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故事:上海知青一生未娶,36年后重回北大荒,发现自己竟儿孙满堂
迪丽瓦拉
2025-10-01 19:32:29
0

许建国离开北大荒后终身未娶,自己一个人苦苦的过了36年。

36年后,当他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01.

1968年冬,年轻的许建国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决然的来到了北大荒插队做知青。

“儿子,你这一去,可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爸爸妈妈舍不得你啊?”

许建国眼角也有几分酸涩,“爸,妈,儿子已经长大了,一定能在外面大有所为,你们放心吧!等我出人头地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回来的!说不定等到那个时候,北大荒被我们建设的比城里还好了呢!”

就这样,许建国带着满腔热血坐上了开往北大荒的车。

几天几夜的艰苦行程后,他们一行插队的年轻人终于到了站,可是真正踏上下乡路途时,许建国才发现自己真的是太天真了,这里的一切并不如他所想。

村屯保持着原始的粗犷状态,许建国一行人居住的房屋多为土坯房,用茅草盖顶,虽然防雨、防风,但生活条件较为艰苦。

早在一下车的时候,许建国就发现北大荒极其寒冷,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这里冬天的室外温度可以达到零下50多度,村长拿来了用汽油桶,并教他们如何分割成火炉。

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好在北大荒还有馒头可以吃,鱼和野味也非常丰富,许建国和知青们常常自己炸鱼、捕猎野味来改善伙食。

村长给每个知青都安排了一个学习搭档,主要是因为知青们不会干农活,还需要当地人来实际教学,才能让他们更快的融入环境。

许建国的搭档叫孙丽萍,比他的年龄还要小,凡是干活却十分麻利,生活上对许建国也是照顾有加。

“许大哥,你快把粮食放在那里吧,搬不动就别逞强,我来搬就行了。”

别看孙丽萍是个女孩,她力气可不小,除草挖地搬运粮食样样是好手,就连许建国干不了的重活她都能轻松的干了。

就算有孙丽萍的帮忙,可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许建国还是被这些活给累坏了,几天下来整个人命都丢了一半,看起来活像老了十岁。

02.

“妹子,你别笑话哥,我......”

“没事的许大哥,你只是还没入门呢,我跟你说,挖地的时候你不能这么握锄头,得像我这样,这样发力更省劲。”

孙丽萍握住了许建国的手,一点一点的教他,时间长了,许建国也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变得有些依赖孙丽萍,生活上的事也爱跟她探讨。

孙丽萍也很喜欢跟许建国聊天,她是个爱学习的好姑娘,从小就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从来都没上过学,只能识几个大字。

知道孙丽萍的想法后,许建国马上当起了她的老师,不仅教她读书识字,还经常给她将城里的生活,在许建国的帮助下,孙丽萍很快就学会了很多此前从来不知道的知识。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相处过程中,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近了,孙丽萍看许建国的眼神也越来越害羞,她知道自己可能爱上了许建国,但身份的差异却让她有些发愁。

许建国的内心也是有些春心荡漾,他一天不见孙丽萍就急的抓心挠肝的,考虑再三之后,许建国决定正视自己的内心,向孙丽萍表白。

“丽萍,你愿意跟我在一起吗?”

孙丽萍羞的不敢抬头,她悄悄晃了晃身子,“愿意的......”

眼见对方答应了自己的示好,许建国高兴地直接把她抱了起来,“太好了,我有媳妇了!”

从那天开始,许建国每天在田地里做农活时都干劲十足,仿佛只要得到孙丽萍的一句夸奖就是最光荣的事情。

同时,他很快就将自己落后的成绩干了上去,就连村长都对他刮目相看,说他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

许建国根本就不敢跟村长说自己谈了恋爱。

因为害怕被人发现,许建国除了跟孙丽萍一块下地干农活外,基本不在人前有任何交流,两人就连谈恋爱都是偷偷摸摸的。

03.

到了晚上,许建国就偷偷带孙丽萍到没有人的地方谈恋爱,他憧憬着两人美好的未来,并许诺说自己以后不回城里了,找个好日子就跟孙丽萍结婚。

孙丽萍听了自然高兴感动,她靠在了许建国的肩膀上,轻轻的蹭了蹭。

“许大哥,我......我......”

“怎么了丽萍?”

虽然孙丽萍十分感动,但是她心里却不是滋味。

就在几个月前,她就被父亲许配了人家,她根本就不想嫁,可父亲就是家里的天,她不敢反抗,更不敢说许建国的事情。

想了许久,孙丽萍哭了起来,“我......我想告诉你一件事......”

“怎么了?”

“我爸爸他,他答应了一户人家,那家人是村里的支书,家境好,有钱,给了我们不少彩礼,我不喜欢他们家的儿子,但是现在,现在彩礼都收了,这件事不能反悔了!许大哥,虽然我喜欢你,但是我不想耽误你,不然......咱们两个还是算了吧!”

听到这话,许建国心疼的难以附加,“丽萍,现在怎么还有包办婚姻呢?谈恋爱是自由的,你不应该被卖出去,知道吗?”

看着呜呜直哭的孙丽萍,许建国拍了拍大腿,“明天我就去你家,跟你爸把这件事说清楚,然后跟你提亲!”

孙丽萍激动的泪流满面,“许大哥,你真好,我要是能嫁给你,这辈子都没有遗憾了!”

第二天,许建国来到了孙丽萍家里,主动跟她父亲说明了两个人的感情。

“不行!绝对不行!许建国,你知不知道你自己是什么身份?你是知青,将来迟早都是要回城的,你想留都留不下,我闺女到时候怎么办,我告诉你,你赶紧从我们家滚出去,别再来了,也别再纠缠我女儿了,不然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

“爸,我们是真心相爱的!”

孙父将孙丽萍锁在家里不让她出门,防贼一样防着许建国,许建国心里急得厉害,可还没等想到办法,回城的通知下来了。

04.

“我不回去,我要留在这里,丽萍在这里,我哪都不去!”

许建国毫不犹豫的撕了通知,当天晚上,孙丽萍偷偷从家里跑了出来,她泪眼婆娑的说:“许大哥,你回去吧,我想好了,你不是属于这里的人,我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就毁了你,我......我没有什么遗憾了,真的,你走吧,我们......再也不见......”

第二天,孙父联合大队书记,偷偷把许建国的名字报到了征兵处,直到临行前,他也没能再看到孙丽萍。

离开北大荒后,许建国依然思念着孙丽萍,他每个月都要写下好几封信寄回北大荒,可孙丽萍却铁了心肠,一封回信也没有。

这天,部队里终于有人喊了许建国的名字,“建国!建国!有你的信!”

许建国迫不及待的跑了过去,可是等他拆开信件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愣在了原地。

孙丽萍寄来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她和一名男子站在一起的结婚照,另一张则是她的孕妇照。

“原来......你还是嫁给了他......”

孙丽萍已经嫁作人妇,许建国心里虽然酸涩不已,但还是选择不去打扰,让她安安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

后来,许建国退伍回家,一辈子都没有结婚,因为他心里始终都没有放下过孙丽萍。

36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许建国再也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小老头,虽然年纪大了,但有些执念非但没有消失,反而会在午夜梦回的时候反复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丽萍,你现在怎么样的?过的好不好呀?”

许建国真的是太想回去看看了,他不知道自己还有几个十年,如果再不回一次北大荒,可能这辈子都没有机会见面了。

时隔36年,许建国终于又走上了当年那条下乡路,他一路打听,终于来到了孙丽萍的新家门口。

“爷爷,您找谁啊?”

许建国低头一看,是一个小男孩,正眨巴着眼睛望着他,还来不及说话,一个声音从屋里传来,“儿子,快回来吃饭了!”

05.

许建国看着来人的模样,瞬间如遭雷劈般呆愣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李善长,濠州定远(今属安徽定远县)人,是明初最为显赫的开国功臣之一。他在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便...
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印发通知公布第...
原创 绍... 1141年,南宋以称臣纳贡作为前提,和金朝达成了“绍兴和议”,实现短暂的和平。第二年,金朝按照约定释...
原创 一... 李存勖的选择 在取得对手的阶段性胜利后,李存勖并没有急于休整,而是立刻做出了果断的部署。他派出自...
他们记录下民间抗战记忆 “陕西抗战老兵营”志愿者组织记录老兵口述史、收集老照片、整理战争实物,传承抗战历史 历史记录着这样...
原创 唐...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权力欲望的女性之一。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她甚至不惜对至亲下手。她的手段冷酷无情...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这不只是故...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穿越历史烟云,一行行苦难的泪水,一个个悲壮的...
原创 《... 在《琅琊榜》的故事里,谢玉是莅阳长公主的夫婿,同时也是一品军侯,战功曾经赫赫有名。但只有真正了解内情...
原创 毛... 从红军诞生后,就实行了政治委员制度。那么,政委和军事主官的职权如何划分呢?——政委有最后决定权。 ...
饶河县:铭记烽火岁月 赓续红色...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双鸭山市饶河县委组织部精心策划“重走抗联路·传...
原创 原... 三国时期的东吴阵营里,存在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偏将,名叫马忠。尽管其军阶卑微、出身普通,但他却常被后人称...
原创 蒋... 1937年,第五战区副司令韩复渠率领部队在黄河沿岸对南下的日军展开阻击。经过几日激烈的巷战与河岸对抗...
河南三处入选!第四批国家级抗战... 近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的通知》发布。河南省共有郑州烈士陵园(位于河...
原创 战... 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这场千年留名的战争发生在秦赵两国之间,秦国不...
原创 那... 前言 在中国浩瀚悠远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充满悲剧色彩的故事,令人叹息不已:那位最有希望延续六国命...
原创 为... 司马懿出身于久负盛名的官宦世家,其高祖父是司马钧、曾祖父是司马量、祖父是司马隽,父亲则是司马防,家族...
抗战印记|③ 滇缅血路谭伯英 在泰州乔园景区内,矗立着一幢砖混结构的二层小楼,风格独特,为典型的西式建筑。此楼约建于1935年,楼...
原创 司... 若要评论三国这一段风云激荡的历史,许多人心中浮现的第一个印象,往往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魏、蜀...
不止打卡!深度研学成暑期文旅消... 新华社郑州8月29日电(记者任卓如、杨静)“看!我们挖到了瓦当碎片和唐三彩。”在河南洛阳宜人坊研学营...
原创 清... 诸位应该都熟悉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之澳门》中的诗句,特别是那句“三百年来念念不忘的生母啊”。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