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0日,朝鲜国防部长努光铁发表了一份强硬的声明,对即将举行的美韩联合军演“乙支自由护盾”提出严厉批评。努光铁指出,这场以核战争为背景的演习无疑是对朝鲜的“直接军事挑衅”,他警告称,“炫耀武力的行为只会让美韩的安全处境更加危险。”这一言辞激烈的声明立即引起了韩国方面的高度警觉,因为首尔距离朝韩军事分界线仅40公里,意味着朝鲜的军事行动随时可能对韩国构成巨大威胁。首尔的城市布局暴露在朝鲜火箭弹和远程火炮的射程之内,而现代火箭弹的飞行时间只有几分钟,首尔几乎没有足够的预警时间。这种极高的安全威胁让韩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其首都的地理位置及其安全问题。
然而,尽管面临如此紧迫的安全威胁,韩国几任总统推动的迁都计划始终未能实现。早在2007年,韩国便启动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计划在首尔以南约120公里处建设一座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市。这座城市以朝鲜王朝第四代君主李裪的庙号命名,旨在平衡区域发展,降低安全风险。然而,世宗市的发展远未达到预期。虽然2012年世宗市正式成为韩国的行政首都,超过20个中央政府机构迁入其中,但这座城市与首尔相比依旧显得冷清且孤立。46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仅居住着不到30万人口,而与首尔的千万级人口相比,世宗市显得有些“空荡荡”。街道宽敞整洁,电线都被埋入地下,现代化程度超越了首尔的老城区。但这个地方依然未能吸引到足够的商业和人口流动。许多公务员因家庭、子女教育等原因,选择将家人留在首尔,自己每周往返于两地,这使得行政效率大打折扣。
在迁都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世宗市的“行政孤岛”现象愈发明显。政府相关机构的负责人曾表示,尽管视频会议已经非常普及,但面对面沟通的紧迫性使得他们不得不忍受长时间的通勤。一位环境部的官员坦言,每周往返两座城市,单程需要耗费两小时,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更为关键的是,韩国的核心政府部门,如总统府、国防部、外交部以及国会等,仍然坚持设在首尔,导致了“二元首都”模式下的政务操作更加复杂和低效。政策文件在两个城市之间流转审批,重要会议因为协调两地官员时间而频频延误。
首尔与朝鲜接壤的地理位置,加剧了韩国在地缘安全上的困境。朝鲜的170毫米自行火炮射程达到54公里,首尔全境都处在其火力覆盖范围内。而朝鲜新型600毫米超大型火箭炮的射程更是达到380公里,几乎覆盖了整个韩国。即使将首都迁往南方的全罗南道或庆尚南道,韩国的国土纵深不足500公里,最南端的釜山距离朝鲜仍然不到450公里,这使得任何迁都方案都无法完全消除朝鲜的威胁。甚至有军方人士指出,即便迁都至釜山,朝鲜的导弹仍能覆盖这个城市,并且釜山距离日本对马岛只有50公里,面临新的地缘风险。
迁都问题在韩国政坛长期成为争议焦点。卢武铉总统曾通过“迁都承诺”获得中部地区选民的支持,但在执政过程中遭遇了强烈的反对声浪,最终导致了长达八年的“迁都之争”。李明博政府尝试将世宗市转型为“科学经济城市”,但这一做法遭遇了批评,认为这实际上是向财阀妥协,三星等大企业在世宗市建起了廉价的研发中心,但未能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2025年3月,京畿道平泽市房地产市场崩盘,揭示了迁都过程中深层的经济困境。随着三星半导体工厂的建设延期,平泽的待售公寓暴增至6438套,占京畿道未售公寓总量的42.5%。然而,由于政府将首都圈排除在外,平泽未能获得税收优惠和贷款利率减免,导致该区域经济发展受限。
在2025年8月,美韩联合军演“乙支自由护盾”再度引发了朝鲜的强烈反应,朝鲜国防相努光铁警告称,任何“越线挑衅行为”都将遭到严厉自卫反击。与此同时,驻韩美军司令泽维尔·布伦森宣布启动“韩美同盟现代化”战略,表示朝鲜半岛北方的核威胁以及俄罗斯与朝鲜的密切关系,中国对印太地区的威胁,促使美国调整军事战略,可能将更多力量部署到东北亚。韩国将承担更多的自主防御责任,这使得首尔的安全问题愈加紧迫。在朝鲜的军事威胁与国内政治压力的双重背景下,世宗市的建设依旧缓慢推进。然而,迁都计划背后最根本的矛盾依旧难以解决:既要分散风险,又无法摆脱首尔的经济重心;既要应对外部威胁,又难以打破民族主义情绪和利益集团的固守。
2018年,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曾发布一份报告,预测若朝鲜半岛实现统一,约有7%的朝鲜居民(约175万人)将迁往南方,这将导致朝鲜失业率飙升,社会动荡加剧。报告强调,在实现统一之前,朝鲜必须进行经济改革和开放,缩小韩朝之间的经济差距。对于韩国而言,迁都是一次重大的国家变革,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改变,更是国家生存方式的根本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