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权德舆:特定时间里的文章中枢
迪丽瓦拉
2025-10-01 10:04:56
0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宰相、文学家。略阳权氏是当地豪族,他们本是休官(即兴国,今秦安县兴国镇)氐人,在西晋末年中原丧乱后,陇西姚弋仲东进中原,略阳权翼趁时而起,成为姚弋仲麾下的重要谋士,后来历仕前秦、后秦。从此,权氏成为天水本土成长起来的颇有声望的大姓,子弟入仕者极多,权景宣就曾任北周骠骑大将军,权德舆更是官至宰相。

权德舆父权皋,为权翼十二世孙,进士,唐玄宗时任临清县令。安禄山听闻权皋名气,招之入幕,可权皋察觉到安禄山将反,于是便假托猝发病亡,携家人逃往江南,最后落脚于丹徒(今江苏镇江市)。等到安禄山真反了以后,权皋便以其是非分明和政治预判而闻名江南。或许是这次经历让权皋心有余悸,尽管朝廷多次征召、大员多次引荐,他都再未涉足官场。

权德舆一生主要生活在江南,他早慧,四岁能诗,十五岁即有文集(《童蒙集》)十卷,声名籍籍。但他七岁而孤,早年生活颇为困顿,幸赖其父亲挚友、淮南黜陟使韩洄的接济、指导和提携。对此,权德舆一直感恩在心,后来他作《祭韩祭酒文》以示怀念。权德舆也曾拜访著名文章家常州刺史独孤及。独孤及门下有梁肃、崔元翰、孟郊等名士,权德舆与之都关系密切,应当有这层原因。

成年后,权德舆曾游韩洄之幕,也曾入江淮水陆运使杜佑、江西观察使李兼等幕,都为时较短。期间权德舆应试考用为秘书省校书郎。这是一个美职,职务清闲,升迁快速,为时望所寄;对于刚中进士的士子来说,尤为难得。显然,权德舆刚入仕途即被当作国家高官的后备梯队来培养。这说明青年时期的权德舆无论文才还是立身,都受到高度肯定。

此后,权德舆先后任监察御史、太常博士、左补阙等,这期间,权德舆得到宰相、著名地图学家贾耽的高度赏识,有忘年之好;柳宗元、刘禹锡也曾来拜谒权德舆,希望得其引援。接着便被荐任起居舍人兼知制诰、中书舍人之职。这是两个非常要紧的中书省职位,承担着起草皇帝诏命的关键责任,尤其是中书舍人,相当于中书省办公厅主任兼秘书长,承上启下,大权在握,堪称机要。而且,权德舆在中书省总共八年时间,勤勤恳恳,十分少见,所以得到德宗皇帝的信任和表彰。

唐宪宗元和年间,权德舆官位再升,历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太常卿等要职,元和五年(810年)冬,权德舆拜礼部尚书、平章事,登上了宰相的高位。当时的宰相班子中,李吉甫、李绛二人政见不同,焦点就在对魏博节度使的镇压还是安抚的策略上,二人甚至在唐宪宗面前争吵不已,文士本色的权德舆对此则毫无政见,唯唯诺诺,被人讥讽为“因循”,三年后,他也因此而罢相。其最后一任职务是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权德舆堪称唐代文人仕途顺畅的典范。他少负文名,以善草诏令文章而得居中书省八年之久,从副部长(侍郎)、九卿(太常卿)位置上再进一步,登上宰相高位,拜相三年后,又担任两年的节度使,遍历要职,风光无限。《旧唐书•权德舆传》评论他说:“德舆自贞元至元和三十年间,羽仪朝行,性直亮宽恕,动作语言,一无外饰,蕴藉风流,为时称向。”其性格、动作、言语,都是当时“蕴藉风流”的样板。

而且,其文章影响很大,名重一时,是当时的文章中枢。那些王侯将相卒后,家人请权德舆作墓志者十有八九,这与稍后韩愈的待遇完全相埒,“时人以为宗匠焉”。和他一起交好的文章家、诗人,没有一个能如他这样达官显宦者。他到底有没有推荐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我们不能肯定,但他与这些诗人、文章家的密切交往,无疑会产生引导、鼓励的正面作用。贞元、元和文坛,有了梁肃、权德舆以及后来的韩愈、柳宗元等文人执掌文柄,也必然会带动普通士子学文、习文、作文的热情,为元和文章中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之功。

权德舆认为,文章必须有益世用,“文之为也,上以端教化,下以通讽谕,其大则扬鸿烈而章缉熙,其细则咏情性而舒愤懑”,其创作正是这些主张的具体实践。他还倡导文章要“尚气,尚理,有简,有通”,通俗讲,就是文章在有补世道人心、有益风俗教化的同时,还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其实,这些观点,与韩愈“文以明道”“务去陈言”“气盛言宜”的文章观,有明显的相近之处。当然,相比韩愈的宏阔浩瀚之文,权德舆的文章思想内容较为单薄,缺少深切的内涵、创新的格局和深沉的情感力度;可反过来看,历史上能有几个韩愈呢?那毕竟是百代文宗啊!权德舆能把文章的影响推广到如此程度,绝对算是文章中兴的功臣。

权德舆的诗歌没有其文章影响大,但亦有清新可人者,兹附赘两首以广阅读。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

十年曾一别,征旆此相逢。

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

《杂兴》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稳称身。

惆怅妆成君不见,含情起立问傍人。

(执笔:清辉 编辑:王丽娜)

来源:黄河清风

辑:张艳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两件五代花釉钧瓷探寻柴窑 一、柴窑的文献定义与核心特征 历史记载 1、柴窑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描述为“天青色,滋润细...
原创 战... 自古以来,名将的命运大多都充满了悲剧色彩。要么死于战场,要么死于政治斗争,即便能侥幸活到晚年,也常常...
原创 韩... 在刘邦开创汉朝的过程中,他身边有三位极其重要的辅佐人物,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存在,刘邦想要打下江山、建...
原创 宋... 前言 历史长河中,王朝的兴衰更替,常伴随着血雨腥风与无数谜团。每一次江山易主,皆让人感受到权力斗...
华中长城 铁军忠魂——长三角地... 8月27日,“华中长城 铁军忠魂——长三角地区新四军档案史料展”展览现场,市民游客正在观展。本报记者...
熊麻吉:我的地图收藏史 美国学者丹尼斯·伍德在他的《地图的力量》(The Power of Maps)一书中写道:“在我们这...
原创 建... 在建安五年之前,群雄割据的三国大舞台上,真正最具实力的并非曹操,而是袁绍。陶谦旧部陈登(字元龙),先...
原创 “... 司马迁在《史记》中将伯夷、叔齐的事迹放在列传第一的位置,并且引用了大量孔子的话语,这并非偶然安排,而...
【港澳台侨】三十四载寻根路 台... “这两天,我们走过父亲生活过的地方,祭祖、走亲戚、吃团圆饭、拍全家福,34年前父亲临终嘱托的寻根愿望...
原创 为... 袁尚,袁绍的第三子,承载着家族庞大产业、广阔疆域与极高期望的重任。作为正统继承人,他被寄予稳固北方格...
原创 全... DeepSeek基于2020年至2025年8月期间的多维度综合评估了全网十大架空历史小说,以下是评选...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豪杰,而其中一些武将因勇猛无畏且忠诚坚定,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尤其是那些...
原创 锡... 锡金曾经是一个独立的高山小国,全称“锡金王国”,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直到197...
原创 三... 在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英勇的武将,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令人称道。但如果这些武将不仅拥有过人的武力,更具...
原创 晋...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却在众多史籍的主线叙述中显得相对低调,甚至被边缘化。为何这一阶段...
山河永念 致敬老兵丨武恩:用拼... 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离休干部,一位104岁的长寿老人。但他还有一个鲜...
原创 曹...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持续变化的利益。魏、蜀、吴三国的关系就是如此复杂而多变。在汉...
原创 西...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西方世界的考古学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成果。无数沉睡在尘土中的遗迹被陆续挖掘出来,其中最...
原创 周...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奠基之作,收录了大量春秋之前的诗歌,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也承载了...
原创 真...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动荡的年代往往会催生出无数传奇人物,许多名将也正是在乱世中凭借非凡的胆识和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