打,更会打。
现在逍遥津那边早就成了风景区,游客来来往往的,估计没多少人还记得当年这儿发生过这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可每当我走到那片土地上,总觉得能听见千年前的喊杀声,能看见那个骑着马、舞着戟的身影,在十万大军里杀出一条血路来。
这世上的事儿就是这么有意思,看似不可能的事儿,只要敢想敢干,说不定就成了。张辽和他那八百弟兄,用一场胜仗告诉我们,勇气这东西,有时候比千军万马还管用。
要是你对这段历史也感兴趣,不妨去逍遥津走走,说不定能琢磨出点不一样的味道来。最后呀,麻烦发财小手点个赞关注一下,愿你也能像张辽那样,敢闯敢拼,事事顺利,多发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