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7月,斯大林的办公室内,朱可夫与斯大林因一件小事发生了激烈争吵。当时正值苏德战争最紧张的阶段,双方在战场部署问题上各持己见,谁也不让步。就在争执无法平息时,斯大林的侍卫长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直接走到朱可夫面前,给了他两个响亮的耳光。
这一举动让正与斯大林争吵的朱可夫愣住了,同时也让斯大林的怒气稍稍平息。虽然侍卫长的行为冒犯了朱可夫,但实际上在无形中保住了他的性命。那么,斯大林与朱可夫究竟是因为什么问题争吵呢?侍卫长又为什么要出手相助? 1941年6月,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出动550万大军,从三个方向进攻苏联,目标直指列宁格勒、莫斯科和基辅。德军仅用三个月就向南推进300到600公里,到7月下旬,基辅几乎落入德军手中。 在基辅问题上,斯大林认为不能轻易放弃,因为这是苏联的领土;而朱可夫则主张暂时放弃基辅,以保存实力,待日后再夺回。双方因此争论不休,甚至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吵得不可开交。 朱可夫认为,德军的主要目标是击溃苏军主力并攻占莫斯科,因此应将兵力集中于莫斯科,而基辅可以暂时放弃。然而斯大林担心这样会打击苏联民心,坚持要派兵支援基辅。 朱可夫年轻成名,战场经验丰富,深知德军兵力与火力优势,因此坚信自己的策略才是正确的。在双方僵持不下时,侍卫长阿尔卡季耶夫出手了,他给了朱可夫两个耳光,并严厉说道:身为军人就应服从命令,违令者轻则撤职,重则上军事法庭!这一下,争吵终于平息。许多人为侍卫长捏了把汗,毕竟朱可夫是全国知名将军,被扇耳光极其丢面子。但出人意料的是,朱可夫并没有责怪侍卫长。他明白,如果两人继续争执下去,斯大林脾气暴躁,可能会导致自己性命不保。而侍卫长的行为,不仅平息了斯大林的怒火,也救了朱可夫一命。 争吵过后,朱可夫被暂时降职为预备方面司令员。没多久,斯大林发现朱可夫的策略确实正确。德军仅用两个月,就将基辅地区苏军围困,约66万士兵被俘或阵亡,基辅被德军占领。形势危急,德军下一目标将是莫斯科,斯大林不得不召回朱可夫指挥作战。朱可夫是苏联最出色的将领之一,也许是唯一能够扭转战局的人。 正因为朱可夫有能力,他才敢在关键问题上与斯大林争执。他也没有辜负期望,在列宁格勒战役中取得胜利,并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再创佳绩。在面对德军猛烈攻势时,他稳住了局势,守住了列宁格勒和莫斯科,可见其军事才能非凡。 战争结束后,各大报纸将斯大林与朱可夫塑造成苏联英雄,而当初出手扇朱可夫耳光的侍卫长,却被描绘成小人。知情者为他鸣不平,而侍卫长自己却淡然回应:我在领袖身边多年,难免有疏忽。朱可夫是一位耿直的将领,让他为我说好话,就是让领袖下不来台。渐渐地,人们理解了朱可夫,两人的矛盾也随之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