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2年,一个美国哨兵被抓,趴在地堡嚎啕大哭:为什么才来?
迪丽瓦拉
2025-09-30 15:32:20
0

1952年,一个美国哨兵被俘时,显得非常惊恐,他趴在地堡里嚎啕大哭,“你们为什么才来?再迟点,我不是被吓死就是被熏死了!”志愿军走进地堡时,眼前的情景让他们差点忍不住呕吐。那名被俘的哨兵身上有些奇怪的装置,他将绳子绑在扳机上,不时拉动几下,放出几颗子弹,但他整个人却低头蜷缩在地,像是受到了极大的惊吓,浑身发抖。

这一切,归咎于“神炮手”彭良义。当时,联军肆无忌惮,不仅没有按常规挖掘坚固的防御工事,反而自顾自地举行野餐,搞摔跤比赛,甚至还脱掉衣服晒日光浴!这种挑衅行为让志愿军愤怒不已,但他们束手无策。因为部队有规定,不能随便开枪,而且没有人接受过专门的狙击训练。就在大家都愤怒得无可奈何时,一位叫新凤楼的年轻新兵,忍不住冲动,射出了致命一枪,将正在晒日光浴的美军大兵打成重伤。此举虽让新凤楼懊悔不已,担心会受到惩罚,但意外的是,这次举动竟然为他赢得了团里的嘉奖!15团的士气因此大振,大家纷纷加入了“冷枪冷炮”的训练行列。

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志愿军的狙击技能突飞猛进,仅仅三个月的时间,便成功狙杀敌军2506人,百米射击命中率达到惊人的80%。不论美军大兵是伸出半个脑袋,还是小心翼翼地露出一只手,他们都会成为狙击手的目标,难逃一死。美军第七师在这种局势下终于无法忍受,决定撤换为南朝二师,准备将他们作为替死鬼。离开时,美军士兵胆战心惊地说道:“对面的那座山,是狙击兵岭,打脑袋绝对不打脖子!”

然而,南朝士兵也很快尝到了苦头,他们纷纷抱怨着,拖着步伐返回基地,不敢再露面,只好在工事里挖起了防御工事,以求自保。志愿军面临的难题也随之而来:敌人不再露头,如何击中目标?这时,19岁的彭良义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利用枪炮协同作战!他巧妙地安排了不同武器的配合,确保能够逼迫敌人暴露目标。

那天,天还没亮,彭良义就带着他的队员们开始了精密的布置。他在7号阵地架起了一门迫击炮,并指挥炮手高发带着一门火箭筒,偷偷潜伏到敌方阵前,瞄准敌人的地堡。与此同时,狙击手张桃芳则隐蔽在4号阵地,准备待命。随着天色渐亮,彭良义和张桃芳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战斗即将开始。彭良义精准地目测了目标距离,用红白标志杆做了标记后,开始瞄准填炮。只听得“轰”的一声,迫击炮准确命中敌方地堡,爆炸声震耳欲聋。趁着敌人混乱,彭良义快速填炮,再次发射了两枚炮弹。美军以为志愿军正在全力炮击,死死守住地堡,根本不敢露头。

此时,彭良义命令高发发起反击,迅速发射两发火箭弹,击中了敌人地堡的防线,造成了极大的损伤。正当敌军准备撤退时,张桃芳稳稳地端起狙击枪,瞄准了正从地堡里冒出的敌人头部,冷静地“哒哒哒”连续发射三发子弹。随着一阵密集的枪声,敌人纷纷倒下,整个阵地顿时安静下来。志愿军的战士们欢声雷动,胜利的喜悦让他们鼓足了干劲。而当他们清理战壕时,看到联军哀嚎的惨状,大家不禁目瞪口呆。

唯一一个活下来的美军哨兵,见到志愿军站在头顶,竟嚎啕大哭,痛苦地喊道:“你们怎么才来!我们半个月都吃喝在地堡里,排泄物堆成了山,臭气熏天,快疯了!”他们躲在地堡里既怕死又忍受不了臭气,早已军心涣散,最终被俘,反倒觉得如释重负。

美军司令听闻此事后大为震怒,急忙调来一批排炮,专门针对志愿军的迫击炮进行攻击。然而,彭良义却迅速制定了应对策略。在一次美军运输炮弹时,彭良义敏锐地抓住机会,快速发射了三发炮弹,直击敌军工事,造成了重大损失。敌人很快反击,排炮如苍蝇般四散飞来。但彭良义凭借惊人的速度和机智,连续跳跃到多个工事位置,每到一个新的位置,他就用迫击炮精准攻击敌人目标,给敌军带来了巨大压力。

然而,敌军的排炮炮弹也紧随其后,一发炮弹猛地炸开,彭良义所在的第三工事被炸成了大坑。彭良义连人带炮被埋在了土里,副手拼命往外扒土,终于露出了他的脑袋。副手焦急地问:“怎么办?一停炮,敌人就知道我们打中了,攻击会更加猛烈!”彭良义瞥了一眼腰间的手榴弹,突然灵机一动:“有了!”他领着副手回到废弃的工事,将手榴弹埋好并与长绳连接。

一切准备就绪后,彭良义再次开始炮击,并在发炮的瞬间拉响手榴弹。随着一阵轰鸣,废弃工事四周的土尘飞扬,敌人愤怒的炮火瞬间将这片区域变成了火海。彭良义继续用狙击手般的速度转移阵地,打得敌人如惊弓之鸟,无法应对。

这一仗,彭良义击毙美军121名士兵,消耗敌方400发炮弹,摧毁了1挺高射机枪,6辆汽车,他被誉为“百名狙击手”。19岁的他以一敌百,展现了惊人的智慧与勇气,成为传奇人物。而这一切,正是人类勇气与智慧的胜利,创造了无数历史的奇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历史沿革的讨论中,金人和女真族之间的渊源是不可忽视的。二者不仅同属于一个民族,创造的国号也是金,这一...
原创 成... 在13世纪的广袤蒙古高原上,一个辉煌的帝国如曙光初现,奠基人正是那位在历史上熠熠生辉的征服者——成吉...
二战后期日本哪一位天皇承认低估... 裕仁,谥号昭和天皇,日本第124代天皇(1926~1989年在位),今明仁天皇的父亲。在他执政的前半...
原创 明...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打算修建一座新城,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找到了刘伯温商议该如何规划这座城市的城墙...
福州市财政局组织观看电影《南京...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全局党员干部历史责任感,...
原创 李... 李渊是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尽管他是唐朝的奠基者,但由于夹在隋炀帝杨广和其儿子唐太宗李世民之间,他的历...
原创 美... 前言 就在1991年那个飘雪的冬夜,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走出克里姆林宫时,美国人以为共产主义的丧钟已...
原创 老... 在红四军时期,毛泽东的威望在军队及地方的各个角落都显得格外高涨。他的卓越军事才能与智慧使得他的指挥得...
“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 五千年前的中华大地,“满天星斗”般的史前区域文明光华熠熠、相映生辉,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产...
“林徽因遇见茜茜公主”文化交流... 当地时间8月21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中国驻布达佩斯旅游办事处主办的“林...
《江南器物志》书写“百姓用物之...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工人日报) 本报讯(记者陈俊宇)日前,译林出版社推出长篇系列散文《江南器物志...
原创 俄... 俄罗斯要求非洲换将,瓦格纳被斩草除根,俄亲兵军团能否顺利接班? 赢麻了!俄罗斯这次真的是下狠手了!瓦...
原创 为... 前言 在中国古代,\"流放\"是一项极为严酷的刑罚,它通常意味着罪犯被迫远离家乡,流落荒僻之地,忍受...
原创 皇... 前言 霍去病,西汉的传奇人物,从一个普通家庭的私生子成长为汉武帝心腹重臣,这段传奇的人生经历充满了...
原创 一... 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不安,似乎进入了过去几十年从未见过的“天下大乱”阶段。这种现象真的是偶然发生的吗?从...
原创 王...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才华横溢,却因命运捉弄,最终未能善终。而其中,东汉末年出现的奇才王粲...
原创 西... 在汉武帝时期,有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卜式。卜式并非出身豪门贵族,家中并没有显赫的背景。...
原创 孙... 孙禄堂的基础力量为何超越王子平,往往是被其巧妙的武技所掩盖。 在1909年,来自俄国的强壮举重选手...
原创 秦...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伟大帝王。他不仅成功地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封建制并实施...
81年的思念终于具象 “英雄大...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用AI助力英烈回家”系列报道 81年的思念终于具象 “英雄大伯,我们祖孙四代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