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军史档案视角:85年前日本为什么敢全面侵华?
迪丽瓦拉
2025-07-13 21:32:58
0

中日二十年间必有一战

1916年,日本政治混乱,大隈重信内阁(“二十一”条提出者)即将倒台。同年7月,消息传到中国。当时许多人认为大隈重信下台后,日本对华政策会有改变,中日友好就有希望。就跟现在很多人以为美国换个总统,就能改变对华政策一样。

20多年后,1937年7月7日,日本蓄意制造事端,悍然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从此,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抗战宝贵胜利。抗日战争也成为中国近代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大转折点。

现在,再回顾这段历史,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85年前日本为什么敢全面侵华?有人说,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吗?日本强大中国弱小,且日本地域狭小资源有限,而我国土地辽阔、资源丰富。所以,日本有实力来吞并。没错,这是原因,但是我今天想讨论的是为什么是在1937年这个节点全面侵华,越早不是越利于他缓和国内矛盾?这就要深入1937年日本国内的政局变化。

石原莞尔:“联中抗苏”

自西安事变,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后,国民政府一改之前的对日妥协政策,一面在外交上对日强硬,一面加紧了扩充军备。面对中国的情况的变化,日本国内在对华政策上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加强对苏战备,代表人物是参谋本部战争指导课课长石原莞尔,他在1936年完成了对华北的视察,认为西安事变后中国民族主义正在觉醒,反内战与国家统一正在完成,日本应该改变对中国的高压政策,停止入侵华北,并联合中国来对抗苏联。但谁都清楚中国和苏联的利益日本都想要,不过是先后的策略问题。

东条英机:对国民政府加以一击,此为上策

另一派主张以武力压服中国,以参谋本部、陆军省的一些中坚军官为代表,这一派沿袭了日军轻视中国的传统,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应该对中国的排日行动进行“惩罚”。

1937年日本驻南京总领事须磨弥吉郎回国汇报中国情况,他认为最近中国开始小看日本,认为日本患了恐苏病,南京政府相信英美会帮助中国,中国强硬派的抬头,很可能发展到要求收回东北,须磨的汇报给日本的侵华派提供了口实,他们主张准备对中国进行彻底的痛击。

1937年3月上旬,日本召回驻华武官喜多诚一少将询问中国情况,他在汇报中说国民政府目前实行抗日政策,并且不会改变,中国正在联络欧美加强军备,日本应该采取政策使中国不站在苏联一边,如果不成应尽快用武力摧毁中国。

到1937年6月初的时候,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在东京陈述的对华政策,他认为如果日本谋求对中国亲善,只会助长中国的排日态度,为了在同苏联开战时除去背后的威胁,日本应该对国民政府加以一击,此为上策。在听取了这些人的汇报后,日本军部的侵华派压倒了联华派,他们认为中国的抗日政策严重威胁了日本的在华利益,加之军部强硬派一贯的小瞧中国,在得到首相近卫文麿的支持后,不久便阴谋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民族复兴得靠自己

回顾历史是为了不忘却历史,为民族和国家独立和复兴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同样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的路上遇到困难不要寄希望于他国的改变,要靠我们民族自己奋斗!

参考:三宅正树《昭和的军部与政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父... 历史已经无法探究周勃与周亚夫这对父子的出生年月,只记住了二人离世的时间。 父子两人的命运似乎都极其相...
原创 清... 小女孩儿看清宫剧的时候,常常会羡慕清朝妃嫔们华丽的装饰,她们的衣服刺绣是多么好看,她们的旗头装饰是多...
原创 秦... 龙,早在上古时期就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图腾,据说当年黄帝打败蚩尤、使炎帝部落归附,然后举行集盟确立中心地...
原创 瓦... 在隋唐演义及其相关小说中,李元霸是隋唐十八好汉之首,胯下万里烟云照,掌中一对八百斤重的擂鼓瓮金锤,就...
原创 隋... 公元613年,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趁隋炀帝发大军二征高丽,在黎阳举兵造反。杨玄感六月起兵,结果八月便被...
原创 揭... 揭秘清朝雍正帝之死:雍正皇帝是怎么驾崩的?为什么突然病危?关于雍正皇帝真正的死因,在史书中仅仅只是寥...
原创 古... 相信大家都很喜欢银制的饰品,由于银的稀有度,银饰品的价格也比较昂贵。 在古代,银子用来购买物品的流通...
原创 首... 晚清拾遗录(四十七):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 在清朝历史上,堪称位高权重的...
原创 诸... 诸葛亮之妻黄月英,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女性,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然而,她的美貌却一直备受争议。许多人认...
原创 顺... 在爱新觉罗氏的家谱中,顺治帝福临以后金开国帝王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的后裔为皇族的宗室,尊奉 猛...
原创 南... 南北一统:陈叔宝国亡藏枯井,张丽华倾城却被杀 萧摩诃部署军伍,严装戎行,令妻子入宫候命,自出都门御...
原创 诸...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也是一位极具远见卓识的人物。他的才华不仅在治国理政上得...
原创 探... 1975年,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再次传来惊人喜讯:一把长达65厘米来自夏朝的“七孔大玉刀”...
原创 毛... 1974年,毛主席路过天安门城楼,望着天安门广场上,悬挂的端端正正的画像, 说了一句玩笑话:我太可怜...
原创 外... 外国摄影师的镜头下捕捉到的朝鲜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记录了他们平淡的日子。 三个朝鲜女子走路走累了,停...
原创 秦... 在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嬴政经过了多年的谋略和武力讨伐终于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
原创 《... 康熙的父皇顺治帝一生先后有四个皇后,第一个皇后也就是元后博尔济吉特氏1651年入宫,同年被册封为皇后...
原创 隋... 关于隋唐英雄的版本有很多,《说唐》中传唱千古的十八条好汉,演绎着各种神勇的战绩;《隋唐演义》造就了四...
原创 毛... 毛主席留下的墨迹种类很多,有文稿,有文件,有信札,我最喜欢的就是毛主席的书信墨迹,因为从中能看出革命...
《北京三万里》:“破冰者们”的... 《北京三万里》近日出版,本书从不同时期来京14位外国文化名人的角度讲述北京的沧桑巨变,以鲜为人知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