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广为人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安禄山插足了进来。关于安禄山和杨贵妃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不同的史料呈现着不同的记载。
但总体上遵循着这么一条规律,那就是在宋朝之前的史料,普遍认为他们两人只是普通的,带有政治表演性质的“母子”关系,是一种政治上的互相依附。
天宝六载(747年),安禄山以边将身份被唐玄宗召见,为巩固宠信,主动提出认杨贵妃为“养母”(杨贵妃时年29岁,安禄山44岁)。
这种“胡人先母后父”的习俗被玄宗默许,实际为政治笼络。
在宋朝之后的史料,则越发认为他们关系并非“母子”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私通”关系,而且越往后面的史料,对于这段“私通”关系所添加的香艳色彩,就越发浓厚,变为了男女情感私欲上的宣泄。
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的戏剧小说中,在涉及安禄山和杨贵妃之间的关系描写时,将其描绘为具有香艳情节的私通关系是一种标配。
比如:明代著名学者冯梦龙在其著作《警世通言》中的《唐明皇赐浴华清池》,便将正史中模糊的“禄山与贵妃有私”传闻推向戏剧化的情欲叙事。
通过改写《安禄山事迹》的简略记载,添枝加叶描写安禄山认杨贵妃为母后,“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于内,使宫人以彩舆舁之,喧笑动地”。
而在明清时期的其他戏剧小说,更是不乏又将安禄山描绘为一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人,也就是其起兵反唐,完全是为了从唐玄宗手中得到杨贵妃。
更有甚之,在清代艳情小说《玉妃媚史》中,直接以唐玄宗与杨贵妃故事为核心,描写其从寿王妃到入宫受宠,以及与安禄山、梅妃等人的纠葛,直至马嵬驿之变被赐死的全过程,情节香艳,充满宫廷秘闻与艳情描写。
此书在清代被列为禁毁小说,同治七年江苏巡抚丁日昌查禁小说书目中甚至将其列入“淫词小说”之首。
总之,《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中均未记载二人有私情,仅描述安禄山“出入宫掖不禁”。
甚至还明确指出,这是“丑声闻于外”的政治谣言,多为安禄山政敌(如杨国忠)的攻讦手段。
司马光《资治通鉴》亦强调“禄山性痴肥,不近女色”,侧面否认暧昧传闻。
至于之后的野史以及戏剧小说,均出于博人眼球的目的,均将安禄山和杨贵妃之间的关系,描绘为表面母子,实则借机偷情的“私通”关系。而且朝代越往后,相关情节便越发香艳不堪入目。
在明清很多违禁的戏剧小说中,安禄山和杨贵妃之间的香艳故事常常出现。
这些明显都是文学化的加工,并无史料支撑。事实上两人的关系,仅仅只是二人关系是唐玄宗设计的政治纽带,杨贵妃仅为玄宗意志的符号,安禄山借此巩固权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