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有个巨人,陆地行舟、顿餐只牛,原型更猛,能吃一万人的饭
迪丽瓦拉
2024-11-16 22:38:21
0

原标题:封神中有个巨人,陆地行舟、顿餐只牛,原型更猛,能吃一万人的饭

《封神知识点》系列:巨人

文/王事情

一、三大巨人

封神中人道有三大巨人。

排第二第三的是哥俩。弟弟叫方相,身长三丈四尺,在十绝阵分阵的落魂阵中力战真仙境界的姚天君,一戟败仙。哥哥叫方弼,身长三丈六尺,在十绝阵分阵的风吼阵中力战真仙境界的董天君,亦是一戟败仙。

可是把这二位全加上,再拉几个巨人来,也不是榜首邬文化的对手。

老邬是真正的巨人,身高数丈,号称力能陆地行舟、顿餐只牛。孟津战场上拖着一根排扒木,一战而杀十万周兵,龙须虎虽是龙子(龙与豹交),却也死于是役。这十万人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18年前姜子牙刚出任丞相时的西周全部精锐!也相当于商周18年不休征战中周军阵亡的总人数!也相当于伐纣之战中周兵总数的1/6!

正常的两国交兵中,一方阵亡人数达到这个数字,其实已经相当于被击垮。

如此战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在真正的力量面前,一切武学技巧和沙场经验都是可笑的,任你九幽十类,也可一拳破之。这就是以力破局,一力降十会。

因而,舍法宝、道术而论,要评人道真正的第一高手,舍邬文化者再无别人!

那么邬文化到底有何来历?有没有历史原型呢?

按历史来说,他的原型是夏朝初的一个大力士,跨越了1000余年来到商末。而按志怪来说,也能找到原型。

二、乌文画

邬文化并非《封神演义》的原创人物,而是有所本。

元代出了五种讲史话本,合刊称为《全相平话五种》,就是说书人的话本。其中一种叫《全相武王伐纣平话》,现在也称为《武王伐纣书》。全文约四万字,被认为是《封神演义》的蓝本。

周兵至汜水关九项渡前,纣将乌文画(我没写错)来战:

此人身长一丈七尺,腰阔数围,拳打万人,不可当敌,长食万人之饭。纣王游黄河时,有一只大船,名曰和州载,二名七里州,万人不可拽动,被乌文画独拽此船,逢间道,岗坡或旱地,力如水中,拽亦然。乌文画者,即奡荡舟,本是东海人也,来迎太公决战。

在话本中,老乌是万人敌,“长食万人之饭”就是他能够吃一万个人的饭。他连败祁宏、南宫括、殷交三人,旋被设计烧死。从登场到谢幕,一共活了500来字。

《周朝秘史》(又称为《列国志传》,后经扩充成为《东周列国志》)第八回也写到乌文画,“身长九尺,腹阔十围,怒目填胸”,“其人雄威壮大,手使丈八蛇矛,身坐千里追风马,相貌甚是可畏”,完全是参照张飞描写的。

封神中,邬文化身长数丈,按其一战屠十万的战绩,且远超方弼方相的战力,我们将其设定二人的两倍,即七丈。封神作者是明人,用的自然是明尺,明裁衣尺1丈=340CM,7丈就是2380CM,也就是23.8米高,相当于六层楼高。姜子牙抬头观看,“见一大汉竖在半天里”,差不多靠谱。

《伐纣书》中,其身长为一丈七尺,宋元标尺1丈=312CM,1.7丈就是530.4CM,也就是5.3米高,一层楼多一点。

《秘史》中,其身长九尺,按明尺,为3.06米,不足一层楼。

这就是乌文画的真实身高。

三、奡(ào)荡舟

这个人物来自《论语·宪问》: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耕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孔颖达注疏:羿,有穷国之君,篡夏后相之位,其臣寒浞杀之,因其室而生奡。奡多力,能陆地行舟,为夏后少康所杀。

神话中的后羿是射九日、救万民于水火的英雄,真正的羿却是夏朝的乱臣贼子,不是啥好鸟。据《竹书纪年》,大禹之子启建立夏朝,在位三十九年而死,太康即位,喜游猎,在位二十九年失国。失国的意思就是失去了国家和王位,夺走他的权力并驱逐他的人就是有穷国君后羿。后羿为相,掌控夏后氏大权,先后立傀儡仲康、帝相为君,后来干脆自己当国君。

寒浞是羿的义子,不久就杀掉了羿自己当国君。然后帝相之子、夏后氏的英雄少康,在有虞氏及其他部族的帮助下于边荒崛起,攻灭寒浞和浇(即奡),成功复国,重绍夏后氏正统。

这就是夏朝历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和少康中兴。

南宫适说羿奡不得其死,是说两人都未能善终。寒浞杀羿后,“因其室”就是继承了羿的财富和权力,“生奡”就是生了一个儿子叫奡。奡力大无穷,能够拖着大船在陆地上滑行,就如同在水中一般,“荡舟”的意思就是拖船前行。虽然奡是如此的勇士,却因为成了乱臣贼子,而被夏后氏正统所杀。

而奡荡舟三个字却流传了下来,元代说书人不明其意,误将奡荡舟当成了一个人名。大约是觉得许多人不认识奡(ào)字,又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乌文画。

古代通俗文学作品本来就是取材于民间说书话本居多,而《封神》更是直接因循了《武王伐纣书》的底本。秉承拿来主义的风格,作者自然也要将这个名字拿过来,大约是觉得这样一个巨人和写文作画实在没啥关系,而只能“以文化之”,就将之改成了邬文化。

典籍中记载的巨人还有很多。

盘古、夸父这些就不说了;

《金楼志·志怪篇》云:大秦国人长十丈;

郭璞注《山海经·大荒东经》又云:从昆仑以东得大秦人,长十丈,皆衣帛。从此以东十万里,得佻人国,长三丈五尺。从此以东十万里,得中秦国人,长一丈。

稽之典籍,这便是邬文化的原型。若要写作洪荒流小说,大可以将之设定成巨人国度佻人国或大秦国之人。

延伸资料:

《武王伐纣书》;《周朝秘史》;《竹书纪年》;

《借神演史的封神演义》,谈凤樑、陈泳超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的文化批评》,张永芳著,中国文史出版社。

待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 原标题:呼玛尔河口遭遇战:42名八旗兵血战三百哥萨克,竟能重创敌军? 在第二次...
“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 原标题:“蚩尤”是何物?为何黄帝当初一定要对他赶尽杀绝?有何瓜葛? 在中华文化...
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 原标题:实拍玉林16吨石棺出土,几千李氏族人过来祭拜 各位老表们大家好,近段时...
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 原标题:隋末窦抗被杨广猜忌;再见了表兄杨广,我要投奔表兄李渊去了哦 窦抗是隋朝...
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 原标题:隋文帝杨坚女儿襄国公主嫁给了谁?婚姻如何呢?子嗣情况如何? 隋文帝杨坚...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 原标题:隋之仁寿宫;唐之九成宫;隋唐两朝皇帝在此都有事发生 隋之仁寿宫;唐之九...
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 原标题:窦荣定孙子窦师伦,墓志参加李渊晋阳起兵,随李世民冲锋陷阵 窦师伦墓志出...
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 原标题:李多祚:唐朝辽阳郡王,镇守玄武门三十年,参与两次玄武门之变 李多祚,爵...
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 原标题:揭秘:唐睿宗李旦有多少儿子?都是怎么死的?李隆基对兄弟如何 李旦是唐朝...
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 原标题:汉朝最终被三分天下,责任到底在谁身上?刘邦刘彻恐怕难辞其咎! 嗨!大家...
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 原标题:1992年,大特务毛森回浙江省亲,一辈子罪行累累,晚年病死美国 199...
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 原标题:张骞出使西域的终点:丝绸之路的开启 公元前138年,汉朝派遣张骞...
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 原标题:杨坚外甥窦庆,一郡太守死的有点冤,竟然被盗贼所杀 窦庆是杨坚的外甥,杨...
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 原标题:曹操拿下荆州,获得了哪些人才?除了徐庶还有谁? 在三国时期,荆州多俊才...
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 原标题:如果没有这位皇帝,清朝会早亡至少100年,不是康熙,不是乾隆 如果没有...
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 原标题:她为康熙生下最长寿儿子,无宠活到97岁,成为清朝后妃长寿之冠 1685...
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 原标题:雍正王朝:康熙为何当众评价胤禛一向以精明自诩?是在责怪他吗? 《雍正王...
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 原标题:隆裕皇后:新婚夜失宠,空守19年成太后,为何被骂作“大清罪人” 隆裕当...
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 原标题:乾隆问刘墉:大清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的回答有点绝 说起中国历史...
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 原标题:清朝时期的道台具体是什么官职,道台和知府哪个级别高权力大? 清朝的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