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清朝,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康熙年间那场“九子夺嫡”的剧烈争斗。这段历史之残酷程度,实在令人难以直前忘:兄弟之间为了皇位不惜同室操戈、暗中结党营私,几乎成了常态,连康熙也对这样的联盟和勾结毫不赞许。然而在这场纷争里,八王爷因生母身份的卑微与他被认为有城府、善于算计的印象,被视为不宜托付大局的对象,最终四王爷以几乎压倒性的优势夺得皇位,开启了以雍正为核心的王朝新篇章。
在民间与史记中,雍正在人们眼中常被描绘成铁腕与冷静并存的君主,他的手段以果决和冷酷著称,对待亲弟兄几乎不留情面。除了与他自幼相交的十三王爷之外,其他诸王几乎都难以全身而退,命运多有黯淡的结局。与雍正当年竞逐最激烈的,正是八王爷,他的未来似乎早已注定不会太美好。不过人们不禁要问,既然雍正在位后并未立即处死何以扼杀八王爷,偏要先让八福晋遭遇惨祸,才有如此浓重的疑问。
事实上,对雍正而言,之所以先对八王爷的妻子下手,主要并非单纯的处置权力之争,而是一次具警示性的政治信号。八福晋以善妒著称的名声早已在京城传开,直性子、敢于直言的性格也让她得罪了不少人,甚至连雍正都未能例外。为避免一开头就以王爷之死显得小气和草率,雍正选择先让八王爷解除与八福晋的婚约、将她送回娘家,随后再令她自尽,死后还要挫骨扬灰。这一连串极端的处理,足以折射出他对八王爷一家长期积怨的深度。
但更深层的原因,还是在于对权力的警告与控制。雍正以此为开端,逐步削弱八王爷的实权,让他在日后再无翻身之路;最终甚至将他长期软禁于宗人府之中,几乎将他从帝国的棋局中彻底排除。更狠的是,他还逼八王爷与九王爷同名改姓,改名为“阿其那”和“塞思黑”,这两字在当时的语境里带着羞辱的意味,等同于在血统与人格尊严上给了极致的打击。由此可见,纵然生于皇族,兄弟之间的血缘关系也难以抵挡权力的压迫与 reckoning,最后往往以血腥、屈辱甚至消亡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