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向中国示好?战败80年,日本将展出投降诏书原件
迪丽瓦拉
2025-09-27 18:32:08
0

前言

就在中国筹备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关键时刻,日本突然高调展出《终战诏书》原件。

展览负责人表示“1945年是建立新日本的起点,希望大家来看看如今的社会是如何开始的”。简直够“不要脸”的!

更让人在意的是,这份诏书上有着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甚至把“战败”改为“终战”,由此可见日本多么会玩“文字游戏”。

作者-水

从"投降"到"终战"

这场文字游戏从80年前就开始了。

当年日本天皇宣读这份文书时,通篇没有出现"投降"二字,也看不到"战败"的字眼。

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终战"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日本主动结束了战争,而不是被打得灰头土脸才不得不停手。

更有意思的是,诏书里把停战的原因归结为"敌方使用残虐炸弹"

合着日本投降,只是因为美国用了原子弹?

这逻辑简直让人哭笑不得。要知道,14年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平民伤亡超过3100万

78%的日本陆军深陷中国战场,如果没有中国拖住日本主力,太平洋战争的结果很可能完全不同。

但在日本的叙述里,中国战场仿佛不存在一样。

诏书上那些修改痕迹更说明问题。每一处划掉的字、每一个插进去的词,都透着当年日本政府的纠结和不甘。

他们想要体面,想要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于是,"侵略"变成了"帝国之自存""战败"变成了"终战"

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为日后的历史修正主义埋下了种子。

执行广岛任务的美军指挥官保罗·蒂贝茨曾经说过一句话:"日本若为南京大屠杀道歉,我就为投原子弹道歉。"

这话说得够直白了。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日本的态度。

80年过去了,这种文字游戏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不只是"碰巧"

说这次展览是巧合,那就太小看日本政府了。

时间卡得这么准,明显是有备而来。中国准备大规模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立马搞个终战诏书展览

这哪里是什么文化交流,分明是一场政治对冲

历史解释权就像新闻发布会的话筒,谁拿到了谁就能给事件定调子。

中国要讲的是什么故事?14年艰苦抗战3500万同胞伤亡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

日本想讲的是什么故事?"和平终战""新日本起点""告别过去拥抱和平"

一个强调侵略和受害,一个强调终结和新生。这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历史叙事。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日本这些年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

从教科书问题到靖国神社参拜,从慰安妇问题南京大屠杀否认,每一次都是在试探国际社会的底线。

这次展览也是一样的操作逻辑。表面上是文化活动,实际上是在重新包装历史

他们想要告诉世界:你看,我们是主动结束战争的,我们是爱好和平的。

至于那些被侵略的国家,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在这个叙事里要么被淡化,要么被忽略。

日本展览负责人说,希望大家了解"1945年是建立新日本的起点"

起点?对日本来说也许是起点,对那些受害国家来说,那是血泪史的句号。

这种表述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色彩,完全无视了其他国家的感受和历史记忆。

更让人警惕的是,这种历史叙事的争夺背后,隐藏着现实的政治考量。

日本想要突破和平宪法的束缚,想要实现国家正常化,就必须先在历史问题上站稳脚跟。

只有洗白了过去,才能为未来的政策调整腾出空间。

军国主义幽灵的隐形回归

说到根上,今天的问题其实是当年留下的。

美国对日本的改造就像做手术只切了表面,病根还在

《波茨坦公告》明确要求日本必须承认战败、彻底裁军、清除军国主义。但现实怎么样呢?

冷战一开始,美国的态度就变了。需要日本当"反共堡垒",于是很多原则就被妥协了。

大量前军国主义分子在政坛东山再起,右翼势力在社会舆论中悄然回潮。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当年就是甲级战犯。这样的人后来竟然能当上首相。

安倍晋三

更离谱的是,连《终战诏书》里那些微妙的措辞都被保留下来。

这就是美国"留一手"策略的后果——不痛不痒地承认失败,却又为军国主义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2024年日本军费达到488亿美元位列全球前十,比2005年翻了近2倍。

自卫队的人数在增加,装备在升级,活动范围在扩大。和平宪法已经名存实亡。

更危险的是,日本国内对二战历史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

调查显示,约有30%的民众对侵略史有不同程度的否认倾向,在年轻一代中这个比例更高。

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长期历史教育缺失和右翼思潮影响的结果。

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国家的真实历史时,重复历史错误就成了可能。

安倍在任期间,多次因否认侵略史的言论引发邻国抗议。2013年他参拜靖国神社,更是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但这些举动在日本国内却得到了不少支持,这说明军国主义的思想基础并没有被根除。

现在日本展出这份诏书,看似在反思历史,实际上是在为这种思潮回流造势。

他们想说:你看,我们是有历史责任感的,我们在正视过去。

但正视的方式是什么?是继续强调"终战"而不是"投降",是继续美化侵略战争的动机。

这种选择性反思比完全不反思更危险,因为它给人一种假象,让人以为日本真的在改变。

被遗忘的《波茨坦公告》

面对日本的这些小动作,国际社会不能再保持沉默了。

《波茨坦公告》就像一张一直没打出去的王牌,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它的价值了。

公告第八条明确规定:日本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决定的小岛"

这意味着战胜国拥有监督日本政治军事发展的法理基础

但现实是美国作为主导者,早就放弃了对日本的实质管控。

其他战胜国,包括中国,在这方面的介入也很有限。这就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现在的情况是,日本一边享受着战胜国当年的宽容,一边却在背后搞小动作。

军费年年增长,右翼势力日渐活跃,历史问题上越来越倒退。

如果再不采取行动,等到日本彻底翻身的时候,想管就管不了了。

行使驻军权问题必须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这不是要挑起冲突,而是要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让日本清楚地认识到,它仍然是一个"被监督的战败国",没有与战胜国讨价还价的资格。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军国主义复活的土壤。

中国作为二战的重要胜利国,也是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者,在这个问题上责无旁贷。

今年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通过高规格的纪念活动,向国际社会传达明确信息:历史不容篡改正义不容践踏

同时,也要在外交和法律层面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

联合其他受害国,在国际法庭提起相关诉讼;推动联合国通过相关决议,明确谴责历史修正主义。

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选项。关键是要让日本付出代价,让它明白篡改历史是要承担后果的。

德国总理勃兰特当年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那一跪,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媒体评价说:"他跪下了,德国人却真正站了起来。"

反观日本,一直畏首畏尾,没有一点大国风范。这样的国家,凭什么要求国际社会的尊重?

历史的账,该清算的时候就要清算。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

忘记历史的代价,永远是下一场战争的开端。

结语

说到底,日本这次展览就是想重新包装历史。不是在反思,而是在给过去的侵略行为涂脂抹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三十年前,美国一度宣称其不可战胜,大家都认为中国会是下一个倒下的国家。当时苏联解体,日本经济困境,全...
原创 从... 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婺源发生了一件令当地人痛心的事——乡试没有一位考生成功考取举人。婺源,曾是理学大家...
原创 霍... 十八岁封侯,二十三岁就被誉为战神,但在二十四岁时因病去世,这位英勇的将军就是霍去病,汉朝历史上非常著...
原创 归... 清朝时,一群福建人在海上遭遇飓风,进入传说中的南海归墟。 据说,大海深处有一个永远也灌不满的无底深渊...
原创 匈... 10万人放在中原王朝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是放在当时的草原,那可是严重伤元气的事情。 除此之外,还产生...
原创 秦... 秦王嬴政成功统一六国后,他自认为拥有三皇之德、五帝之功,因此他创造了皇帝这一称号,并自称为始皇帝。从...
原创 石... 石达开、林凤祥和陈玉成这些赫赫有名的英雄,为什么会选择效忠于洪秀全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首...
原创 勃... 这是1975年,苏联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了盛大的十月革命纪念活动。当天,红场被装饰得富丽堂皇,成千上万的...
原创 他... 1955年授衔时,有很多故事。有的人满意,有的人则不太满意。何以祥就是其中之一。当时他被授予了少将军...
原创 刘...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时代之一,这段历史充满了英雄豪杰、智谋与策略,众多精彩的故事和事迹...
原创 甘... 在中国辽阔的疆域划分中,有几个省份的历史沿革,可谓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甘肃、辽宁、江苏等地,便是其中...
原创 节... 唐朝从李渊称帝起,到其灭亡,前后持续了接近300年。然而,这段历史中有很长一段时间,唐朝的中央政权并...
原创 “... (本文纯属虚构,戏说三国,博大家一乐) 提起刘禅,你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是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没...
原创 刘... 在三国时期的众多诸侯中,刘备通常被视为一个宽厚仁义的领袖形象。然而,刘备虽然以仁德著称,但在激烈的权...
原创 张... 别再被电视剧骗了,说张三丰是明朝的活神仙,那都是后来皇帝往自己脸上贴金。你真去翻那些老本子,比如《名...
原创 秦... 李世民曾做过一个梦,梦中看到一个恶鬼,因此他从此害怕睡觉。为了安心入睡,他将秦琼和尉迟恭两位武将叫来...
原创 皇... 风水、摸骨、看相、算命等术数,今天我们可能会觉得它们是古代迷信的表现。然而,事实上,古代确实存在一些...
原创 1... 1952年劳动节,全国总工会举行了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澳大利亚的工会代表团也受邀参加了这场盛会。中联...
原创 马... 法国小伙马库斯捐赠618张中国抗战的照片,对中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现在他们在世界各地宣讲这段历史,向...
原创 倭... 这绝对是一个将被写进外交史册的标志性事件。 就在最近,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一份公告里,赫然出现了两个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