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9月18日,新四军第6师16旅旅部突然传来了一个紧急报告。一名侦察员气喘吁吁地跑进办公室,带着一丝惊慌说道:“旅长,不好了!我在街上看见了之前被捕的诸葛慎团长!”
王必成旅长愣住了,沉声问道:“你确定吗?”
侦察员坚决点头:“我绝对不会认错。”
江渭清政委也显得困惑:“可是他不是已经被捕了吗?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街上?”
侦察员低声问道:“难道他叛变了?”
王必成摇了摇头,冷静地回答:“叛变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们得进一步调查。”
诸葛慎,1908年生于江苏金坛,曾是国立北平大学法学院的才子。他家境殷实,岳父更是当地的土豪。婚后不久,诸葛慎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胖儿子,生活一度安稳富足。然而,随着抗战爆发,他毅然放弃了家乡的荣华富贵,抛下妻儿,决心投笔从戎,为抗日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凭借陈毅的支持,诸葛慎依托10支枪开始了艰苦的抗日生涯。之后,他在金坛、武进、溧阳、宜兴四县担任边区自卫团团长,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深得新四军第6师师长谭震林的器重。谭震林任命他为第6师16旅47团团长,并兼任金坛县抗日县长。
然而,1943年8月13日,因叛徒出卖,诸葛慎在回家途中被日军抓捕。对于这一消息,王必成旅长始终不信,他深知诸葛慎有着血海深仇,岂能轻易叛变。
诸葛慎的妻子林心平在1942年6月遭日军逮捕,并遭受惨无人道的折磨和残害,最后被肢解并投入硫酸缸中。得知这一惨痛消息后,诸葛慎誓言要为妻子复仇,决不投降敌人。然而,敌人是否真的会放过他?他被捕后,日军曾严密看守他,防止他自尽,甚至将所有利器撤走,监牢的柱子也被厚布包裹。尽管如此,诸葛慎依旧保持着革命士兵的坚韧与忠诚,始终没有吐露任何机密。
接下来的几周,日军加紧了对他的审讯,试图从他口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情报,但始终无功而返。面对无尽的折磨,诸葛慎已被摧残得奄奄一息,心中充满悲痛。他不怕死,而是感到遗憾,因为自己无法继续为组织工作,无法为妻子复仇。就在这时,监狱长突然告诉他:“你可以出狱了,出于人道主义考虑,皇军批准你进行康复治疗。”这一消息让诸葛慎难以置信,他知道敌人若讲人道,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他决定暂时装作相信。
日军显然计划利用诸葛慎作为诱饵,他们希望他出狱后能吸引其他抗日力量的注意。然而,诸葛慎并未按敌人预期的方式行动。他一出狱便没有立刻寻找组织,而是与内弟一同去找医生看病,之后便在家中静养,不出门。尽管如此,日军的特务依然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小泉队长坚信,诸葛慎不会长时间待在家中,他一定会恢复健康后寻找抗日组织。于是,敌人继续在诸葛慎的周围布置眼线,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
然而,正是敌人的疏忽给了诸葛慎逃脱的机会。两个月后,敌人发现诸葛慎每天都如常在茶馆听书、下棋,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常。特务开始怀疑他是否已经畏惧,是否真想放弃抵抗。于是,敌人放松了监视,结果却正中诸葛慎的圈套。
一天,诸葛慎按惯例来到茶馆,选择了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坐下。坐下后,他发现一名中年男子走了过来,是孙记商行的掌柜孙荣华。孙荣华是个抗日的支持者,诸葛慎信任他,两人开始对弈。此时,诸葛慎悄声说道:“孙兄,我想回家。”孙荣华点头表示同意,并承诺会帮助他回家。诸葛慎心中有些犹豫,但相信孙荣华不会背叛自己。
孙荣华已得到组织的指示,开始策划营救行动。他与当铺老板和一名伪装成算卦的地下工作者组成了营救小组,详细调查了敌人的防线。他们发现,城北的臭水塘是一个疏于防守的地方。敌人的哨兵懒得守卫这个恶臭的死水塘,而这为营救行动提供了突破口。
这天,雨夜,三人悄悄接近了诸葛慎的住所,并通过事先准备好的信号开始了营救行动。经过一番隐秘的行动,诸葛慎成功被转移至城北水塘。三人借助简易竹筏,轻松渡过水塘,并顺利爬上了城墙。在新四军的协助下,诸葛慎成功逃脱了敌人的监视,消失在夜色之中。
次日,特务们才发现诸葛慎失踪了,急忙在全城展开大搜捕,但一切都已为时晚矣。诸葛慎已经回到了队伍,与战友们一起庆祝脱险。小泉队长得知消息后,气得脸色铁青,咆哮着:“巴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