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没有之一
迪丽瓦拉
2025-07-13 14:34:04
0

山西临汾洪洞,每年的清明节在这里都会举行规模声势浩大的寻根祭祖活动,活动当天会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相关人士聚集到洪洞,

通过焚香、献供、跪拜等形式

表达自己对家乡以及祖先的怀念之情。家乡?祖先?寻根祭祖?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这些活动都发生在山西临汾洪洞这样一个听都没有听过的地方,洪洞怎么就成了家乡和祖先的代名词,关于这个事情咱们先得从中国历史上的一次移民说起。关于移民,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人家谁谁谁移民国外或者移民海外了,这是我们对移民这一词的普遍认识。辞海关于移民的解释一是迁往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定居;二是较大数量不迁往国外的人口迁移。中国历史上的几次移民都是较大数量不迁往国外的人口迁移,像我们熟知的走西口和闯关东,其实除了这两次我们熟知的移民之外还有一次大规模的移民发生在600多年的明朝,发生地就在现在的山西临汾洪洞,那次移民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移民没有之一,带来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

洪洞寻根祭祖大典

元朝末年,自蒙古入主中原建立大元朝已过去了90多年,年年繁重的苛捐杂税以及残暴统治已使元朝走向穷途末路,元朝就像一座将倾的大厦岌岌可危。而此时的中华大地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这一年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出现了大面积的决堤,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流离失所、哀鸿遍野,一片泽国。本来在元朝的残暴统治之下人们已经怨声载道,而黄河决堤以及决堤后发生的事更令这种情绪打到了顶峰,就像即将喷发的火山。面对黄河决堤元朝政府也还算负责及时从国库中拨款,通过拨款的方式雇佣大量农夫,这钱也有人也有按道理说

堵住决口修复大堤是没有啥问题的

,可这拨的款是层层下达的,层层下达就意味着层层盘剥,真正到了农夫手中已所剩无几,农夫们恨透了元朝的统治,就在可这恨又有什么用该堵还得堵,该修还得修。就在修的过程中农夫们从黄河大堤上挖到了一个石人,石人上刻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这样一行字,这行字以及石人的出现使得农夫们怨声载道的情绪彻底爆发,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的统治,其它各地也出现了不少的农民起义军。最具代表性的有韩山童、张士诚、陈友谅以及郭子兴等,当时郭子兴的队伍中有一名叫朱元璋的青年,因为作战勇猛而且屡建奇功深得首领的赏识,渐渐的被郭子兴所关注并且提拔。郭子兴死后朱元璋便拉起了自己的队伍,在将其他的起义军势力吞并后在南京称帝。称帝后朱元璋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北伐驱逐元朝统治者,山东和河北就成了北伐的主战场,连年的北伐推翻了明朝,却也使的河北和山东两省的人口大量流失,朱元璋统一全国建立明朝后面对这种情况决定从别的省份移民,邻近的山西因为地形的优势并未受到战乱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人口众多,成为移民省份的首选。让人们背井离乡当然不愿意,所以下令人们聚集到洪洞的大槐树下,到洪洞后这些人们被强行押解迁徙,迁徙的目的地正是河南和山东。因为迁徙是强制性的所以再回来是不可能的,为了以后有朝一日回来能找到家所以当时的人们纷纷告诉自己的儿女“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成了民谣,至今仍有一些地方在传唱这句流传百年的民谣。这些移民在迁徙后并未再回到故土,但这些移民以及移民的后裔并未忘记自己的家乡和先祖,他们会在每年的清明节时来到山西临汾洪洞参加寻根祭祖大典,祭拜先人,寻根问祖。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洪洞大槐树

600多年前无数的山西先民被绳拴着被官兵押着从洪洞出发去往陌生的环境,

背井离乡,骨肉分离,

可想而知当时人们的心情是何等悲怆。好在我们的山西先民勤劳、不忘祖、不怕困难,面对背井离乡和陌生的环境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在远离故土的地方安家重新开始生活;面对骨肉亲人分离他们用“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的民谣告诉后辈虽然我们远离故土但我们必须知道我们的家乡和祖先在哪里,

让人佩服。600多年的那次移民虽然已经过去,但那件事给我们的启发却一直都在,写完这篇短文我在想,前段时间在新闻中看到的很多国家因连年的战乱而导致大量的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他们大多选择逃离战乱的国家,有些还未到达目的地就死在了去的路上,有些虽然已经到达目的地但却被区别对待,我想

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会愿意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可见有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安居乐业的生活是何等的重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袁公千古”,四字道尽国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因为他研究出的“杂交水稻”让...
原创 台... 我十分钦佩台湾统派人士张安乐在两岸统一,反对台独问题上的努力: 深明大义,大义凛然! 但,张安乐先生...
原创 三... 三星堆是否是夏朝?比起网络上其他人夸张的想法,我觉得我的猜测或许更加奇特。不管是三星堆,还是夏朝,都...
原创 赏... 文/晚风暮雨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年羹尧得到雍正皇帝的赏识和重用,最终成为一代名将,但是,我们只要梳理...
原创 周... 周恩来是怎么当领导的? 1928年11月, 周恩来回到了白色恐怖极为严重的上海, 他是以中央政治局...
来广州博物馆围观一位民国收藏大... 《缀古——刘体智与民国学人》在广州博物馆开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实习生 叶恩平 通讯员...
原创 曹... 张辽与张郃都是曹操麾下的大将,但是与其他大将不同的是,这两位也都是从其他阵营“跳槽”过来的降将。 ...
原创 牺... 1943年6月的一天,保安处处长 陈泊 来到军委保卫部部长 钱益民 的办公室,说: “我建议马上审查...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洛阳古墓博... 央广网洛阳8月16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洛阳古墓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北部的邙山,是我国唯一以历代墓葬实物...
原创 日... 中日二十年间必有一战 1916年,日本政治混乱,大隈重信内阁(“二十一”条提出者)即将倒台。同年7月...
原创 清... 这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几年后地图 再过个500年左右 500年时间,沧海桑田了,基本还这么大,没啥太...
原创 蒙... 清朝灭亡之后,在沙俄支持下,外蒙古的王公贵族开始独立。当然,外蒙古的独立出现了很多次,没有一次中央政...
原创 汉... 文 |池鹭怀古 编辑 | 北城南笙 前言 汉族作为我们中国的主体民族,自汉朝建立以来,这个称呼更是整...
原创 如... 木板被抽掉了三分之二,只剩下13根铁索,这就是泸定桥的模样。然而就是这样一座“铁索桥”,也无法阻挡红...
原创 面... 在历史上的很多时期,因为中原王朝的更迭,许多活不下去的中国人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他们选择向外发展,...
原创 当... 《北纬42度—大明王朝的生死线》第32节 作者:温骏轩 1 努尔哈赤死后,建国刚满十年的后金政权将迎...
原创 解... 牺牲的将领 1945年10月10日,经过艰难的重庆谈判后,国共两党暂时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协议,该协议也...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丨宁夏:...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宁夏近年来持续推进互嵌式社区的建设,各族人民和睦相...
原创 羁... 羁縻一词首次出现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盖闻天子之于夷狄也,其义羁縻勿绝而已”。羁縻的本意为对牛...
原创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春秋左传·庄公十年》 熟悉古代历史的朋友应当对这句话不陌生,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