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称帝后,为何只封孙坚为皇帝,不追封传他基业的孙策为皇帝?
迪丽瓦拉
2025-10-02 13:33:22
0

事实上,孙权之所以在称帝后追封其父孙坚为皇帝,却没有追封真正为他打下江东基业的哥哥孙策为帝,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表面上看,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但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和孙权的个性,这种安排其实有迹可循。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传位方式的特殊性

在古代王朝更替中,“父死子继”几乎是一条铁律。无论是王侯还是皇帝,权力的传递通常都遵循子承父业的规则,这不仅是传统,也是维系政权合法性的关键。一旦打破这个惯例,便极容易引发质疑,甚至动摇统治的根基。

不过,在历史上一些特殊时刻,也出现过兄终弟及的情况。孙策的传位便是一个典型例子。孙策的父亲孙坚,是东汉末年赫赫有名的猛将,但命运多舛,过早战死。孙坚去世后,孙氏一族一度依附于袁术,孙策与孙权兄弟也只能在袁术的庇护下寄人篱下。随着孙策逐渐成长,他不甘心长久屈居人下,开始谋划自己的事业。

最初孙策依附袁术,希望借其势力崛起。但袁术心怀戒备,刻意打压孙策,把繁重的任务交给他,却在分配功劳时将他排挤在外。这种不公待遇最终促使孙策决心自立门户。他借口替袁术开疆拓土,率兵东渡,凭借超凡的军事才能,迅速横扫江东,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后来,当袁术自立为帝时,孙策果断与其决裂,彻底独立。

孙策武力出众,很快成为江东霸主,但他性情急躁,喜怒无常,处理问题过于强硬,最终在二十多岁的年纪便横死。他的死被普遍认为与江东世家大族的矛盾有关。表面说法是他狩猎时遭到许贡旧部的偷袭而亡,但若深入思考便会发现,此事显然有内应泄露行踪,否则刺客无从埋伏。孙策临终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在传位安排上做出了与常规截然不同的决定。

他没有将权力交给年幼的儿子孙绍,而是选择了性格与自己截然不同的弟弟孙权。许多大臣曾推荐勇武果敢的孙翊,但孙策深知,自己正是因强硬作风而被世家大族忌恨,若让孙翊继位,只会重蹈覆辙。相比之下,沉稳宽和的孙权更适合化解矛盾,稳住江东。因此,孙权最终顺利继承了权力,并在日后的努力下成功与江东世族修复关系,巩固了孙家的地位。

二、历史惯例的限制

到了黄龙元年(229年),孙权在武昌正式称帝,建立东吴。他在追封先人时,自然要考虑礼法与传统。追封父亲为帝,有前例可循,比如汉高祖刘邦便追封过其父。这是符合“父死子继”逻辑的举措。但历史上极少有“弟弟称帝后追封兄长为帝”的情况。无论是光武帝刘秀,还是魏文帝曹丕,都未追封自己的兄长为皇帝。

因此,孙权若追封孙策为帝,便是打破惯例,这在礼法森严的皇室是不被允许的。最终,孙权只能将孙策追谥为“长沙桓王”,而非皇帝。

三、内部稳定的考量

在孙权称帝后,最棘手的问题便是继承人问题。江东已经站稳脚跟,孙氏政权需要长久延续。若孙策被追封为帝,那他的儿子孙绍自然会被视为正统继承人。这样一来,孙权子嗣的继承权便受到威胁,势必引发宗室和朝臣的猜疑与争斗。

孙策之所以当年将权力交给弟弟,而不是儿子,本就是因为孙绍年幼,难以驾驭江东大局。但若孙权后来将孙策追尊为帝,就等于变相抬高了孙绍的地位,可能会有人借机拥立孙绍,引发动乱。为了避免东吴内部出现分裂,孙权必须彻底切断孙策一脉的继承权。这既是为了保护孙策的后代免受争权夺位的杀戮,也是为了保证孙权一系稳固掌权。

四、孙权本人的性格因素

孙权虽然有治国之才,能在孙策死后稳定局势,甚至在赤壁之战中力挫曹操,最终三分天下,但他也存在明显的性格缺陷。他为人凉薄,多疑而善权术,对待功臣、亲族往往缺乏情感。一旦别人不再有利用价值,他往往选择冷酷打压,甚至逼死对方。像陆逊这样的重臣,便因失宠而郁郁而终。

同样地,孙权对自己的兄长与侄子也没有过多情感投入。孙策虽为东吴奠基人,但在孙权眼中,更重要的是自身的稳固与政权的延续。因此,他宁愿让孙策的后代彻底退出权力核心,也不愿留下隐患。

结语

综上所述,孙权在称帝后追封孙坚为皇帝,却不追封孙策,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一,历史惯例使然,古来无弟追兄为帝的先例;其二,出于政权稳定的考量,追封孙策会让孙策一脉的继承权重新浮现,动摇内部格局;其三,孙权性情凉薄,更注重权力与现实利益,而非亲情。也正因如此,孙策虽为东吴开基之人,却终究未能得到帝号,只留下“长沙桓王”的追封。

这不仅是孙策的遗憾,也是三国历史中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提起明太祖朱元璋,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往往是\"残暴\"、\"多疑\"等负面评价。然而这位铁血帝王内...
原创 原... 曹操的生死存亡之战:兖州之役始末 在曹操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中,他曾面对过形形色色的对手,有诡计多端的...
烽火连南洋 丹心映滇西 日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外媒主题采访活动在昆明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
原创 《... 历史镜像中的枭雄:宇文泰与曹操的跨时空对话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楚乔传》引发了广泛关注,该剧改编自潇湘...
受邀在天安门广场观礼,这位淮安...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
“宿迁抗战烽火”红色故事宣讲沭... 八十年峥嵘岁月,八十年壮丽诗篇。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深情回顾党的光...
原创 原... 蜀汉政权的覆灭堪称三国历史上最令人扼腕的悲剧之一,其灭亡之迅速与惨烈程度令人震惊。究其根本,后主刘禅...
原创 朱... 大明王朝的开国传奇:淮西二十四将与朱元璋的崛起之路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从一介布衣到开国皇帝的传奇经...
原创 东... 东吴四大都督的辉煌与遗憾:周瑜与吕蒙的极致人生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中,东吴的四位大都督——周瑜、...
北宋第一猛将,一生战功赫赫保平... 北宋第一猛将狄青:从囚徒到名将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南宋有岳飞、韩世忠等名将广为人知,北宋...
太康县司法局集中收听收看九三阅... 太康县司法局集中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用“马灯精神”照亮奋斗之路,致... 1945年9月3日,中国人民以 14 年浴血奋战、巨大民族牺牲,赢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
原创 为... 《文景之治的历史评价与多维透视》 在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中,文景之治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个由汉文帝与...
大顺朝的阿济格,下命令将刘宗敏... 导语: 当清军铁骑兵临九江城下时,大顺政权的残部领袖李自成已陷入绝境,只能率领残兵败将遁入深山,...
刘备打了18场仗,一次都不敢带... 在风云激荡的三国时代,蜀汉开国君主刘备与其军师诸葛亮堪称历史上最著名的君臣组合之一。他们之间\"如鱼...
三国杀:族陆绩的【浑天仪】,获... 族陆绩 吴 3体力 【该览】:锁定技,游戏开始时,你将四张【浑天仪】洗入牌堆。回合开始时,你将牌堆或...
原创 9... 今天的天安门!直接把中国人的热血焊在骨子里了! 整齐划一的方队,气势磅礴的陆战队,礼炮在天安门广场鸣...
江苏各地群众集中观看九三阅兵,... 铁流滚滚、鹰击长空,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
原创 为... 历史长河中的帝王抉择:李世民与朱棣的崛起之路 前言 往昔的辉煌早已湮没在岁月的尘埃中,如今的朝廷...
原创 日... 2023年9月2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在北京梅地亚新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