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就有死,上古时代的墓葬制度,究竟都有什么特点
迪丽瓦拉
2024-11-17 02:03:38
0

原标题:有生就有死,上古时代的墓葬制度,究竟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是一个十分注重礼仪的文明古国,“生者有礼,死事有仪”,我们的老祖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基本上实行的都是土葬,而这种丧葬习俗,衍生出脉络清晰的墓葬制度。

单从上古时代的墓葬形制中,我们就能看出,上古时代的墓葬制度是随着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下面的文字,就让我们浅析古人的丧葬制度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从1万年前至距今5000多年),先民们的墓葬有了一定的规制。根据已经发掘的不同时期文化的墓葬遗址,我们会发现,这一时期墓坑一般是长方形或方形的竖穴式土坑。

而在氏族公社期间,母系氏族公社与父系氏族公社时代,墓葬形式也有很大差异。

母系氏族公社比较有名的仰韶文化(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和大汉口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西至鲁西平原,北达渤海,南到淮北一带),前期的合葬墓,往往采取“二次葬”方式。也就是将一些已经埋葬过的尸骨,再次迁移葬入同一墓坑内。而这些被二次埋葬的人,全是同一家族的人。家族同葬一个墓坑,体现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紧密的血缘关系。

父系氏族公社大汉口文化后期和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这些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墓葬,多为两个成年男女合葬,说明在父系氏族社会中,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婚姻关系。同属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齐家文化(位于甘、青、宁、蒙地区的文化遗址),墓葬中还多次出现一男多女的合葬,证明存在男子死后妻妾殉葬的情况,表明女性地位已经降得很低。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这些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墓坑一般都小且浅,仅能容纳尸体,很少使用木棺。而陪葬品大多数为陶器皿,其次是石制和骨制的工具,有的还有谷物和家畜。男子墓内,多陪葬有石斧、石铲、石刀;女子墓内多陪葬陶制或石制的纺轮,充分说明男女有了生产分工。

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代

商代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有了高度的发展。

商代的墓葬,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的陵墓,规模变得巨大。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始,在河南省安阳,人们陆续发掘出商代贵族墓葬,主要是“亞字形墓”和“中字形墓”。

王陵级别的“亞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亞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个墓道。陵墓总面积一般二千平方米左右,深度在15米以上;“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个大型的长方形竖穴式土坑,南北两面各有一个墓道。陵墓总面积一般为四百平方米,深度为7米余。普通贵族的墓,面积往往为几十平米至一百平米左右。而平民的墓,面积狭小,仅二三平米,埋得更浅。

商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发现夫妻合葬的情况。商王和各级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各种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商代的陵墓中,还使用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被称为“人牲”,残忍之极。

例证:商代高宗武丁王的妃子妇好墓,各种随葬青铜器就达到460余件,玉石器750多件,骨角器560余件,另有海贝近7000枚。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妇好的墓内陪葬品,我们现代人可以想象一下,商王墓当年是多么的豪华。

西周及春秋战国时代

周代王陵目前还未有发掘,但从已有的诸侯、贵族的大墓看,也是“中字形墓”、“甲字形墓”两种。

据《荀子.礼论》记载,周代的棺椁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经过数十年的考古发掘,证明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

这个时期的诸侯、贵族墓的随葬品,仍以各种青铜礼器为主,但和商代相比,酒器减少,食器增多。在各种食器之中,鼎是最重要的。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都变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候各诸侯纷纷僭越礼制,像周天子那样使用“七重棺”、“九鼎”、“黄肠题凑”(以柏木黄心积累棺外,名为“黄肠”;木头内向,故曰题凑。“黄肠”是指墓葬的材料和颜色;“题凑”是指墓葬的形式和结构)。

与商代一样,这个时期的诸侯、贵族墓附近都有“车马坑”,其规模视墓主人的身份而定。殉人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后稍减少。但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有些大墓依然使用人殉。

例证:1976年发现的秦公一号大墓(主人是秦景公,春秋中期秦国国君),向我们全景展示了春秋时代,诸侯王的墓葬形式:大墓为典型的“中字型墓”,面积达到5300多平米,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并且殉人多达186人。

结语:

上古时代的墓葬,从墓型简单、少量陪葬品,发展到墓地规模巨大、大量陪葬品,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生产力的提高,统治阶级的专制统治的强化,都是推动墓葬制度变得繁复的原因。

更为关键的是“视死如生”的观念,越来越被统治者所接受,他们生前作威作福,奴役人民、霸占社会财富,这种纸碎金迷的生活,令他们欲罢不能。人总有死日,阳间的神仙般的生活,统治者们是不愿意放弃的,他们幻想着到另一个世界重生,依然能够过上富贵生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将生前的一切物品,全部埋入地下,陪伴他们至永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在三国时期,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出色的将领和政治家,同时,也有一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女性人物,如貂蝉、...
原创 摆...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幕。在这一情节中,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追兵,采取了一个大胆的策略...
原创 在... 在蒹葭关之战中,张飞与马超的对决是一场非常精彩的战斗。两人激烈交战了220多回合,始终没有分出胜负,...
原创 中... 11月14日,我在《》一文中谈道,中国完全可以在美国及西方反对的情况下,根据联合国的法律条文单独对日...
原创 原...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的关系非常复杂,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关系一直在不断变化。不过,尽管如此,还...
原创 历... 近日,琉球地区出现引人瞩目的新动态,“琉球有事,就是有事”这类曾难以想象的标语竟被公然悬挂。这一变化...
原创 清... 从西晋时期开始,皇室的封王制度出现了亲王和郡王的区别,一字王通常等级较高,二字王则较低。因为一字王通...
原创 尧... 从我们小时候学的历史来看,尧是一个大部落的领袖,以德行治理国家,后来因为年老,将帝位禅让给了舜。很多...
原创 守... 诸葛亮在守卫街亭时,并没有选择赵云、魏延或姜维,而是决定派遣没有带兵经验的马谡,这背后其实有诸葛亮自...
原创 沙... 他是最传奇的沙俄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深埋在地下,所有人都以为他已经死了。然而,九年后,他...
原创 顺... 顺治的真正死因?真的被郑成功炮毙于厦门? 最近关于施琅的话题很火,网上很多人都在讨论,而我在刷这些讨...
原创 李... 年关将至,许多家庭开始准备贴春联和福字了吧。如今,门神已经很少见了。由于现代住宅的大门普遍较窄,城市...
原创 陈...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领导人便开始着手恢复国家的经济、稳定政局,并努力收复失地。1950年...
原创 央... 央视:日本忘战必危广岛和长崎原子弹65万日本人死亡只能无条件投降 1678字 日本在二战中遭受了多...
原创 真... 在动荡的时代,许多传奇人物应运而生,他们凭借非凡的胆略和智慧,最终成为了历史上的英雄。像抗金名将岳飞...
原创 朱... 小编在大学时,曾经在寒假期间去了一家星级酒店做服务员。大家都知道,服务员通常学历较低,素质相对较差。...
原创 知... 作为官员,能被称为“青天”的,必定是那些刚正不阿、清廉自守、一心为国为民的好官。比如宋代的包拯,就是...
原创 1... 1919年,张清荣出生在河北保定,家里是富农背景。小时候,他看到军阀打仗和日本人入侵,地方上混乱。 ...
那个卖香料的男人,和两个从他公... 19世纪中叶,世界闻起来……挺有味道的。城市里到处是马,马车是主流交通工具。这意味着街道上到处是马粪...
原创 末...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是清朝的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