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方破解两大“死文字”,采用同一奇特方法,却无法破译甲骨文
迪丽瓦拉
2025-10-01 11:33:02
0

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西方世界的考古学取得了令人震撼的成果。无数沉睡在尘土中的遗迹被陆续挖掘出来,其中最为惊世骇俗的,莫过于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的重现。两河文明涵盖了苏美尔与巴比伦,而伴随这些文明的,还有两种几乎湮灭的文字——古埃及文与楔形文字。它们一度被视为“死文字”,不为人所知,然而西方学者凭借天才般的直觉和科学的方法,最终将其逐步破译,使得尘封已久的历史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的出土,本应为我们提供一条通往上古文明的钥匙,但迄今为止,它的破译率依旧不高。按照学界统计,甲骨文单字总量大约有四千个,但到目前为止,仅被确认释读的约一千一百六十个,比例不足三分之一。尤其令人意外的是,那些最难以破解的部分,往往是人名、地名、祭祀名称等专有名词——这正好与西方人破译古埃及文、楔形文字时的思路相反。西方学者首先从名词入手,以其为突破口,而甲骨文中此类专有名词却始终停留在未解之谜的状态。

在西方破译的历史上,有几个经典案例。比如英国军官罗林森,他在25岁时发现了著名的贝希斯敦石碑,那块石碑上刻有三种文字,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决定性依据。大约在40岁时,他完成了楔形文字的破译,被尊为“亚述学之父”。据拱玉书在《西亚考古史》中的记载,罗林森的方法与另一位学者格罗芬特类似,都是从专有名词入手,先确定人名、地名、族名,再逐步推进。法国学者商博良则因破译古埃及文而名垂青史。1799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时,罗塞塔石碑被发现,上面同样刻有三种文字,书写精细而整洁。商博良经过二十年的研究,34岁时终于成功读懂古埃及文。他的突破口同样是专有名词,比如托勒密与克娄巴特拉的名字。商博良推断,既然他们是希腊血统,那么用古埃及文来记载其名字时,文字与字母应一一对应,由此揭开了破译的序幕。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古希腊文献与《圣经》的辅助。正是这些典籍中保留的历史信息,帮助学者们对照石碑上的专有名词,逐字拆解并寻找规律。比如罗林森在确认了专有名词后,就将希腊作家著作中保存的读音拆分为字母,再与古波斯楔形符号逐一对应。由此,不仅能识别词义,还能标出读音。然而这其中有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此多经由抄写、转译的典籍,竟能在跨越两千年的时间里保持专有名词读音的精准度,这本身几乎堪称一种奇迹。

反观甲骨文,它的破译逻辑几乎完全不同。最先被识读的多是“常用字”,如日常用语或基本动词,而人名、地名、祭祀名这些专有名词反倒最为艰难。尽管如此,由于汉字本身的特点,即便破译率不足三分之一,但常用字的覆盖率极高,使得学者们已经能够大致通读许多甲骨文文书。不过,依旧有些频繁出现的字眼至今无法解释。比如一个由“酉”旁加“彡”的字,在甲骨文中出现次数超过两千,有学者认为它是某种祭祀用语,但至今未能确认含义。

近年来,还有所谓“破译一字奖励十万”的悬赏令,虽然鲜有人成功,但也偶有突破。例如学者蒋玉斌成功破译了一个“蠢”字。他也坦言,甲骨文未解部分主要集中在专有名词上,这些词虽然难度极高,却对整体理解影响不大,因为主要语义仍能通顺理解。但其难解之处在于,甲骨文缺乏足够的同时代文献作为参照,每个汉字又是独立的表意符号,难以形成像古埃及文或楔形文字那样“以点带面”的规律性破译模式。这使得即便已有上千字得到释读,依旧存在大量符号无人能懂。

最后,有两点耐人寻味。第一,古希腊文献与《圣经》能在长久的流传过程中,依旧保持对专有名词的精确记录,这实在令人震惊。跨越阿拉伯文、拉丁文的多次转译,居然没有让读音发生本质偏差?第二,若这种准确性确实存在,或许其中包含着某种超越常理的“神迹”。相比之下,甲骨文的研究仍然处在漫长的探索期,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才会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破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9 世纪以来的气候变化科学史 在德奥弗拉斯托斯的肩膀上 插图版《植物探究》(Historia Plantarum)1644 ...
吴邦国6张老照片:平时很难看到... 2024年10月8日,吴邦国老人在北京安详离世,享年84岁。看了他的讣告,我们知道他这一辈子都在实实...
原创 凌... 提起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可以说是大唐臣子的最高荣耀,连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都只能排在倒数第一。 李世...
原创 靖...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竭尽全力培养了一位十分优秀的继承人——太子朱标。朱元璋在年老体弱之时,看着朱标...
原创 刘... 在东汉末年到三国这一段动荡的历史时期,曹操、刘备、孙权等雄踞一方的诸侯都极为重视谋士的招揽和使用。对...
古人的“七夕礼物”是花椒?网友... 农历七月初七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如期而至 这个传承了2000多年的浪漫节日 最早竟然不是“情人节”? ...
原创 刘...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谦因病临终时,向自己的别驾麋竺感慨道:“若非刘备,徐州恐难安宁。”陶谦去世后,...
秦藏八千里 雪域赤子心 华商报今起特别推出陕西援藏31年系列报道 一起见证这刻骨铭心的援藏记忆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
血脉传承|廖春潮之女廖宏宇:家... “我是廖宏宇,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介绍自己的开场白,廖宏宇总会自然地带上父亲的名字,“我...
古代殉葬的妃子不愿死怎么办? 垂危的朱元璋躺在病榻上,翁妃前来侍奉汤药,朱元璋怔怔地望着亭亭玉立的爱妃,欲言又止,翁妃是一位蒙古女...
原创 秦... 一、大秦治下的余生者 秦国横扫六国,魏国也未能幸免。当年秦军引水灌城,魏国的城池被攻破,魏王只得...
原创 宋... 晁盖亲征曾头市时,被引入敌军早已布下的埋伏圈。一支来历不明的毒箭在混乱中射来,恰好钉在他的脸上,箭杆...
北疆文化研究·第二届裕民文化学... 8月24日至25日,北疆文化研究·第二届裕民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乌兰察布市化德县举行。 本次研讨会聚焦“...
原创 荷... 17世纪的欧洲舞台上,荷兰凭借无与伦比的航海技术与强盛的商业体系,迅速成长为横跨全球的海上帝国。荷兰...
成都紫竹广场挖到古墓?文物部门... 近日,有市民向红星新闻爆料,称成都紫荆东路附近的紫竹广场在修建地下停车场时挖掘出古墓,由于没有看到陪...
原创 3... 说起唐朝那段历史,总让人觉得乱糟糟的,但里面的人和事又特别有嚼头。杨贵妃大家都知道,唐玄宗的最爱,可...
【学闻】李峰:“考古学视野下的... 讲座信息 第一讲:西周的国家体制及其对世界古代文明研究的意义 时间:9月2日 周二 15:00-17...
原创 刘... 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的战略要地被刘备、曹操与孙权三方势力所分割。公元211年,刘备率军进入益州,并...
原创 欧...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啥欧洲那些国家,宁愿掏出1500亿的大单子去“买”美国武器支持乌克...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彭雪枫:文...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 题:彭雪枫:文武双全的军事家 新华社记者张浩然 “上马能打仗,下马著文章。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