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上供靖国神社,石破茂不肯道歉,中方取消高层访日,事情不简单
迪丽瓦拉
2025-09-28 20:02:01
0

据外交部官网消息,日本前防卫大臣石破茂参拜靖国神社后,中方宣布取消原计划的高层访日行程。

靖国神社的存在始终是亚洲邻国心中的一根刺。这座位于东京的神社,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 14 名二战甲级战犯,他们的双手沾满了亚洲各国人民的鲜血。日本政客对靖国神社的每一次参拜,都是对历史正义的亵渎,对受害国人民感情的伤害。石破茂并非普通政客,他曾担任日本防卫大臣这一敏感职务,在日本自民党内拥有重要影响力,其政治动向一直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在这样的身份背景下,他执意参拜靖国神社,其传递出的错误信号不言而喻。

面对石破茂的挑衅行为,中方取消原计划的高层访日行程,这一决定合情合理,有理有据。高层交往是国家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推动双边合作、解决分歧的重要使命。但这种交往绝不是无条件的,它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正视历史的基础之上。日本方面如果连尊重历史这一最基本的原则都无法恪守,那么两国高层交往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中方的这一举措,既是对日本错误行为的有力回应,也是在维护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和底线。

在此次事件的处理中,王毅的相关表态和行动展现出了高超的外交智慧和坚定的立场。作为中国外交战线的重要负责人,王毅始终将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放在首位。在涉及历史问题和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他的态度鲜明而坚决,绝不允许任何国家和势力挑战中国的底线。同时,他也始终着眼于中日关系的大局,希望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这种既坚定又务实的外交风格,不仅维护了中国的利益,也为妥善处理复杂的国际事务提供了正确的思路。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刻意回避和篡改而改变。中日两国在历史问题上存在的分歧,根源在于日本方面能否真正正视和反省那段侵略历史。从二战结束至今,日本国内总有一些势力试图美化侵略历史,为战犯招魂,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让亚洲其他受害国人民深感不满。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本世纪以来,日本首相及其他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次数就多达数十次,每一次都引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强烈抗议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这些事实充分说明,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始终是影响中日关系和地区稳定的关键因素。

中日两国互为重要近邻,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早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数据显示,2024 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了 3500 多亿美元,两国人员往来规模在疫情前每年超过 1000 万人次。这些数据足以说明,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上的合作并不能替代历史问题上的分歧,只有在历史问题上达成共识,才能为两国各领域的合作扫清障碍,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着深刻复杂的变化,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两国作为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作为亚洲地区的重要国家,理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通过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方面必须拿出诚意,真正做到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以实际行动消除两国关系发展中的障碍。

石破茂参拜靖国神社后,不仅没有丝毫悔意,反而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声称这是 “为了表达对战死者的哀悼”。这种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说法,进一步暴露了他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立场。这种态度如果得不到纠正,只会让中日关系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国际社会也纷纷对石破茂的行为表示谴责,认为这一行为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呼吁日本政客尊重历史事实,停止伤害邻国感情的行为。

中方始终认为,中日关系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这一原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需要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日本方面应该深刻认识到,参拜靖国神社等伤害邻国感情的行为,是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背道而驰的。只有彻底摒弃错误的历史观,才能赢得邻国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开辟新的前景。

此次中方取消高层访日行程,是对日本错误行为的必要反制,也是在向日本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历史问题不容回避,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必将付出代价。希望日本方面能够从中吸取教训,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采取切实措施纠正错误,以实际行动推动中日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本方面继续执迷不悟,那么中日关系可能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这显然不是任何一方愿意看到的结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在谈及唐高宗李治时,许多人常常用“最无能的皇帝”这一说法来形容他,指责他受到舅舅的操控,最终还屈从于...
原创 蒙... 在古代战争中,政治因素对于许多战士来说,往往是遥不可及的。他们的关注点更多集中在实际的战斗与生死存亡...
原创 朱...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传奇,他从早年的一名平凡和尚起步,经历了16岁时进入皇觉寺的宁静...
原创 九... 前言 康熙帝驾崩的前一夜,紫禁城上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寒风刺骨,仿佛预示着一场大变局的来临。在畅春园...
原创 苏... 欧洲有个国家像中了"贫穷魔咒",苏联养它15年,中国再养20年,砸钱超过8000亿人民币,结果它混成...
专访德国汉学家叶翰:翻译《论语...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 作者:高塬 郝苏彤 2025年7月3日,叶翰在北京接受《环球人...
一本书生动再现英勇无畏铁军魂 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 受访者供图 在江西省南昌市象山南路119号,一处青砖黛瓦、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群静...
原创 毛... 1975年4月,毛主席在北京最后一次接见了来华访问的金日成。作为两国的领导人,金日成来见毛主席,当然...
抗战史上的今天:8月18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原创 宣... 袁晓明 微信版第1779期 古代宣城的水陆交通已很发达,由宣城出发通达四面八方的官道就有六路之多。...
原创 《... 看《甄嬛传》时总觉得奇怪:同样是甄家姑娘,玉娆年纪轻轻,却能把皇上拿捏得服服帖帖;而熹贵妃甄嬛费尽心...
原创 明...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许多历史事件都无法改变,而这些改变常常伴随着巨大的悲剧。朱棣的谋反事件,便是...
原创 刘... 刘备为了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付出了不小的努力,常常被民间传颂为“三顾茅庐”的佳话。这个故事让人倍...
原创 传... 清朝在中国历史上实施了一种与之前任何朝代截然不同的皇位继承制度,这便是传说中的“秘密立储”。具体而言...
“那段历史是鼓舞我们共同前行的... 飞虎队员合影。 科比斯图片社供图(影像中国) 7月8日,美国参观者在上海黄浦文化中心观看“铭记英雄...
原创 非... 今天咱来唠唠非洲部落那独特又神秘的 “唇盘审美”。这事儿啊,最近可热闹了,西方一些人对这唇盘审美指指...
原创 关... 关羽的家族为何能幸存于庞会的屠杀之中,这一问题在历史上引发了很多讨论,尤其是在诸多英雄之传记中,关羽...
徐星院士做客“恐龙D讲堂”畅谈... 8月16日,恐龙园集团公益科普活动“恐龙D讲堂”首场迎来了重量级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古生物学...
原创 大... 自古以来,人们便对自己的寿命充满了好奇,这种渴望更是在古代的帝王中显得尤为显著。尤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
原创 韩...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