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温润醇厚的文坛贤才与 “三苏” 之翼
迪丽瓦拉
2025-09-28 18:31:27
0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并称“三苏”。苏辙以稳健醇厚的文风、深刻的政治见解和旷达的人生境界著称,在宋代文坛与政坛均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 生平轨迹:宦海沉浮中的坚守与豁达

苏辙自幼受家庭熏陶,与兄长苏轼一同受教于父亲苏洵,年少时便展现出过人的文学天赋。嘉祐二年(1057年),年仅十九岁的苏辙与苏轼同科进士及第,名动京师。但因母亲去世,兄弟二人随即返乡守孝,直至嘉祐六年(1061年)才正式踏入仕途,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他的政治生涯与北宋中后期的新旧党争紧密相连。初期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为河南推官,后历任齐州掌书记、著作佐郎等职。宋哲宗即位后,旧党执政,苏辙被召回京师,累迁起居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成为朝廷重臣。哲宗亲政后新党复起,苏辙被贬至汝州、袁州、雷州等地,晚年定居颍昌(今河南许昌),闭门著书,自号“颍滨遗老”。政和二年(1112年)病逝,追复端明殿学士,谥号“文定”。

## 文学成就:醇厚通达的散文风范

苏辙的文学成就虽常被兄长苏轼的光芒所掩,但其散文造诣在宋代文坛独树一帜。他的文风深受《孟子》《老子》影响,以“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著称,看似平和舒缓,实则蕴含深厚的学养与人生智慧。其散文题材广泛,论说文、记叙文、书信等皆有佳作,尤其擅长史论与政论。

《黄州快哉亭记》是苏辙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文章借描写快哉亭的景色,抒发“不以物伤性”的人生感悟,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旷达深远。文中“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名句,尽显其通透的人生哲学。《上枢密韩太尉书》则以“文者气之所形”的观点阐述文学与人生阅历的关系,逻辑严密,辞章典雅,成为历代散文选本的经典篇目。

在史论方面,苏辙的《历代论》通过评析历史人物与事件表达政治见解,如《六国论》从“弊在背盟”的角度分析六国破灭原因,与苏洵的《六国论》视角不同却同样深刻,展现出独到的历史洞察力。

## 政治见解:务实稳健的治国理念

苏辙不仅是文学家,更是一位有实践经验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思想深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主张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反对激进变革,强调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在王安石推行新法期间,他曾写下《制置三司条例司论事状》《上神宗皇帝书》等奏疏,直言新法“求治太速,进人太锐,听言太广”的弊端,主张“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

在担任户部侍郎、尚书右丞等职期间,苏辙展现出卓越的理财能力与务实精神。他反对过度聚敛财富,主张“民者,国之本”,多次上书减免百姓赋税,整顿吏治腐败。针对当时的边防问题,他提出“外示柔而内实刚”的外交策略,主张加强边防建设与经济实力,以威慑而非单纯军事对抗应对边患。这些见解虽因新旧党争未能完全实施,却体现了他以民为本、稳健治国的政治智慧。

## “三苏”文脉中的独特价值

作为“三苏”家族的重要成员,苏辙在文学传承中有着独特地位。与父亲苏洵的雄健锐利、兄长苏轼的豪放洒脱不同,苏辙的文风以温润醇厚见长,三者形成互补,共同构筑了“三苏”散文的多元风貌。苏轼曾评价苏辙“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高度认可其文学成就。

在人生境界上,苏辙与苏轼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宋代文人“进退自如”的生存智慧。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冒险上书请求以自身官职赎苏轼之罪,兄弟情谊令人动容;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二人通过书信交流思想,相互慰藉;晚年一同归隐田园,著书度日,成为文坛佳话。这种深厚的家族文化传承,使“三苏”不仅是文学符号,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教育与文脉延续的典范。

## 后世影响:被低估的文学瑰宝

苏辙的文学成就虽不如苏轼声名显赫,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散文被收入《唐宋八大家文钞》,成为明清文人学习的范本,桐城派散文家姚鼐曾称赞其“文辞雅健,意味深长”。他的政治奏议因“言必有中”的务实风格,成为后世研究北宋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在思想层面,苏辙融合儒道的人生哲学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处世借鉴。他在逆境中保持的平和心态、在仕途起伏中坚守的道德操守,展现了传统文人的精神品格。其《老子解》等哲学著作对道家思想的阐释,也为宋代理学发展提供了有益滋养。

苏辙以其醇厚的文风、务实的政治理念和旷达的人生境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作为“三苏”之翼,他不仅延续了家族的文学血脉,更以独特的风格丰富了宋代散文的风貌。今天重读苏辙的作品,仍能感受到那份历经宦海沉浮后的温润与通透,这正是他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以其亮银枪和铠甲,威武的形象深入人心。赵云的形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点寒芒...
乱了!日本领土危机浮现!不光是...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醋...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除了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外,它还能提升食物的口感,让食物更加...
原创 后... 后宫佳丽三千人,偏偏就宠我一人的杨贵妃,为什么最终没能成为皇后呢?大家都知道,杨玉环(即杨贵妃)是中...
原创 他... 960年,赵匡胤发动了著名的陈桥兵变,这个消息传到了开封。后周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准备组织...
原创 刘... 刘备在夺取汉中后,并没有立刻增兵到荆州,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军队需要休整 汉中之战是赤壁之...
原创 夏... 都城在每个朝代中通常扮演着重要的象征性角色,因此很少会轻易更换。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都城,比如西安、...
原创 三... 东汉的皇室虽然存在,但实际上并不太有实权。最重要的还是西汉的皇室,因为西汉持续了较长时间,而东汉则存...
原创 英... 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命令徐福带领三千名童男童女和大量粮食、衣物,前往遥远的海外寻找仙山。然...
原创 美... 一手好牌打成烂摊子,小布什为何成了中国发展的“最大助攻”?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总统像小布什那样,受...
原创 一...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至今已经传世几百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三国历史的题材也被民间...
原创 唐... 《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都是男性画家对唐朝贵族妇女日常生活场景的生动描...
原创 南... 南宋末年,有一位宰相被称为铁血宰相,他不仅追封了岳飞,还坚定主张北伐,誓言要收复失地。他看似忠诚报国...
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通讯员 王建 洹水河畔,三千年前的殷商文明在此生根;甲骨文中,中华文明的基...
原创 她... 《——·前言·——》 政和八年,汴京的皇宫里,宋徽宗亲手为他深爱的女儿梳妆。她名叫赵福金,被称为...
原创 蜀... 蜀汉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作为蜀汉的元老人物,许多人都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这个...
原创 秦... 蒙曼老师在讲解隋唐历史时提到,《隋唐演义》这部小说中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刻画存在一定的误差。她特别提到...
原创 西... 大将军是中国古代各朝代常设的高级武官职务,通常是指掌管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或统帅。古代的大将军职权随着时...
从 “吏隐” 到瑶民书写:拆解... 刘禹锡在连州的贬谪岁月,不仅是他个人仕途的重要阶段,更是岭南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11月8日上午,...
原创 梁... 地煞中的朱武、孙立、扈三娘、樊瑞等人,每个人的武艺都相当了得,身手不凡。自从他们加入梁山之后,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