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向中国示好?战败80年,日本将展出投降诏书原件
迪丽瓦拉
2025-09-27 18:32:08
0

前言

就在中国筹备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关键时刻,日本突然高调展出《终战诏书》原件。

展览负责人表示“1945年是建立新日本的起点,希望大家来看看如今的社会是如何开始的”。简直够“不要脸”的!

更让人在意的是,这份诏书上有着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甚至把“战败”改为“终战”,由此可见日本多么会玩“文字游戏”。

作者-水

从"投降"到"终战"

这场文字游戏从80年前就开始了。

当年日本天皇宣读这份文书时,通篇没有出现"投降"二字,也看不到"战败"的字眼。

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呢?"终战"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日本主动结束了战争,而不是被打得灰头土脸才不得不停手。

更有意思的是,诏书里把停战的原因归结为"敌方使用残虐炸弹"

合着日本投降,只是因为美国用了原子弹?

这逻辑简直让人哭笑不得。要知道,14年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伤亡380余万,平民伤亡超过3100万

78%的日本陆军深陷中国战场,如果没有中国拖住日本主力,太平洋战争的结果很可能完全不同。

但在日本的叙述里,中国战场仿佛不存在一样。

诏书上那些修改痕迹更说明问题。每一处划掉的字、每一个插进去的词,都透着当年日本政府的纠结和不甘。

他们想要体面,想要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于是,"侵略"变成了"帝国之自存""战败"变成了"终战"

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为日后的历史修正主义埋下了种子。

执行广岛任务的美军指挥官保罗·蒂贝茨曾经说过一句话:"日本若为南京大屠杀道歉,我就为投原子弹道歉。"

这话说得够直白了。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日本的态度。

80年过去了,这种文字游戏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不只是"碰巧"

说这次展览是巧合,那就太小看日本政府了。

时间卡得这么准,明显是有备而来。中国准备大规模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日本立马搞个终战诏书展览

这哪里是什么文化交流,分明是一场政治对冲

历史解释权就像新闻发布会的话筒,谁拿到了谁就能给事件定调子。

中国要讲的是什么故事?14年艰苦抗战3500万同胞伤亡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

日本想讲的是什么故事?"和平终战""新日本起点""告别过去拥抱和平"

一个强调侵略和受害,一个强调终结和新生。这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历史叙事。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日本这些年一直在做这样的事情。

从教科书问题到靖国神社参拜,从慰安妇问题南京大屠杀否认,每一次都是在试探国际社会的底线。

这次展览也是一样的操作逻辑。表面上是文化活动,实际上是在重新包装历史

他们想要告诉世界:你看,我们是主动结束战争的,我们是爱好和平的。

至于那些被侵略的国家,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在这个叙事里要么被淡化,要么被忽略。

日本展览负责人说,希望大家了解"1945年是建立新日本的起点"

起点?对日本来说也许是起点,对那些受害国家来说,那是血泪史的句号。

这种表述本身就带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色彩,完全无视了其他国家的感受和历史记忆。

更让人警惕的是,这种历史叙事的争夺背后,隐藏着现实的政治考量。

日本想要突破和平宪法的束缚,想要实现国家正常化,就必须先在历史问题上站稳脚跟。

只有洗白了过去,才能为未来的政策调整腾出空间。

军国主义幽灵的隐形回归

说到根上,今天的问题其实是当年留下的。

美国对日本的改造就像做手术只切了表面,病根还在

《波茨坦公告》明确要求日本必须承认战败、彻底裁军、清除军国主义。但现实怎么样呢?

冷战一开始,美国的态度就变了。需要日本当"反共堡垒",于是很多原则就被妥协了。

大量前军国主义分子在政坛东山再起,右翼势力在社会舆论中悄然回潮。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当年就是甲级战犯。这样的人后来竟然能当上首相。

安倍晋三

更离谱的是,连《终战诏书》里那些微妙的措辞都被保留下来。

这就是美国"留一手"策略的后果——不痛不痒地承认失败,却又为军国主义保留了"最后的尊严"

2024年日本军费达到488亿美元位列全球前十,比2005年翻了近2倍。

自卫队的人数在增加,装备在升级,活动范围在扩大。和平宪法已经名存实亡。

更危险的是,日本国内对二战历史的认知也在发生变化。

调查显示,约有30%的民众对侵略史有不同程度的否认倾向,在年轻一代中这个比例更高。

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长期历史教育缺失和右翼思潮影响的结果。

当一个国家的年轻人不知道自己国家的真实历史时,重复历史错误就成了可能。

安倍在任期间,多次因否认侵略史的言论引发邻国抗议。2013年他参拜靖国神社,更是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但这些举动在日本国内却得到了不少支持,这说明军国主义的思想基础并没有被根除。

现在日本展出这份诏书,看似在反思历史,实际上是在为这种思潮回流造势。

他们想说:你看,我们是有历史责任感的,我们在正视过去。

但正视的方式是什么?是继续强调"终战"而不是"投降",是继续美化侵略战争的动机。

这种选择性反思比完全不反思更危险,因为它给人一种假象,让人以为日本真的在改变。

被遗忘的《波茨坦公告》

面对日本的这些小动作,国际社会不能再保持沉默了。

《波茨坦公告》就像一张一直没打出去的王牌,现在是时候重新审视它的价值了。

公告第八条明确规定:日本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盟国决定的小岛"

这意味着战胜国拥有监督日本政治军事发展的法理基础

但现实是美国作为主导者,早就放弃了对日本的实质管控。

其他战胜国,包括中国,在这方面的介入也很有限。这就给了日本可乘之机。

现在的情况是,日本一边享受着战胜国当年的宽容,一边却在背后搞小动作。

军费年年增长,右翼势力日渐活跃,历史问题上越来越倒退。

如果再不采取行动,等到日本彻底翻身的时候,想管就管不了了。

行使驻军权问题必须重新提上议事日程。这不是要挑起冲突,而是要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让日本清楚地认识到,它仍然是一个"被监督的战败国",没有与战胜国讨价还价的资格。

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军国主义复活的土壤。

中国作为二战的重要胜利国,也是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者,在这个问题上责无旁贷。

今年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通过高规格的纪念活动,向国际社会传达明确信息:历史不容篡改正义不容践踏

同时,也要在外交和法律层面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

联合其他受害国,在国际法庭提起相关诉讼;推动联合国通过相关决议,明确谴责历史修正主义。

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选项。关键是要让日本付出代价,让它明白篡改历史是要承担后果的。

德国总理勃兰特当年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的那一跪,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媒体评价说:"他跪下了,德国人却真正站了起来。"

反观日本,一直畏首畏尾,没有一点大国风范。这样的国家,凭什么要求国际社会的尊重?

历史的账,该清算的时候就要清算。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

忘记历史的代价,永远是下一场战争的开端。

结语

说到底,日本这次展览就是想重新包装历史。不是在反思,而是在给过去的侵略行为涂脂抹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德... 1864年,在普鲁士宰相奥托·冯·俾斯麦的巧妙领导下,普鲁士开启了旨在统一整个德国的军事行动。在这一...
沈敏迪:破译战国典籍中的文化密... 图①:已经出版的14辑清华简整理报告。 图②:清华简《系年》(局部)。 图③:清华简《算表》(局部)...
原创 战... 公元前353年,齐国的大将田忌联合军师孙膑展开了一场被誉为经典的战役——围魏救赵。战场上,田忌与孙膑...
秦国能一统天下的关键是什么? 战国烽烟弥漫七雄并立,为何最终是那个偏居西陲、曾被东方诸国视为“虎狼”的秦国,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
原创 放...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极为惨烈的战争。白起凭借一战坑杀赵国45万军队,使得赵国的国力严重衰退。许...
原创 杀... 引言 唐代的诗人曹松在《己亥岁二首》一诗中写道:“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话道出了战争...
原创 东... 东吴(吴国)是三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地方政权,位于东南地区,仅次于魏国,实力较强,是当时的第二大国。从某...
原创 周... 谦卑包容——王者风范的底色 在青铜器上镌刻的周礼中,谦卑包容并非弱者的姿态,而是王者气象的底色。周礼...
原创 大... 在考察大禹之前,我们需要首先回顾中国古代的五帝时代。在《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中,历史学家司马迁详细记...
原创 这... 春秋时期,楚国曾是一个大国,但在早期的争霸过程中先后被齐桓公和晋文公所打败。由于这两次重创,楚国在随...
原创 夏... 今天咱来唠唠夏朝遗址里那些神秘的陶器。你们知道吗,有些陶器底部居然有烟熏痕,这可太让人好奇了,难不成...
簋街——从青铜鼎彝到烟火人间,... 当暮色浸染东直门立交桥,青铜伯簋在霓虹中闪烁,这条全长1.4公里的美食街便苏醒了。麻小的辣香混着涮肉...
《西周史》 本书初版于1984年,后陆续出版增补本和增补二版。 这是许倬云的学术代表作之一。本书围绕“华夏国家”...
原创 春... 历史开讲 春秋时期的晋国,发生了什么导致同宗相残并引发长达近70年的内战呢?这一系列事件值得我们深入...
原创 三... 在遥远的古代时代,炎帝与黄帝的传奇故事,至今仍然是人们热议的话题。无数部落在辽阔的河流与山脉之间流转...
原创 同... 先秦时期,那个动荡不安、纷争四起的年代,几乎所有的中原大地都局限于黄河流域的狭小范围。那时候的中国,...
原创 日... 看历史老照片,品百年沧桑巨变。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集整理老照片的博主。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
原创 赵... 在春秋时期的晚期,晋国的王室权威逐渐削弱,逐步被智、韩、赵、魏四个显赫的家族所取代,成为了名义上的统...
原创 商... 摘星楼上的最后王者:被历史灼烧的帝辛之谜 当哪吒传奇的片尾曲响起时,无数孩子为纣王与妲己在烈火中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