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殉葬的妃子不愿死怎么办?
迪丽瓦拉
2025-10-01 13:31:54
0

垂危的朱元璋躺在病榻上,翁妃前来侍奉汤药,朱元璋怔怔地望着亭亭玉立的爱妃,欲言又止,翁妃是一位蒙古女子,14岁入宫,今年刚刚25岁。翁妃猜到朱元璋有话要说,便俯身问道:“皇上有何吩咐?”

朱元璋伸出一双大手,牵着翁妃粉雕玉琢般的纤手,断断续续地问道:“你愿意长久地侍奉朕吗?”“愿意,我愿意”。翁妃回答道。

“来呀,给翁妃赐白绫!”翁妃方才恍然大悟,一下子瘫软在地上,皇上所说的“长久侍奉”原来是让她去殉葬的。

翁妃出身蒙古名门望族,但是入宫的时候这个滞留中原的昔日蒙古望族也早已衰落,朱元璋纳翁氏为妃可能出于猎奇,也可能出于虚荣,心态很难说清,但是翁妃的入宫并没有给她的家族带来更多的利益和帮助,本人也最终未能逃脱殉葬的厄运。

翁妃正值青春年华,当然不愿意死,可是皇命不可违,哪怕自己抗旨,也会性命不保,说不定会死得更惨,与其如此,不如遵旨,于是在太监的监督下,翁妃便悬梁自尽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就这样香消玉殒了。

随后朱元璋下旨,命令凡是自己的嫔妃一律需要给自己殉葬,到地下陪伴自己,殉葬官人的父兄重重赏赐:官升三级,辈辈世袭。

宫女妃嫔们正值青春,没有人自愿去殉葬,大都是被逼无奈,但是尽管无奈,也得顺从,统治者为了美化自己,却将殉葬这种行为宣扬成了殉葬宫妃自愿的忠君行为,对家族恩赏丰厚。

以上是明朝殉葬制度的缩影,殉葬者那份悲愤无奈的痛苦跃然纸上,朱元璋即便是死后,也彻底暴露了他的残忍和自私,40个妃嫔都活活地为他殉葬而死。

或许是承接了他这种残忍自私的个性,此后他的子孙后代,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和景帝的,这种殉葬方式竟然成了皇室公开的惯例,以至于几代下来,死于殉葬的妃嫔人数竟然达到了800多人。

活人给死人陪葬,本来萌芽于氏族社会末期,从先秦史籍开始,关于宫中女子殉葬君主的例子就屡见不鲜,秦汉以后,帝王多以陶俑代替宫人殉葬,多数妃嫔被安排去侍奉陵园,但是人殉制度并未杜绝。

明朝初期几代皇帝恢复了历史上这一非常残酷的殉葬制度,一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取消殉葬,朱祁镇认为前面几位帝王去世都以宫妃殉葬,这很残酷,朱祁镇临终前遗诏停止殉葬,此后明代各帝都遵从这个遗诏,不再以宫妃殉葬。

事实上,在废除殉葬制度之前,明朝皇宫里充斥着残酷,有些宫妃自愿殉葬,这可能是出于个人感情或者某种身后的考虑,但是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被逼着殉葬的。

殉葬代表着生命权的丧失,从殉者不是自愿,因此人殉制度的运行必然掺杂着野蛮暴力,对于不愿意殉葬的妃子采取的措施极其森然可怖,情状也至为凄惨。

明朝人殉制度的始作俑者是朱元璋,洪武三十年,朱元璋积劳成疾,在十二月便一病不起了,他看到自己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唯一担心的就是后宫里那个非常精明,且做事非常有心计的李淑妃。

李淑妃是皇长孙的亲祖母,太子朱标的亲生母亲,曾经是朱元璋最宠爱的人之一,李淑妃办起事情来沉稳果断,颇有干练重臣的风范。

由于李淑妃做事干练,马皇后去世以后,朱元璋便让她代行马皇后的权力,总管六宫事务,同时提升了她的二哥做了亲军金吾卫指挥,和锦衣卫指挥一起掌管锦衣卫诏狱,也就是皇家的监狱,恩宠有加。

朱元璋不愿意汉朝刘邦死后吕后专权的一幕在自己的大明后宫里面上演,更怕李淑妃步武则天的后尘,轻而易举将朱氏江山搞成李家天下,于是,决定除掉李淑妃。

朱元璋先是设宴款待李淑妃,然后派人把李淑妃的哥哥请来和她团聚,美其名曰让他们兄妹尽尽骨肉之情。

酒足饭饱之余,朱元璋拉着李淑妃的手,说:“朕的日子已经不多了,爱妃,我真是舍不得你呀!”

李淑妃很聪明,她知道朱元璋这样做,自己的死期就到了,她身子一摇晃几乎跌倒在地上,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落到这样一个结局。

此时,李淑妃才不到30岁,正是青春年华,可是皇帝让她死,却不能不死,如果自己拒绝殉葬,不仅自己难逃殉葬的命运,家族也会被连累,哥哥们更是性命不保,为了保全家人,李淑妃决定选择顺从。

李淑妃非常从容地给朱元璋跪下,并说道:“陛下的意思,我明白了,死就死吧。”回到宫里,李淑妃就上吊自杀了。

这是朱元璋为了忌惮李淑妃而逼她殉葬的情景,李淑妃家中有哥哥在朝廷当官,为了保住家人的安全和性命,不得已选择殉葬,后宫中妃嫔自愿殉葬大多都是这个原因,为了家人的富贵荣华以及自身死的体面。

在明朝殉葬制度中,新皇帝往往会对殉葬宫人进行表彰并且对她们的家人也进行抚恤,让其带俸世袭,因而这种家族被称为“超天女户”。

当时有不少家族为了获得世袭的富贵去牺牲自己亲人的性命,而皇宫中的女子为了自己父亲和兄弟的富贵官职也会不惜牺牲自己来保全家族。

宫女妃嫔们不愿意死怎么办?不仅会被逼死殉葬,还会被太监活活勒死,在朝鲜的《李朝世宗实录》中有一段记载明成祖死后逼宫女们殉葬的详细情景:在明成祖驾崩那天,三十多名宫女都被安排吃最后一次晚餐,吃完饭以后便被带到殿堂上,殿堂上放满了凳子。

太监们让宫女站在凳子上,上面挂着绳子套,把宫女们的头放在绳套中,然后太监们会迅速撤掉小凳子,任凭宫女们哭声震天,不断挣扎,丝毫不会理会,宫女们就这样被吊死,无论怎么哭喊反抗都改变不了从死的命运,场面惨不忍睹。

当然,不愿意死的宫女妃嫔,不仅会被逼殉葬以及活活勒死,有的甚至被人将水银注入体内,转眼间就会断气身亡。

结语:

总得来说,如果殉葬的妃子不愿意死,那她们将会死得更惨,不仅会被逼殉葬,还有可能被活活勒死,或者被注入水银断气而亡,殉葬者无能为力,只有凄惨而无助的哀鸣,在那个伴君如伴虎的年代,殉葬制度无疑揭示了封建专制集权制度草菅人命的本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同... 许多研究三国历史的人常说,自从吕布死后,关羽看谁都觉得不过尔尔,眼中尽是“插标卖首”之辈。其实从关羽...
原创 后... 咱今儿个聊点颠覆认知的事儿 —— 后羿射日,你们印象里是不是特威风?拉弓如满月,箭出似流星,嗖嗖几下...
原创 香... 在不少人眼中,所谓的原始人或土著似乎是跨时代的产物,仿佛只会在遥远的非洲传说中出现。只是现实往往比传...
原创 朱... 历史上很多事件往往没有唯一的解释,众说纷纭才是常态。有人坚定地认为梅殷是朱允炆的守护者,没有他,建文...
西行漫记 | “中国共产党人是... 编者按: 为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艰辛历程,铭记世界上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
原创 九... 今天咱来唠唠清朝那出超有名的 “九子夺嫡”。这场皇位争夺战,那叫一个惨烈,九个皇子争得你死我活,最后...
原创 原... 说到焚书这件事,古人似乎对这一行为颇为热衷。无论是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还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历史...
原创 朱...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始终是一个极具争议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出身贫苦,曾经饥寒交迫,如今却建...
原创 考... 1. 《宰执天下》作者:cuslaa 字数:约735万 背景:北宋熙宁变法时期 简述:我是苏八娘,嫁...
原创 秦... 秦朝末年,很多人或许会以为匈奴会趁机南下入侵,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他们根本没能及时行...
原创 畅... 探秘最早的双边马镫 畅行天下(王晖) 王琦,网名畅行天下(王晖),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自己的收藏之路...
原创 唐... 在汉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叫作“举孝廉”。这种制度并不像后世那样依靠严格的科举考试,而是依赖地方的乡...
原创 公... 在三国演义的众多人物中,赵云无疑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猛将。他不仅以英勇善战而闻名,更以忠诚果敢成为后...
人文周刊·人物丨听他们讲述信仰... 《河南日报 》( 2025年08月27日 第 12 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
原创 失... 一、前言 罗卜藏丹津叛乱平定之后,年羹尧这位叱咤沙场、声威赫赫的抚远大将军,迅速成为朝中最炙手可...
原创 大... 注:本文为[金帆娱乐]独家原创,未经作者许可,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必将追究。 大明史话题里,...
原创 既... 渡江战役之后,中国战局出现了一个颇为耐人寻味的局面。按常理,主席本应让离白崇禧集团最近的二野或三野迅...
原创 原... 他是清代最出类拔萃的汉臣之一,凭借那八个字的处世格言,竟能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间屹立不倒,成为时...
原创 清...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在东北地区奠定了后金政权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巨大变革。经过20年的发展,...
原创 秦... 秦始皇兵马俑自1974年3月在陕西临潼被一群农民意外发现以来,考古学界便掀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探索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