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奸臣的存在常常为后人所唾骂。梁启超曾言:“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这些奸臣往往通过迎合帝王、操控朝政,导致国家灾难。历史上,秦桧作为典型的奸臣之一,因其权谋与背叛,始终被后人视为罪魁祸首。关于秦桧与岳飞的恩怨,史书上多有记载,岳飞的悲剧也因秦桧的阴谋而成为人们心中的痛。
据传,岳飞惨死风波亭之后,民众愤怒不已,许多百姓纷纷将自己的愤懑转化为行动。当地一位饮食摊贩,听闻此事后心中愤怒,便将秦桧和其妻王氏的形象捏成面人,接着将其一同炸制,并戏称此为“油炸桧”。这一举动迅速传播开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对秦桧及其家族的表达方式,最终油条这一名字由此而来。自元朝起,民众对秦桧的憎恶达到了极致,甚至在他墓前撒尿以示快意。到了明朝,秦桧与其妻子王氏的跪像被铸造并安置在岳飞墓前,供人们唾骂与发泄愤怒。而清朝时,情绪更为激烈,曾发生过演员扮演秦桧被刺杀的事件。甚至有书生秦涧泉在西湖岳飞墓前写下诗句,羞愧于自己姓秦,感到名将岳飞与其家族的血海深仇。
然而,尽管秦桧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秦家后代却并非全然可憎。例如,1221年金朝再次南下时,秦桧的曾孙秦矩作为蕲州通判,坚守城池,不向金军投降。得知秦矩是秦桧后裔后,金军曾劝他投降,但秦矩愤怒地将使者斩杀,并坚决誓死捍卫家园。最终,由于金军攻势过于猛烈,城门被攻破,知州李诚之自杀殉国,而秦矩在悲痛中自焚殉国,表达出他为国捐躯的忠诚。其子秦浚得知父亲死讯后,亦决然投身火中,誓死捍卫家族的名誉。
至今,杭州西湖栖霞岭下岳飞墓前仍然矗立着秦桧的跪像。这座跪像,作为历史的见证,至今仍引发热议。随着时代的变迁,部分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杀害岳飞的真正幕后黑手并非秦桧,而是赵构。赵构担心岳飞有可能恢复北宋的帝位,而自己则会失去权力,因此设计陷害岳飞。历史上的“罪名”被归咎于秦桧,许多后代对这一结论深信不疑,秦桧的形象被定格为奸臣的象征,几乎无人敢质疑。可随着历史的深入,部分观点开始浮出水面,认为秦桧只不过是赵构的工具而已。然而,这一观点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难以改变,秦桧的跪像逐渐成为了历史的象征。
如今,游客在杭州西湖的岳飞墓前参拜时,导游通常会提醒大家,出于对公物的保护,已禁止游客对跪像进行吐口水、踢打等行为。这些跪像,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符号,更成为了对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的深刻反思。它提醒着每一个来到此地的人,历史的复杂与不容忘却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