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顺治帝尊奉猛哥帖木儿为大清“肇祖原皇帝”,但他不并姓爱新觉罗
迪丽瓦拉
2025-07-14 05:02:46
0

在爱新觉罗氏的家谱中,顺治帝福临以后金开国帝王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的后裔为皇族的宗室,尊奉

猛哥帖木儿(又叫孟特穆)为大清帝国的“肇祖原皇帝”。

可是,翻阅史书发现,

猛哥帖木儿并不姓“爱新觉罗”,而是姓“夹谷”。

猛哥帖木儿(塑像)

朝鲜李王朝的史书《龙飞御天歌》中说:“野人酋长,远在移兰(即黑龙江依兰)豆漫(部落酋长称号)皆来服事……如女真则斡朵里移兰豆漫

夹温猛哥帖木儿

……”

通过这一历史记载可知,女真族斡朵里部的首领猛哥帖木儿姓“夹温”。不过,这是朝鲜语的发音读法。

在汉语中,“夹温”应读作“夹谷

”。为此,猛哥帖木儿姓“夹谷”,并不姓“爱新觉罗”!

其次,查阅《钦定金史语解》等史书发现,

建立金王朝的女真族中,没有“爱新觉罗”这么一个姓氏。

真实地反映了大清入关前历史的

《满文老档》、《满洲实录》等文献中

,对这一姓氏,

虽然有所提及,但极少。

再者,

大明建立之初,就与女真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明太祖朱元璋联络女真族,共同对付残余的蒙古势力;明成祖朱棣任命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指挥使等。

朱元璋(画像)

但是,

明代的史料中,根本没有“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影子。

这是怎么回事?

大清王朝的“肇祖原皇帝”为什么姓“夹谷”而不姓“爱新觉罗”?早期的史料中,为什么不见“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踪迹?

下面,咱们就聊一聊其中的原委。

公元1115年,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出现了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存在了一百二十年的政权——

金王朝

该政权的建立者,是女真族的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完颜”是金太祖的姓,“阿骨打”是其名。

“完颜”之姓,是金王朝女真人的第一大姓,其次为“夹谷”。

完颜阿骨打(画作)

金王朝于1234年,被蒙古政权灭亡后,其子民大都散居在黑龙江流域以及松花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还有

一部分,生活在中原地区。

留住中原的女真人为了免遭其他民族的歧视,都改名换姓。其中那些本姓“夹谷”的,几乎

都改姓了“仝”。

后来,他们中的有些人

又将“仝”姓,改成音同字不同的佟或童姓

不过,仍然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人,没有改姓更名,他们继续使用“夹谷”这一姓氏。

1411年,建州女真族的斡朵里部,为了躲避朝鲜李王朝的袭扰,首领

猛哥帖木儿率部西迁、南移。

如此一来,他们

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愈加密切

,受到的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更大。

于是,斡朵里部落姓“夹谷”的女真人,也开始

入乡随俗地变“夹谷”之姓为“童”或“佟”姓。

童凡察(剧照)

《明史》记载,公元1434年(大明宣德九年)八月,“建州左卫指挥使

童凡察遣管下

,用女真文字献书”。其中的人物“

童凡察”,姓童,是猛哥帖木儿的同母异父的弟弟。

大明万历末年,朝臣张鼐撰写的《辽夷略》中,有“

佟叫场建州左卫都督佥事也”

这样的内容。这里,“叫场”与“觉昌安”读音相近,是一回事。

觉昌安,姓“佟”,是努尔哈赤的祖父。

1596年初,承继前辈大业的努尔哈赤在给朝鲜李王朝的书信中说:“…

…佟努尔哈赤禀,为夷情事…

…”(朝鲜《李朝实录史料》)此时,

努尔哈赤姓“佟”。

努尔哈赤(画像)

当时,少数民族政权首领上书朝廷(大明、朝鲜李王朝等)时,一般

用本民族的语言

。之后,由朝廷的翻译人员

译为汉字,再呈送给皇帝

。建州女真族的首领们,自然也不例外。

翻译过程中,有些字词,特别是有关人名的,

被译成音同形不同的汉字,

是常有的事,就像我们翻译西方人的名字一样。

再者,就大明来说,出于大汉族对少数民族的不够尊重等原因,那些翻译人员懒得去认真校对一个少数民族酋长的姓名在汉语中的叫法。

只要语音不差,也就不在乎用哪个字了。

大清王朝建立,尤其是入关定鼎中原后,

对于先祖的形象,辉煌的一面,他们当然要竭力保留,并加以放大。

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帝(画像)

至于那些不太光彩的地方,如

曾“服事”大明、朝鲜李王朝的有关历史

,他们自然会

刻意隐瞒

。这样,对于“佟叫场”、“佟努尔哈赤”之类的往事,自然也就不再提及了。

综上所述可知,

“爱新觉罗”不是女真族(满族)早就存在的姓氏

,应该是大清王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或者他的后人,为了荣耀、凸显“夹谷”或“佟”氏家族,而标新立异地

为自己创造的一个寓意美好的姓氏

“爱新”在满语中是“黄金”之意,“觉罗”是“远方”的意思。其中,“觉罗”可引申为“支系”、“分支”之意。那么,“

爱新觉罗”,就是“黄金支系”的意思。

好一个

堂哉,皇哉

的姓氏!

主要参考文献:《龙飞御天歌》、《明史》、《钦定金史语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50年,新中刚成不久,全国各地的人文风貌是什么样的?今天的一组1950年的老照片带你看当时的人与...
原创 清...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众所周知,清朝是关外游牧民族政权而来。其统治者爱新觉罗氏与绝大多数...
原创 慈... 说到晚清,有一个人不得不提,就是慈禧太后。这个站在权力之巅的女人,几乎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连光绪皇...
原创 世... 古代东亚长时间存在一种以朝贡为核心的国际秩序,是世界外交史上的一朵奇葩,朝贡体系的核心逻辑为一统天下...
原创 还... 清朝帝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帝王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他们的生活是否真...
重大历史事件对《易经》的影响:... 《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经典著作,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各个重要时期。它不仅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发挥了重要...
【福运榕城】福州这个公交站,曾... 在福州仓山 有个公交站名叫跑马场 跑马场真的有马吗? 很多人在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时 都会产生这样的...
“南海一号”出土文物在港展出 “从湾区启航:‘南海一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近日在港举行开幕礼,展出“南海一号”远洋商船出土文物及...
原创 古... 拥兵自重,在古代社会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汉末的军阀混战、唐朝的安史之乱、...
原创 为... 封建社会对女性群体素来不够友好,甚至女性群体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被常年困于后宅之中无法施展才华,...
为什么封建王朝末期,皇帝不做“...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悖论。 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不论是亡于豪强兼并的两汉,还是亡于农民起义的隋唐和大明,...
原创 秦... 其实纵观历史,秦国扫六合不是咱们的始皇帝(嬴政)一个人的功劳。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华夏,消灭山东诸国,...
原创 诸...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看到这句诗,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诸葛亮摇晃着羽扇,言笑晏晏间指点江...
原创 美... 点赞、关注、转发分享,接收新鲜有趣的历史故事!谢谢支持! 历史记载着一个国家的形成和文化传承,也记录...
原创 孙...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孙中山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首都的选...
原创 溥... “一入宫门深似海”,古人都认为一旦女子进入皇宫,就很难再离开,许多宫女都会惨死深宫,即便是侥幸活下来...
原创 藩...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将大唐盛世拦腰折断,一棵参天大树被一场长...
原创 清... 人们都说想要改变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榆木脑袋的人,能把你气死,那要是想要改变一个从根子里都已经腐朽到不...
原创 熬... 三足鼎立,最后却是司马家得了江山。为什么是司马家?司马懿出身于世家大族,尽管他年轻时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原创 为... 看过古装剧的人,想必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人们通常将说此话的人称之为更夫。更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