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名将们至今都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赵云和诸葛亮人气极高,张飞与马超也不容小觑。如果他们生活在现代,或许连乘坐飞机都不敢公开——一旦现身机场,恐怕会被热情的粉丝围得水泄不通,引发其他旅客的不满与安保人员的干预。
张飞一直是三国中的人气角色,尤其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深入人心。他既勇猛又憨直,性格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因此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会用计的猛将”。相比之下,许褚和张郃虽然同样勇猛,却在智谋上逊色于张飞。
同样,马超也是许多读者心中的英雄,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成了忠诚与复仇的象征。然而,如果我们依照史实来看,马超的形象则较为复杂。历史记载显示他为替父亲报仇起兵,然而也因其出卖与阴谋陷害,不乏对其人品的质疑。事实上,马超在投靠刘备之后,鲜有战功可言,而他与张飞一同败给了曹洪和曹休,在下辨之战中不堪一击,甚至牵连了吴兰和任夔的生命。由此,历史与小说中的马超形象差异颇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今天,我们讨论的焦点是刘备在晋升为汉中王后,册封的四方将军。无可争议的是,关羽的地位最大,黄忠最小,而马超与张飞之间的地位排序却颇有争议。虽然历史上通常按照“左将军”优于“右将军”的传统,马超的地位似乎应高于张飞,但史料的分析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张飞的地位,实际上可能高于马超。
在《三国志》中,刘备对马超的赏赐远不如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比如在刘备平定益州后,诸葛亮、法正、关羽等人分别获得了丰厚的赏赐,而马超则仅列为“其余”一类,远远不及前者。张飞被任命为巴西太守,拥有了实际的政权和军事指挥权,而马超则被限制在仅负责军事事务的职务上,这意味着他并未真正掌控一方。
此外,从历史典籍的角度来看,马超虽然获得了假节钺的封号,但刘备似乎并不完全信任他。因此,马超被赋予的军事职务没有涉及到民政,也没有象张飞那样拥有全权。这也与马超曾是地方诸侯的身份有关,刘备显然担心他不甘心屈居人下。
如果按爵位进行排序,张飞显然比马超高。尽管两人的职务在表面上看似平衡,实际上,张飞担任了更为重要的职责,这也从他的家庭背景中得以体现。张飞的女儿嫁给了刘禅并成为中宫,而马超的女儿则只能嫁给刘理,这一差距也反映了两人身份上的不同。
从刘备的赏赐与封号来看,张飞的地位显然要优于马超。虽然马超被封为骠骑将军,拥有一定的荣誉,实则这只是个虚衔。与其相比,张飞担任的车骑将军实实在在地掌管了司隶校尉的事务,权力要大得多。实际上,刘备与曹操在设立官职时常常无视传统,很多职位和官阶的设置都不按常理出牌,导致有些将领的职务看似高大,实则不具实际权力。
总的来说,马超与张飞的官职高低,往往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职权”与“名号”。即便在一些历史记载中,马超似乎拥有较高的职位,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像张飞那样掌握实际的政权。最终,马超是否真正“压过”张飞,依然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