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8月15日宣布投降,为什么阅兵却定在9月3日?细读日本天皇的《终战诏书》后气炸了
迪丽瓦拉
2025-09-30 15:05:52
0

1945 年 8 月 15 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宣读 “终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大部分人应该在纪录片或影视剧中都看到过,一般是通过“听广播”的场景来展现的。

事实上,我们听到的那段所谓“原声”,也不是裕仁的“现场直播”式宣读,而是提前录好的一段音频。

1945 年 8 月 14 日晚间,日本昭和天皇裕仁签署了《终战诏书》,并经全体内阁成员副署后录制,表示接受美、英、中、苏四国《波茨坦公告》。

这份“投降诏书”录音时长4分30秒,于次日(8月15日)正午12点通过广播向外播出,以此宣告日本对外战争的终止,无条件投降。

这就引出来让很多人困惑的问题,既然日本投降的日期是8月15日,那为什么我们今年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及阅兵仪式会安排在9月3日举行呢?

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看这份“诏书”的内容。很多人以前都只是在电视上听过一段听不懂的录音,当知道上面具体都写了什么的时候,真能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诏书第一段,就写了鉴于世界大势与日本现状,他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

第二段就开始了他的表演。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共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服膺者。”

好家伙,上来就把自己放在了心系万民的位置上,还顺便把他八辈祖宗都夸了一遍。

“往年,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嗯,打仗是为了日本的生存,中间不小心侵犯了他国的主权和领土,我也不想这样的。这得无赖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己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短短一句话,信息量很大。“交战已四载”,合着战争的开始,他是从日本对美国和英国宣战开始算的。要知道从1931年“九一八事件”以来,日本已经侵犯中国14年了。就算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开始算,也有8年了,但丫根本没把这当成“交战”。

不仅如此,他还把侵犯别人疆土,屠戮他国人民的战犯们,称之为“勇敢善战”、“励精图治”、“克己奉公”、“各尽所能”。我去年买了个表,这是在投降,还是在开表彰大会?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且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这一句,把美国谴责了一顿,说他们投原子弹“频杀无辜”。显然,这是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上,这就很日本,无耻至极。还说继续作战会导致民族灭亡,而这会“破坏人类之文明”。合着日本才代表人类文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文明个屁!

“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安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第二段的最后一句,再次强调自己不得已“投降”,是为了万民着想,是为了向祖宗有个交代,脸呢?

紧接着,诏书的第三段,继续“升华”自己的形象,说自己对战死的官兵和家属十分同情,对于负伤的,失家业的心疼不已。自己深知臣民的衷情,之所以忍辱负重地投降,是为了万世太平考虑。

吹捧自己的同时,再次把日本强调成“受害国”。我只能说,能写出这等“投降诏书”的,脸皮至少也得千层万层了吧?怎么着?侵略了别人许多年,现在要人可怜可怜你吗?

最后一段,依然是大言不惭,臭气熏天,就不做解读了,大家可以自己读一读,看一看。

可以说,这份所谓的投降“诏书”,是日本天皇与内阁绞尽脑汁遣词造句,精心编织的“杰作”,里面只字未提“投降”,也找不到“战败”的词语。他不仅给自己塑造成一个悲天悯人的神主形象,还把一众战犯们捧上了天。

更有甚者,整篇“投降诏书”读下来,能感受到他根本没把中国放在眼里,对中国的侵略连提都没提,更没有丝毫的反省之意。虽然日本的主要侵略对象就是中国,虽然中国是《波茨坦公告》的发表国之一,但丫还是直接略过去了,傲慢至极。

因此,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这份所谓的“诏书”,根本不能算作投降,只能算是一个停止战争的信号。最关键的是,《终战诏书》只是日本天皇的单方面宣告,日本政府尚未正式签署投降书。

1945 年 9 月 2 日上午 9 时,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 “密苏里” 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 9 国代表相继签字,接受日本投降。

至此,才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按照国际惯例

1945 年 9 月 3 日,当时的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 3 天,并于 1946 年把 9 月 3 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9 年底,中国政务院将 8 月 15 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 年 8 月 13 日,政务院发布通告,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回 9 月 3 日。

2014 年 2 月 27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 9 月 3 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这就解释清楚了,阅兵为什么要定在9月3日的问题。

看得出来,日本从投降的那一天起,就没打算承认这份罪恶。及至后来,一次又一次地歪曲历史,一次又一次地否认屠杀,一次又一次地拒绝道歉……是他们一以贯之的态度,是从一开始就被天皇定下的基调。

在这样的“精心”教育下,日本的大部分年轻人都没有一个正确的历史观。直到今天,他们始终不认为自己做错过什么,依然觉得自己才是二战的受害者。而我们,也始终没有等来一个官方正式的道歉。

所以,阅兵当然有必要,除了扬我国威,提振民心以外,同时也是一种对历史事实的提醒、重申和强调。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铭记历史,自强不息。

敬请点赞、转发、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州市财政局组织观看电影《南京...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局党员干部历史责任感,...
《江南器物志》书写“百姓用物之...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陈俊宇)日前,译林出版社推出长篇系列散文《江南器物志...
原创 俄... 俄罗斯要求非洲换将,瓦格纳被斩草除根,俄亲兵军团能否顺利接班? 赢麻了!俄罗斯这次真的是下狠手了!瓦...
原创 为... 前言 在中国古代,\"流放\"是一项极为严酷的刑罚,它通常意味着罪犯被迫远离家乡,流落荒僻之地,忍受...
原创 皇... 前言 霍去病,西汉的传奇人物,从一个普通家庭的私生子成长为汉武帝心腹重臣,这段传奇的人生经历充满了...
原创 一... 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似乎进入了过去几十年从未见过的“天下大乱”阶段。这种现象真的是偶然发生的吗?从...
原创 王...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才华横溢,却因命运捉弄,最终未能善终。而其中,东汉末年出现的奇才王粲...
原创 西... 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卜式。卜式并非出身豪门贵族,家中并没有显赫的背景。...
原创 孙... 孙禄堂的基础力量为何超越王子平,往往是被其巧妙的武技所掩盖。 在1909年,来自俄国的强壮举重选手...
原创 秦...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伟大帝王。他不仅成功地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封建制并实施...
81年的思念终于具象 “英雄大...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用AI助力英烈回家”系列报道 81年的思念终于具象 “英雄大伯,我们祖孙四代同堂...
原创 聊... 汉族的起源与演变 汉族作为我国的主体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共同...
原创 秦... 提到秦始皇,许多人会立刻联想到他那广为人知的外号:“基建狂魔”。这位千古一帝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显赫的...
以典型之光,照亮更好潍坊前行路 鲁网8月25日讯(记者 王玉龙)潍坊市,其前身为1948年潍县解放后设立的潍坊特别市,1949年更名...
原创 从... 近几年,非洲金矿地区发生了频繁的武装冲突和绑架事件,许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比如,非洲的一些武...
原创 吕... 吕布死后,谁才是三国中的第一高手?根据《三国志》的记载,若吕布还活着,他未必能打得过关羽。而如果以《...
原创 曹... 曹操打赤壁那回,对外喊着带了 80 万大军,我的天,这数儿一出来,当时江东那边好多人听了都慌了神,觉...
原创 欧... 成吉思汗(Genghis Khan)不仅是蒙古帝国的建立者,也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征服者之一。他...
原创 巅... 1949年,对人民军队来说,是一个辉煌的巅峰时期。这一年,经过长达数年的艰苦斗争,人民军队终于取得了...
原创 清... 前言 清朝是一个拥有深厚宫廷文化和严格礼仪的时代,妃子们的穿戴和装饰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