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在1142年下令处决了抗金英雄岳飞,而在那个时期,宋朝与金朝的战斗已经持续了十五年之久。宋朝的衰亡并不是因为外敌的强大,而主要源于内部的权力斗争与纷争,使得这个曾经强盛的王朝几乎陷入了自我消耗的死循环。金朝的入侵使得北宋一分为二,两个皇帝在南北各自为政,导致了国家的分裂和社会的不安。然而,尽管经历了如此动荡,宋朝的国力依旧不容小觑,关键在于能否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
尽管宋朝在经济和军事实力方面仍有不小的基础,但内部的争斗让整个国家如同一盘散沙。保守派与激进派之间的对抗,使得整个朝廷陷入了难以决断的混沌之中。在这一片混乱中,岳飞等四大名将却为宋朝的军事力量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他们的部队战斗力十足,在多个战役中屡屡获胜。例如,岳飞在黄天荡的辉煌胜利以及收复襄阳的壮举,都让敌人忌惮不已,仿佛在告诉世人,宋朝尚未完败。
而在与宋朝的对抗中,金朝自身的实力其实并不算庞大。其领导者完颜阿骨打,最初也仅带着一千五百名骑兵进行征战。随着战争的推进,他们通过各种手段逐渐招募士兵,试图通过人海战术取得胜利,但是在巅峰时,金朝的军队人数也不过一万人左右。虽然人手不多,但金军的战斗素质极为优秀,每位士兵的战斗能力都相当出色。由于人数较少,他们在后勤和物资保障方面的压力也反而减轻,作战迅速而灵活,这种速度令北宋倍感压力,完全无法适应金军的快攻策略。
消灭了辽国之后,金朝与契丹签署了条约,这一转折点使得金军的人数再次攀升,日益壮大。金军逐渐占领了河北、山西等地,领土得以扩宽,进而需要更多的士兵来守卫新的疆域,金朝的征兵政策也随之而起,开始了动员壮丁的传统模式。这一点在岳飞的一场胜利中已见端倪,他曾在太湖之战中,打败金军,俘获二十四名女真士兵,以及八百多名汉人。金军便是通过不断征兵和扩充兵员来补充战斗力。
在岳飞攻打汴京的过程中,他成功摧毁了被称为金兵“铁浮屠”的精锐部队。正如之前所述,金朝在战争中并不依赖人海战术,而主要依靠重甲兵和铁浮屠。这一万五千人的重甲兵都是金军中的精英,而铁浮屠则是其中最为强大的存在。岳飞对这一部队的重创,使得金军的主要力量暂时失去了作战能力,这也意味着如果岳飞能够继续担任将领,金朝恐怕难以撼动宋朝的根基。然而,赵构在杀掉岳飞之后,虽然宋朝失去了这一位杰出的将领,但其整体实力并没有因此被彻底削弱,真正导致宋朝灭亡的,还是统治者的失误与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