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父死子继,周勃死后周亚夫崛起,他的“谋反”到底有何隐秘?
迪丽瓦拉
2025-07-14 05:03:45
0

历史已经无法探究周勃与周亚夫这对父子的出生年月,只记住了二人离世的时间。

父子两人的命运似乎都极其相同,为人老实,是皇家对他二人的忠诚认定。

乃至刘邦和刘恒撒手人寰之际,都将周勃父子托付于下一任皇帝,明确指出军事大事可以请教父子二人。

可实际上周勃、周亚夫父子二人,在军事上的建树又无法与汉朝开国名将,以及后期的卫青、霍去病相提并论。

在周勃还未去世之前,周亚夫籍籍无名,历史对他的记录没有点滴见诸文字。

当公元前169年,周勃去世之后,周亚夫也迎来了人生的际遇。

在七国之乱之际,周亚夫凭借着军功荣登人臣之极,但他的脾气秉性,又使自己成为白衣。

最终因谋反被收监关押,狱中绝食五天之后去世。

那么,周亚夫的谋反又有何隐秘,500套甲胄因何而来?

事情的起因,还要从周亚夫的父亲周勃说起。

公元前180年,在周勃的主持之下,汉文帝刘恒登基继位。

此时的汉朝,因为刘邦与吕后擅杀功臣名将,致使汉初留下的功臣已经所剩不多,周勃在功臣们活着时排不上号,但此时却因拥立有功, 成为了军事上的主官。

但是,为人老实的刘恒对周勃却有着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感谢他拥立自己,同时,也对他的功勋与地位十分忌惮。

因此,在汉文帝早期,他对周勃也不甚重视。

公元前169年,周勃去世之后,汉文帝才松了一口气。

加之,周勃的长子与公主妻子不和,又失手杀人的缘故,被剥夺了爵位,汉文帝出于感激,便将周家爵位重新赋予给次子周亚夫。

而且,考虑到北方匈奴的威胁,汉文帝不得不在为数不多的将领当中,重新启用武二代将领周亚夫。

在周亚夫负责京都附近的防御时,三个防区内只有周亚夫的军营军纪严明,哪怕汉文帝到了营门外,没有主将的命令,也不得进入军营。

此次细柳阅兵为汉文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周亚夫在军事上的建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纵观汉文帝一朝,虽有匈奴犯边,但整体情况还是比较平安,所以,周亚夫也按照时间的积累官至中尉。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去世之际,将周亚夫托付给了儿子刘启。

毕竟,此时的汉朝像样的将军没有几个,周亚夫算是其中佼佼者。

官至车骑将军的周亚夫,已经成为汉朝军队的三把手,地位上也是官僚体系当中的第4人。

和平的时间没有多久,便爆发了公元前154年的七国之乱。

在这场维持三个月的平叛行动当中,周亚夫展现出了武二代的应有实力。

吴楚战场上,周亚夫不直接救援梁王,反而绕道武关,对叛军的侧翼发起了攻击。

虽然取得了胜利,解除了梁王的威胁,但他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了梁王的反感。

七国之乱之后,周亚夫凭借着军功荣登丞相宝座,但也是在此,卷入了汉景地的立储风波当中。

他的支持对象是废太子刘荣,所以,他得罪了立为太子的刘彻。

之后,出于王皇后与太子的考量,汉景帝准备封太子的舅舅为侯。

没想到周亚夫又跳出来反对,如此一来,他又把外戚给惹恼了。

甚至,在汉景地处理匈奴的降将时,周亚夫也提出反对意见,还拿辞职相要挟。

只不过,气候已成的汉景帝没有顾及周亚夫的脸面,直接将他就地免职。

在得罪了梁王,得罪了太子、皇后一脉,更是将外戚惹恼之后,就连汉景帝的匈奴政策也要干涉。

凡此几件事情,全部是汉景帝时期的大事,在大事上不与皇帝一致,那必然招致不满与猜忌。

在汉景帝与周亚夫最后一场酒局上,周亚夫依然不认为自己有错,又一次驳了汉景帝的脸面。

错上加错之后,汉景帝认真考虑了,自己百年之后,继位的刘彻能否镇住周亚夫这个功高镇主的老将。

所以,此时周亚夫的谋反就成了送到嘴边的制裁借口。

公元前143年,周坚考虑到父亲周亚夫的身体每况愈下,便着手准备身后事。

在准备过程中,他一次性购买了500套甲胄盾牌。

要知道,在古代私藏甲胄是谋逆大罪。

只不过,有一个不成文的潜规则,武将的陪葬品可以有数量不多的甲胄,对于周亚夫这种大将军购买甲胄似乎又是说的通的。

可是,周亚夫被告发了,他被廷尉抓了起来。

在审讯时,依然不知儿子周坚的所作所为,待清楚施加在自己身上的罪名之后,他以绝食进行抗争。

5天的绝食,让他一命呜呼,一代功臣名将就此与世长辞。

他的死,也算了却了汉景帝的担忧。

只是不知,如果周亚夫还活着,那么,在汉武帝对匈奴作战过程当中,他的建树能否超越卫青、霍去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50年,新中刚成不久,全国各地的人文风貌是什么样的?今天的一组1950年的老照片带你看当时的人与...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众所周知,清朝是关外游牧民族政权而来。其统治者爱新觉罗氏与绝大多数...
原创 慈... 说到晚清,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慈禧太后。这个站在权力之巅的女人,几乎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连光绪皇...
原创 世... 古代东亚长时间存在一种以朝贡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朵奇葩,朝贡体系的核心逻辑为一统天下...
原创 还... 清朝帝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帝王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他们的生活是否真...
重大历史事件对《易经》的影响:... 《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各个重要时期。它不仅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发挥了重要...
【福运榕城】福州这个公交站,曾... 在福州仓山 有个公交站名叫跑马场 跑马场真的有马吗? 很多人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 都会产生这样的...
“南海一号”出土文物在港展出 “从湾区启航:‘南海一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近日在港举行开幕礼,展出“南海一号”远洋商船出土文物及...
原创 古... 拥兵自重,在古代社会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汉末的军阀混战、唐朝的安史之乱、...
原创 为... 封建社会对女性群体素来不够友好,甚至女性群体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被常年困于后宅之中无法施展才华,...
为什么封建王朝末期,皇帝不做“...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悖论。 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不论是亡于豪强兼并的两汉,还是亡于农民起义的隋唐和大明,...
原创 秦... 其实纵观历史,秦国扫六合不是咱们的始皇帝(嬴政)一个人的功劳。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华夏,消灭山东诸国,...
原创 诸...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看到这句诗,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诸葛亮摇晃着羽扇,言笑晏晏间指点江...
原创 美... 点赞、关注、转发分享,接收新鲜有趣的历史故事!谢谢支持! 历史记载着一个国家的形成和文化传承,也记录...
原创 孙...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孙中山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首都的选...
原创 溥... “一入宫门深似海”,古人都认为一旦女子进入皇宫,就很难再离开,许多宫女都会惨死深宫,即便是侥幸活下来...
原创 藩...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将大唐盛世拦腰折断,一棵参天大树被一场长...
原创 清... 人们都说想要改变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榆木脑袋的人,能把你气死,那要是想要改变一个从根子里都已经腐朽到不...
原创 熬... 三足鼎立,最后却是司马家得了江山。为什么是司马家?司马懿出身于世家大族,尽管他年轻时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原创 为... 看过古装剧的人,想必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人们通常将说此话的人称之为更夫。更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