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何很多古人背后长疮,就难逃一死?范增,孟浩然,徐达皆因此
迪丽瓦拉
2025-10-01 08:04:17
0

在那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东吴国有一位智者之子,他的名字叫范增。他的才智犹如夜空中最耀眼的星辰,光芒万丈,一生忠心耿耿地辅佐着孙权。他不仅以智慧闻名,更以坚定的忠诚赢得了君主的信赖,可以说,他的谋略和忠义是东吴基业的重要支柱。范增的名字在江东百姓之间广为流传,他的形象早已成为智慧与忠诚的化身。

然而,命运的残酷常常在辉煌的背后潜伏。年老之时,范增并未在沙场倒下,却迎来了另一场更为残酷的战斗——与“背疽”这种无情的疾病抗争。背疽,在古代被视为可怕的绝症,它的到来往往意味着死亡的逼近。那时的医术远不如今日发达,人们对这种病的恐惧几乎与对战乱的恐惧并列。皮肤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悄然滋生,像一只潜伏的恶兽,等待着时机突然发作。当它生长为肿块,化脓溃烂,便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在背部爆裂开来,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与死亡阴影。

在古代缺乏有效药物的条件下,医生们所能采取的手段十分有限。为了挽救病人,他们只能用刀割除腐烂的组织,再用清水冲洗。然而,这样的治疗方式风险极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瘫痪,甚至死亡。即使如此,这仍然是唯一的希望。许多贫苦百姓与勇敢的战士都曾被“背疽”击垮,他们在战火与疾病的双重摧残下,生命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可以说,在古代社会,“背疽”像一片难以驱散的阴影,永远笼罩在人们的心头。

范增在东吴一生功勋卓著,孙权更是将他视为“亚父”,足见其地位之崇高。然而,历史的转折往往让人猝不及防。一次奉命出使西楚项羽,本该是左右东吴国运的关键使命,却因刘邦谋士陈平的离间之计而遭遇失败。项羽渐渐生疑,不再信任范增。无奈之下,范增选择辞官返乡。然而就在归途中,他的背部突生剧痛,诊断后方才知晓竟是“背疽”发作。随着病情加剧,他在临沂车驾停驻时最终因病不治,长眠于世。他的离去,令孙权与东吴失去了一位智谋过人的支柱,也让后人感叹命运的无情。

类似的悲剧并非只属于三国。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背疽”而抱憾终生。他一生以忠勇著称,屡屡击退强敌,成为百姓心中的民族英雄。然而在淮西征战之时,年迈的他背部突现肿块,溃烂化脓。医官无力回天,只能施以清创止痛。宗泽虽病体缠身,却依旧坚持指挥军务,甚至在临终前坐于棺中,仍不忘鼓舞士兵。最终,这位年逾花甲的英雄仍倒在了“背疽”无情的攻势之下,未能完成心中北伐的夙愿。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也难逃此劫。他因豪饮后旧疾爆发,背部红肿溃烂,最终病死途中,年仅五十八岁,留下无数遗憾。元末名将徐达同样因积郁成疾,晚年背疽恶化,不堪病痛折磨而亡。他们本该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更多辉煌,却被这病症无情扼杀。

不仅如此,普通百姓更是“背疽”的主要受害者。他们衣不蔽体,日夜劳作,皮肤常常磨损,再加上生活环境简陋,极易感染疾病。贫困家庭缺医少药,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点点被病痛吞噬。即便是富贵人家,遇到此病也常束手无策,医者有限,药材稀缺,治疗的希望渺茫。背疽,几乎成了古代人生命中挥之不去的死神阴影。

幸而,随着时代进步与医学发展,现代人已不必再承受这种绝望。抗生素的问世与无数医学工作者的努力,使“背疽”不再是绝症。正因有了前人医者的不懈探索与奋斗,我们今天才能免受此苦。古人被病痛折磨的经历提醒我们,应当倍加珍惜当下的生活与健康。

历史上,多少智者、英雄、诗人因“背疽”陨落,留下悲壮的传说。而今,我们应怀着感恩之心,铭记医学发展带来的福祉,用这份幸运去善待生活中的每一天。正如古人所无法企及的,我们今日的幸福与健康,正是历史馈赠的一份宝贵礼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山革命纪念馆:百余张历史照片... 8月28日,“烽火记忆——《晋察冀画报》影像史料展”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幕。100余张历史照片、20余...
李公明︱一周书记:以宏观历史研... 《中国绘画:元至清》,[美] 巫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丨世纪文景,2025年3月版,600页,168....
字古以来丨最早的“雀”字原来是...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借助AI技术...
原创 仁... 后世的网友们常常喜欢讨论古代的太子,因为这个位置堪称“刀尖上跳舞”。身为储君,如果表现不佳,就会被视...
原创 常...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过去喊着反日口号的韩国总统,上台没多久就跑去日本“握手言和”,还飞到美国跟特朗普“...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宰相、文学家。略阳权氏是当地豪...
原创 日... 日本近期的一系列军事举动,越来越显得不寻常。防卫预算猛增16.5%,达到战后最高纪录,“加贺”号护卫...
原创 朱... 大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年仅二十岁的燕王朱棣正式就藩,前往北平镇守一方。两年后的洪武十五年...
原创 康... 清朝的盛世由一位少年天子开创,他便是康熙皇帝。康熙不仅是清王朝历史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统治者,也是将清...
原创 慈...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个颇具争议且极为知名的人物。她不仅打破了古代封建王朝中“后宫不得干...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张瑞麟传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8月2...
原创 如... 有三位出自瓦岗军的大唐开国名将,至今仍在史册与民间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分别是名号繁多、后来被称为李勣...
原创 焚... 前言 在历史的迷雾中,秦始皇这一传奇人物的身影总是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下,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谜团之一...
原创 曹... 曹操未能统一天下的原因,往往被历史学者归结于他的军事战略失败。然而,诸葛亮对曹操的军事能力有过一番独...
镇江人张谨农:他为南京设计了大... 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解放路2号的南京军区大礼堂低头在投降书上签字,呈交中...
四寸人偶竟是立体的“西汉医学教... 四寸人偶竟是立体的“西汉医学教科书” 成都博物馆展出的经穴髹漆人像。 图据成都博物馆 绵阳出土...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中的“英国”:一个曾经的法治国 翻阅中国古籍,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英国、韩国、巴西这些国家的名...
原创 从... 在非洲辽阔的大陆上,曾经有一个国家被世人誉为“非洲的明珠”。它的土地蕴藏着无数财富,黄金与钻石储量丰...
原创 最... 孙耀庭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监,见证了紫禁城的最后辉煌和末代皇族的悲凉命运。他经历了清朝的灭亡、民国...
原创 曹... 谥号的意义与历史背景 谥号是古代中国对去世者进行评价的方式,尤其是对于地位较高的个人。其评价基于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