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可以说是大唐臣子的最高荣耀,连大名鼎鼎的秦琼秦叔宝都只能排在倒数第一。
李世民46岁那年,和他一起打拼的功臣们已经有一大半都去世了。
李世民时常想念这些功臣朋友们,便令当时的大画家阎立本,在皇宫正工太极宫的阁楼里,画了24位功臣的等神画像。
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都有谁呢?
排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是赵国公长孙无忌,李世民的发小。后来,李世民还娶了他的妹妹长孙皇后,俩人是亲赏加亲。
长孙家是北魏皇室宗族实姓之一,顶级名门,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身边的谋臣都不在,长孙无忌成了李世民当时唯一可以依靠的智囊。
李世民登基后,他自然是位及人臣,主持了中国后世封建刑律的典范《唐律疏议》,可惜作为一代权臣,他的下场比较惨,被李世民的儿子李治逼迫自缢,长孙氏就此没落。
第2名,河间王李孝恭,李世民的堂哥好色好歌舞,唐朝建立前期作为主帅平定南方神将,李靖的老上司,50岁时,突然暴毙而亡。
第3名,莱国公杜如晦,出自名门京赵杜氏,当了不到三年宰相,年仅46岁时得病早逝。其子受太子李承乾造反事件的牵连,京赵杜氏从此没落。
第4名,郑国文贞公魏徵,史上最强杠精,真正出身于贫寒。李世民生气时曾骂他是田社翁。他还是跳槽达人,早年做过道士,躺平到37岁,投奔了反王李密。李密兵败后,他又跳槽窦建德李建成,最后才是李世民。他死后次月,李世民就命人画了凌烟阁24功臣图。
第5名,梁国公房玄龄,著名的怕老婆宰相,吃醋典故的由来,出自名门清河房氏。玄武门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他也是勤政达人,贞观22年因病去世,享年69岁。
此后,他的儿媳妇儿高阳公主谋反长子被贬名了庶人,其他儿子们也都被发配去了岭南,清河房事,就此没落。
第6名,申国公高世廉,长孙皇后的舅舅,出自名门渤海高氏。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牵线人,他还是李世民婚礼的主持人,72岁时去世。高世廉一生品行高洁,去世之后,李世民为其痛哭流涕。
第7名,鄂国公尉迟敬德,就是门神里右边那位。他出身于先卑熏臣八姓之一,将门虎子,属于金牌打手系列。先是刘武洲的部下,后投降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最忙的就是他,亲手保护了李世民府中的家眷,控制住了李渊,亲手射杀齐王李元吉。
第8名,卫国公李靖,唐代第一战神,出自名门陇西李氏,也是将门虎子,亲率三千清骑,夜袭阴山,一战平定东突厥。李世民评价他是战功古今未有。
第9名,宋国公萧瑀,南北朝时期,南朝梁皇室后裔,他还是隋炀帝的小舅子,说话也很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骂的比魏徵难听,被李世民6次罢免了宰相之位。
第10名,褒忠壮公段志玄,参与了玄武门之变,高居第10位却是不怎么出名的透明人,可孙子很有名,写了唐代博物志《酉阳杂俎》。
第11名,夔国公刘弘基,在晋阳起兵之前就投奔李唐的旧臣,屡立战功,在李渊攻打长安时任先锋,玄武门之变时站队在了李世民这边。
第12名,蒋忠公屈突通,人家不姓屈,姓有趋突,家里世代大官。隋朝时期便已被封为了大将镇守长安城。
第13名,郧节公殷开山,西游记中被写成了唐僧的老爷,家里世代大官。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去世最早的,玄武门之变之前就去世了,生前一直在致力于帮助李世民集团挖李建成的墙角。
第14名,谯襄公柴绍,李世民的妹夫,平安公主的丈夫,从李元晋阳起兵到李世民灭东突厥,重要的战争基本都没缺席,履立战功。
第15名,邳国公长孙顺德,长孙皇后的堂叔,因为女儿早逝,思念成疾一郁而终。李世民曾嘲讽他,身为武将,却没有刚气,只会沉溺于儿女私情。
第16名,郧国公张亮,瓦岗寨出身,隋唐演义中的知名人物。玄武门之面前替李世民在洛阳招募山农豪杰,晚年养了500多个干儿子,堪称大唐的第一干爹了,后因谋反罪被李世民除名。
第17名,潞国公侯君集,将门之后,灭高昌国之战的功臣,因为和李靖不和,诬陷李靖谋反,没想到他是贼汉捉贼,自己撺掇太子李承前谋反,最终在长安被斩首,妻子家眷被流放岭南。李世民念其功劳,没有把他的画像撤出凌烟阁。
第18名,郯襄公张公谨,臂力惊人,玄武门之变中,太子李建成卫队2000人强攻玄武门。危急关头,要不是张公瑾强行关了门,把2000人挡在了门外,可能玄武门之变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第19名,卢国公程知节,原名程咬金,出自东阿城,人家用的可不是大板斧,善用马槊,以77岁的高龄离世。
第20名,永兴文懿公虞世南,大书法家,南朝的士族,出身唐四大家之一。李贺有句诗,请军赞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大概意思是,你看看林延阁里的功臣,哪个是书生出身,人家虞世南就是。
第21名,渝襄公刘政会,告发王威、高君雅谋反,参与晋阳起兵,为太原元谋功臣之一,死后配飨唐高祖庙庭。
第22名,莒国公唐俭,参与谋划揭阳骑兵的功臣,跟随李靖出征东突厥,被李靖坑了一把。唐俭被派去劝降颉利可汗时,李靖对颉利可汗搞突袭。幸好唐俭命大逃了出来,享年78岁。
第23名,英国公李勣,大名鼎鼎的徐茂公,原名徐世纪,李渊给其赐姓李改成李世纪。李世民登基后,避讳名字又改为了李。跟随李密降唐之后,屡立战功。李世民登基后,先后征讨东突厥、高句丽,被称作大唐干城,享年76岁。
第24名,胡国公秦琼,门身左边的那位,李世民的先锋大将,是万军之中能取敌将首级的猛将。平定完王世充就退居二线了。连延阁24功臣图开化5年前去世。后来因为隋唐演义的原因,名声大振。
这24位功臣里,善终的没几个。李世民登基初期还念旧情,到了晚年对功臣也多了猜忌,真可谓是“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