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的基础力量为何超越王子平,往往是被其巧妙的武技所掩盖。
在1909年,来自俄国的强壮举重选手彼得洛夫在沈阳设立擂台,声称自己是欧洲的格斗冠军,身形高大且肌肉发达,精通拳击与柔道,且自此挑战无人能敌。孙禄堂获悉此事,便前往参赛。彼得洛夫见孙禄堂外表看似文弱,便轻视了他。
两人约定各自出三拳,由彼得洛夫先攻。彼得洛夫的第一拳袭来,重重地击中孙禄堂的小腹,然而孙禄堂仅是微微后退几步,根本没有受到重创。紧接着,彼得洛夫又出两拳,孙禄堂却依旧岿然不动,稳如泰山。
在轮到孙禄堂回击时,彼得洛夫心中开始慌乱,忘却了约定,直扑而来。面对这股强劲的攻击,孙禄堂灵活运用内家拳的化劲技巧,轻松化解了彼得洛夫的攻击。然后,他顺势出拳,精准地击中对手的软肋,彼得洛夫应声被打下了擂台。
而在1919年,俄国大力士康泰尔又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五色土举办“万国赛武大会”,持续三天。根据记录,9月14日康泰尔首日登台表演时,王子平携带随他学习武艺的军人前来观看。康泰尔上台后立即向王子平进攻,王子平灵巧地侧身避开,随即用右掌重击康泰尔的胸口,够快的他又一闪身,双手牢牢抓住对方的膝盖和腰部,轻松将其摔倒,康泰尔瞬间告败。
孙禄堂作为内家拳的集大成者,擅长以柔克刚、借力打力。其武术的精髓在于对“劲”的运用,尤其是化劲和发劲,重在技巧的掌控与内在力量的发挥。年轻时,他习八卦拳,使用的镔铁枪重达八十斤,常人根本难以轻松驾驭,但他却如同使用八斤重的棍子般灵活自如。
据孙禄堂之女孙剑云的回忆,早期孙家练功之处设有两口浅井,每口井中各装一大缸,缸内填满铁砂,若将每个缸的铁砂填满,重量可以达到600斤。四周则用粗麻绳编制成的网罩包裹,孙禄堂能够轻松地用八十斤重的镔铁枪穿过网罩,肩负起其负重,进行蹲起练习,最高可承重达到1200斤。
相比之下,王子平以“神力”闻名,拥有“千斤神力王”的美称,擅长举石与石锁等硬功,其力量展示更加直观且突出。传闻中,有次人在济南柳园茶社喝茶时见到井旁转动的水推磨,他随即用臂力将磨盘按住,因此被称为“千斤神力王”。
由此可见,从日常力量训练与对抗外国大力士的表现中,孙禄堂巧妙地运用基础力量,以灵巧的技艺化解了对方的蛮力,展现出内家拳的智慧;而王子平多以肉眼可见的力量直接震慑对手。
尽管看来孙禄堂胜在巧劲,然而,其招式愈加精妙,则需更强大的内劲来支撑。因此,孙禄堂的基础力量并不会低于王子平,反而更有可能更为强大。在他的一生中,面对众多大级别选手,未尝一败,这不仅仅依赖于灵巧的技艺,背后更是扎实深厚的力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