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国248年,为何不爱阅兵?
迪丽瓦拉
2025-09-30 15:06:49
0

《孙子兵法·谋攻》云:“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

意思是说,不通过打仗而能取得胜利的,是上上策,是最高的谋略。其实演变到当今社会,就是“阅兵”。

同时,阅兵作为一个国家对外展示实力的重要方式,自古以来都备受重视。

文献记载,我国自4000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有“阅兵”的活动了,后来朝代之阅兵也是屡见不鲜。

到了近代,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幻,世界各国为了展示军事实力,阅兵更是家常便饭。

但有一个令人诧异的现象,美国在建国248年的历史中,仅仅阅兵了4次,远低于其他国家。

按理说,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应该多多阅兵才是,为何仅有4次呢?

世界各国阅兵简史

我国历史悠久,伴随着文化的演进与发展,阅兵也贯穿于整个历史社会。

文献记载,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阅兵仪式发生在4000多年前。

当时,夏禹在涂山举行了盛大的会盟,邀请各部落首领前来参加。

在大会上禹命令手下兵士带着武器和装饰载歌载舞,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能力,给其它部落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就那样夏禹实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之间征伐不断,那时比较强的诸侯,为了震慑他国,也开始举行阅兵仪式,且频率更加频繁。

《左传》中记载,鲁桓公六年秋,进行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大阅”仪式。只是当时对那场阅兵的评价不高,说是主要是为了取悦于自己的妃子。

古中国,最大的一次阅兵仪式,当属明朝永乐年间的一次阅兵,当时调动了10万人,邀请了27个国家的代表来观看。

那场阅兵仪式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月,全方位地展示了大明王朝强大的军事实力。

正是那场前所未有的阅兵,使得诸侯列国深为震撼,阅兵结束后,许多国家纷纷派遣使臣前来与大明交好。

到了清朝,阅兵仪式更加频繁,文献记载当时规定每3年需举办一次阅兵仪式,以向周边国家和附属国展示武力。

到了近代,阅兵几乎成了一种常态,在世界各国开始盛行,规模较大的有苏式、美式、英式和法式等,我国也形成了“五年一小阅,十年一大阅”的规则。

相关资料显示,如今日本基本上三年就会举办一次阅兵,以昭示其在军事和外交领域的地位。

苏联,作为曾经的全球第二军事强国,近百年间,阅兵次数高达200次,平均每年都要阅兵2次以上。

作为全球军事实力第四强的印度,阅兵次数也高达百余次。

2024年9月8日,为庆祝独立202周年,巴西举行了规模宏大的阅兵典礼,阅兵人数高达9000人,声势浩大。

美国为何不爱阅兵

当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展示其武力值时,身为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却十分淡定,其对阅兵貌似不感兴趣。

建国至今246年,美国仅仅阅兵了4次,还几乎都是为了庆祝战争的胜利。

如,美国第一次大阅兵,发生在1865年,主要是为了庆祝南北战争的结束而举办的大阅兵。

第二次大阅兵,1919年的一战胜利大阅兵,当时参加人数25000人,受阅部队从纽约第五大道走过,规模也算比较宏大。

美国第三次阅兵,是在1946年,是为了庆祝二战胜利而举办的大阅兵。

第四次阅兵,也是最后一次发生在1991年海湾战争后,其也是为了纪念海湾战争的胜利而举办。

那么,美国为何不爱阅兵呢?究其根本,主要有四个原因:

1、民众的抵触

在美国,民众对阅兵的抵触情绪比较大。

这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可能与其文化、复杂的社会因素有关。

在美国人看来,阅兵不是表达自己国际的强大,而是统治者展示力量、彰显权威的一种手段。

由此,1861年,美国总统林肯在首都举行了一次阅兵,原本是为了检验一支规模达3万余人的军队。

然而,这一行为被南方联邦解读为北方对其的示威,进而成为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索之一。

还有,2023年,美国遭遇了两年征兵危机。在美国民众心中,好像对军队一直有着敌视和担忧。

也正因如此,美国几乎打的都是代理人战争,很少自己亲自上战场或卷入战争。

2、实战多,展示多

与别的国家相比,美国喜欢打仗或者代理人战争,自独立以来的200多年间,美国就参与了200多次战争或对外军事行动。

如此频繁的实战,早已彻头彻尾地展示出了美军的强大。

如海湾战争,美国以超强的信息化作战技术,以148:1的战损比,碾压式地击败了伊拉克,当时令全世界震惊不已。

因为此前的作战大多是钢铁洪流,以陆军坦克为主,而美军先进的作战理念,不仅展示其超前的军事实力,更好好地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正因如此,美军完全没有必要举行阅兵,他们以实战,让全世界为之拜服。

但是,凡事皆有利弊。

也正因频繁的战争,导致美国民众产生了严重的厌战情绪,也使得美国不敢贸然阅兵。

3、情报的保护

实际上,阅兵活动均存在着暴露军事情报的风险,而在军事战略学中,保护军事情报对于战场上获取胜利至关重要。

正因阅兵可能会对军事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由此美国也选择了减少阅兵的次数,以保护其军事秘密。

4、美国制度使然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高度的自治权,这种政治结构分散了国家权力,使得权力未能集中于一处。

在此情况下,要促成一次规模宏大的阅兵仪式,并非易事。

况且,美国的军队并非从属于某一个政党,而是服从于总统。这种制度,进一步增加了组织阅兵的难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历史沿革的讨论中,金人和女真族之间的渊源是不可忽视的。二者不仅同属于一个民族,创造的国号也是金,这一...
原创 成... 在13世纪的广袤蒙古高原上,一个辉煌的帝国如曙光初现,奠基人正是那位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征服者——成吉...
二战后期日本哪一位天皇承认低估... 裕仁,谥号昭和天皇,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1989年在位),今明仁天皇的父亲。在他执政的前半...
原创 明...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打算修建一座新城,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找到了刘伯温商议该如何规划这座城市的城墙...
福州市财政局组织观看电影《南京...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局党员干部历史责任感,...
原创 李... 李渊是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尽管他是唐朝的奠基者,但由于夹在隋炀帝杨广和其儿子唐太宗李世民之间,他的历...
原创 美... 前言 就在1991年那个飘雪的冬夜,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走出克里姆林宫时,美国人以为共产主义的丧钟已...
原创 老... 在红四军时期,毛泽东的威望在军队及地方的各个角落都显得格外高涨。他的卓越军事才能与智慧使得他的指挥得...
“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 五千年前的中华大地,“满天星斗”般的史前区域文明光华熠熠、相映生辉,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产...
“林徽因遇见茜茜公主”文化交流... 当地时间8月21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布达佩斯旅游办事处主办的“林...
《江南器物志》书写“百姓用物之...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陈俊宇)日前,译林出版社推出长篇系列散文《江南器物志...
原创 俄... 俄罗斯要求非洲换将,瓦格纳被斩草除根,俄亲兵军团能否顺利接班? 赢麻了!俄罗斯这次真的是下狠手了!瓦...
原创 为... 前言 在中国古代,\"流放\"是一项极为严酷的刑罚,它通常意味着罪犯被迫远离家乡,流落荒僻之地,忍受...
原创 皇... 前言 霍去病,西汉的传奇人物,从一个普通家庭的私生子成长为汉武帝心腹重臣,这段传奇的人生经历充满了...
原创 一... 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似乎进入了过去几十年从未见过的“天下大乱”阶段。这种现象真的是偶然发生的吗?从...
原创 王...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才华横溢,却因命运捉弄,最终未能善终。而其中,东汉末年出现的奇才王粲...
原创 西... 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卜式。卜式并非出身豪门贵族,家中并没有显赫的背景。...
原创 孙... 孙禄堂的基础力量为何超越王子平,往往是被其巧妙的武技所掩盖。 在1909年,来自俄国的强壮举重选手...
原创 秦...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伟大帝王。他不仅成功地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封建制并实施...
81年的思念终于具象 “英雄大...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用AI助力英烈回家”系列报道 81年的思念终于具象 “英雄大伯,我们祖孙四代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