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我之前看宋朝史料的时候,突然发现个特有意思的事儿 —— 那时候居然就有跟现在差不多的 “共享” 玩意儿!你敢信?我当时手里拿着书都愣了一下,心想着千年前的人,咋这么会过日子呢?
先唠唠出门这事儿吧,宋朝没有咱现在的电动车、地铁,可人家有马有驴啊。我跟你说,那时候租马租驴可不是啥稀罕事,就跟咱现在出门随手扫个共享单车一样平常。记得《东京梦华录》里写过汴京,就是现在的开封,街上那租驴的店多到数不过来。你想啊,逛庙会逛累了,或者要去城郊看个朋友,路边找家店,付点钱就能牵走一头驴,不用自己养,多省事!而且不光白天能租,我上次看别的笔记里还提过,就连大半夜的,那种偏一点的小巷子里,都有亮着灯的租驴店,跟现在 24 小时便利店似的,特方便。
哦对了,马也能租,不过马可比驴贵多了。一般都是手里有点闲钱的,或者有急事要赶路的人才会租马。就像现在有人出门不爱挤公交,宁愿多花点钱打车一样,各有各的选择呗。哎,我还忘了说,那时候租马租驴还得登记呢,跟现在共享单车要实名认证差不多,你说古人是不是还挺有规矩的?不过具体登记啥我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得留个底,怕把牲口弄丢了。
除了牲口,轿子也能租!你可别以为轿子是古代当官的才能坐,到了宋朝不一样了。那时候老百姓日子好过点了,想出门撑撑场面,或者家里有老人小孩不方便走路,就会租轿子。我知道南宋的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街上全是专门租轿子的 “轿行”,门口摆着好几顶轿子,红的绿的都有,看着还挺热闹。租轿子也分两种,一种是连轿夫一起租,就跟现在包车似的,师傅给你送到地方;还有一种是只租轿子,自己再找临时的轿夫,不过这种好像少点,毕竟找轿夫也麻烦。我还看到过说,那时候歌馆里的艺妓,出门都爱租轿子,晃悠悠地从轿子里下来,跟现在明星从保姆车上下来似的,特有派头。
你以为这就完了?才不是呢!宋朝还有更离谱的 —— 能租人陪聊!我第一次看到这个的时候,差点笑出来,心想着古人也怕孤单啊?就是在汴京、临安这种大城市里,有一群人,肚子里有点学问,还特能说,专门帮人解闷。你要是家里没人说话,或者来了外地朋友,想找个人讲讲本地的新鲜事儿,就花钱找他们。这些人不光能跟你唠家常,还能跟你聊诗词,甚至你要是有啥烦心事,他们还能帮你出出主意,有点像现在的陪聊,但又比现在的厉害,又能唠又能出主意,简直是 “全能选手”。
不过话说回来,宋朝为啥能有这么多 “共享” 的东西呢?我琢磨着,主要还是那时候有钱赚呗。宋朝商业多发达啊,街上全是做生意的,城里来来回回的人也多,很多人都是临时需要用个马、用个轿子,总不能买一个吧?而且那时候的人也不保守,愿意尝试新的花钱方式。再加上官府管得也不算严,只要不犯法,想做啥生意都行,这样一来,这些 “共享” 的生意就做起来了。
现在想想,咱老祖宗是真聪明啊,千年前就想到了这么方便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我走在街上,看到到处都是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就会突然想起宋朝的租驴店、轿行,心想着这说不定真是老祖宗玩剩下的呢!你说要是能穿越回宋朝,租一头驴逛汴京的大街,再租个陪聊跟你讲讲街边的故事,那得多有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