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戴旭:中国要彻底战胜日本,未来可一战永绝后患
迪丽瓦拉
2025-09-28 15:33:14
0

空军大校戴旭在最近的研讨会上大胆发言,他认为中国如果与日本再度交锋,一旦战胜日本,不仅能够彻底消除这一历史上的威胁,而且可以确保未来的安宁,避免此类矛盾再次发生。日本从古至今一直在窥视中国的大陆,展现出强烈的扩张欲望。戴旭的观点一语中的,直指人们心中的敏感点,提醒大家不要忘记历史教训,和平发展必须依赖强大的实力做保障。

中日之间的恩怨,历史悠久且根深蒂固。公元663年,唐朝的白江口战役,中国军队成功击败了日本与百济联军联手的侵略势力。胜利之后,日本开始派遣使节来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与技术,然而,虽然文化交流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并未带来持久的和平。随着唐朝末年的乱局,日本不满足于国内的动荡,开始频繁袭扰中国的东南沿海。中国的地方部队进行了有效反击,日本舰队遭遇重大损失。

到了宋朝,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宋朝海军强大,日本虽不敢轻举妄动,但由于宋朝政府偏重文官,忽视军事,日本的侵略性得以保持。元朝时期,忽必烈统一了中国,曾多次派遣使者要求日本臣服,但被无情斩杀,最终,1274年和1281年,蒙古大军和高丽水师联手东征,期望一举摧毁日本的抵抗。但两次征战都因为猛烈的台风造成了重大损失,元军未能如愿。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实行了严厉的海禁政策,企图防止外敌入侵。尽管如此,海上贸易的需求依旧不可阻挡,嘉靖年间,日本武士与海盗联合,频繁袭扰中国东南沿海。1555年,约百余名倭寇自苏州登陆,沿途暴虐,直逼南京,致使官民苦不堪言。幸得胡宗宪和戚继光的合力抵抗,才平定了这一局面。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企图侵略朝鲜,其最终目标直指中国。在经历了七年的艰苦战争后,明军才将日军赶出朝鲜半岛,但并未深入日本本土。

清朝时期的甲午战争中,日本通过一场海战击败了北洋水师,随之割占台湾和澎湖,进一步展现了其侵略性。进入近代,1931年,日本强占东北,1937年又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八年的抗战中,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在盟军的帮助下,日本才宣布投降。然而,这场胜利并非中国独自取得的,且中国并未直接攻占日本本土。

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重新崛起,成立自卫队,成为美国在东亚的棋子。近年来,日本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激起了受害国的强烈反感。同时,2023年日本政府加大了与美国的合作,扩充自卫队,增购军舰与导弹,显现出重振昔日雄风的态势。对于钓鱼岛、台湾以及南海问题,日本频频挑衅中国,其背后原因,仍是未曾完全清算的历史遗留问题。日本的右翼势力,一直怀揣着复兴“东亚共荣圈”的梦想。

戴旭教授的观点引人深思。他指出,中国与日本的历史虽有胜利,但并未真正打垮日本的侵略野心。以元朝的东征为例,尽管元军兵力强大,但最终因天灾中断;明朝援朝胜利后,仅驱逐敌军,未能根除问题;而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虽然付出巨大的牺牲,但日军本土并未遭受直接打击。戴旭强调,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其对华政策便充满侵略性,其扩军与修改宪法,始终未放弃对中国的窥视。

戴旭还提出,历史上,尽管中日之间有过多次冲突与摩擦,但日本始终心怀大陆的扩张野心。未来,若中国不做好充分的战略准备,冲突的风险依然存在。他主张中国必须保持警觉,做好万全准备,若发生冲突,必定迎难而上,打出一场决定性的胜仗。

展望未来,虽然中日之间的高层互访以及免签政策展现出一些改善的迹象,但根本的矛盾依然未解。日本坚持认为钓鱼岛归其所有,并将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挂钩。中国在南海的主权立场坚定,确保南海的稳定和安全,关键在于中国的有效管控。而日本却借扩军、修宪以及突破和平宪法的方式,企图挑战这一现状,引发了亚洲人民的广泛关注和警惕。

从战略角度来看,中国将继续加强海上巡航与导弹试射,以确保在地区的优势地位。若日本继续挑衅,中国必定不会容忍,必须突破第一岛链的封锁,向太平洋挺进,捍卫国家的尊严与安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刘义真(407年—424年),小字车士,徐州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刘义真是南朝宋宗室大臣...
原创 朱... 朱元璋在创建明朝后不久,便做出了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决策,那就是废除了宰相制度,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
原创 刘... 刘伯温,作为朱元璋麾下的一位智者和谋臣,深谙天文和风水之术,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邃的谋略而著称。无疑,...
原创 1... 秦国,曾是一个起步微不足道的小部落,却凭借着坚韧不拔的力量,逐渐崛起并最终实现了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
原创 被... 唐玄宗与杨玉环:一见倾心的爱情故事 提起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几乎每个人都会心生向往。作为一位拥有...
100多年前,沪闵公路和虹桥机... 张乃清,闵行区文史专家。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著有《上海闵行文史丛书(第一辑10卷,第二辑11卷,第...
张元济缘何被近代四大藏书楼之皕... 皕宋楼藏本——南宋刊本《周礼》 晚清浙江归安皕宋楼藏书驰名遐迩,与聊城杨氏海源阁、常熟瞿氏铁琴铜剑...
戴建业:东海西海,心同理同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何文涛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畅 8月16日,在别开生面的风趣开场中,广...
《里斯本丸沉没》中文版译者:战... 中新网 上海8月17日电 题:《里斯本丸沉没》中文版译者:战争记忆需要接力 作者 谢梦圆 《里斯本丸...
原创 五... 五代十国:晋阳一鼓奋雄师,夹寨摧残定霸基 李存勖正拟出救潞州,忽闻唐废帝暴死于济阴,料知为朱温所害...
原创 一... 世界格局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关键人物的更迭,而美国在冷战后一度主导的单极时代,正逐步让位于多极化进程。 ...
苏辙:温润醇厚的文坛贤才与 “...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著...
原创 美... 普京只身前往位于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基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这是美...
原创 还... 谈及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官员,许多人第一时间可能会联想到包拯,即“包青天”。然而,真正的历史包拯与民间传...
原创 雍... 导语:在描写清朝宫廷秘事的诸多小说中,雍正一朝的故事无疑是最具神秘色彩的。雍正帝深谙权谋之术,在位期...
原创 秦... 《过秦论》是汉代贾谊的政论文章,其中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秦国奋六世之余烈。”这句话提到的“六世”指...
原创 吕...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无疑是被誉为三国第一猛将。尤其是那场著名的“三英战吕布”,以及他在与曹魏六大将...
原创 三...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忠诚的武将为国捐躯,他们的英雄事迹至今流传。正如那句诗所言:“青山处处埋忠骨,何...
跟着大师去游学:百年爱情的典范... 作者:方悦君(省级报刊‘品格少年报’指导专家、行动的声音读书会宣传负责人) 2025年8月16日,...
原创 诸... 在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和壮大离不开诸葛亮的巨大贡献。若要论及功劳最大的历史人物,毫无疑问,诸葛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