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邬思道离开雍正皇帝,为何选择了李卫,而不是投靠年羹尧?
迪丽瓦拉
2025-10-03 13:32:34
0

在经典历史剧《雍正王朝》中,邬思道被塑造成一个近乎神机妙算的传奇人物。这位深谙权谋之道的谋士,在雍正帝从夺嫡到登基的整个过程中,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运筹帷幄,屡出奇谋,堪称雍正能够最终登上皇位的关键推手。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雍正成功登基后,这位功勋卓著的谋士却选择离开权力中心,转而投奔雍正的心腹大臣李卫。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当时权倾朝野的年羹尧势力更为显赫,为何邬思道偏偏选择了相对低调的李卫?

要理解邬思道的选择,首先需要探究他离开雍正的真实原因。在剧中,邬思道被塑造成一个智谋超群的人物,其谋略之深远甚至超越了历史上著名的诸葛亮和刘伯温。在雍正与其他皇子明争暗斗的夺嫡过程中,邬思道屡次为雍正化解危机,立下汗马功劳。正因如此,包括年羹尧、李卫在内的朝中重臣都对他恭敬有加,就连雍正最信任的弟弟十三阿哥胤祥也对他礼遇三分。然而,当雍正正式登基后,这位功勋谋士却选择了急流勇退。这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邬思道深知自己掌握了太多皇室机密。历史上,新君即位后清除知情人的例子比比皆是,雍正登基后也确实处置了不少参与夺嫡的心腹。邬思道的离开,实际上是一种自保之举。但他并未选择彻底消失,而是投靠了雍正的心腹李卫,这种选择实际上是在向雍正表明:自己仍在皇帝的掌控范围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邬思道其实有一个更为显赫的选择对象——年羹尧。此时的年羹尧已官拜抚远大将军,手握二十余万精锐之师,权势熏天。然而邬思道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当时仅任陕西布政使的李卫。这一选择充分展现了邬思道的政治智慧。他清楚地认识到年羹尧虽然位高权重,但其性格狂妄自大、嗜杀成性,且参与过多机密要事。以邬思道的政治敏锐度,他预见到年羹尧迟早会招致雍正的猜忌和清算。投靠这样一位注定要倒台的重臣,不仅无法获得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可能引火烧身。历史的发展印证了邬思道的判断,年羹尧倒台后确实牵连了一大批人。此外,邬思道与年羹尧之间本就存在嫌隙。早在邬思道初入雍亲王府时,年羹尧就对他心怀不满,只是碍于雍正的面子才不得不保持表面上的尊重。

相比之下,年轻的李卫则是一个更为稳妥的选择。李卫初入王府时年仅十余岁,在邬思道地位日益提升的过程中,李卫始终对他保持着恭敬的态度。事实上,李卫能够外放为官,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邬思道的举荐。在邬思道看来,李卫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政治新星,至少能确保自己衣食无忧。更重要的是,李卫作为雍正的心腹重臣,投靠他就等于向雍正表明自己并未真正脱离掌控。在李卫从陕西布政使升任江苏巡抚期间,邬思道曾短暂投奔河南巡抚田文镜。田文镜虽为清官,但性格刻薄严苛,虽受雍正重用,却未能认识到邬思道的价值,仅愿以普通师爷的待遇相待。

面对田文镜的轻视,邬思道深感无用武之地,遂决定离开河南重返李卫处。值得一提的是,在离开田文镜前,邬思道还曾前往西北战场,为年羹尧提供战略建议,帮助其准确定位青海蒙古骑兵的方位。回到李卫身边后,正值李卫为推行\"摊丁入亩\"新政而焦头烂额之际,邬思道再次发挥其智囊作用,为李卫排忧解难。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离开雍正后,邬思道虽有机会与雍正再次会面,却总是刻意回避。作为深知雍正阴暗面的核心谋士,邬思道似乎始终对这位昔日的君主心存忌惮。在电视剧的结局中,邬思道神秘消失,再无音讯,这个未解的谜团为这个传奇人物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乱世中的传奇才女:吕碧城与秋瑾的世纪之遇 1904年6月,天津《大公报》报馆内,门房匆匆举着一张名...
原创 韩... 《历史的迷雾与明朝覆灭的深层真相》 历史的厚重帷幕总是笼罩着无数未解之谜,激发着后人不断探寻真相的...
法院档案里的抗战记忆 (上) 80年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中华民族浴火重生。翻开被血泪浸染的历史册...
原创 通... 蒙古西征的转折点:玉龙赤杰围城战 当蒙古铁骑的铁蹄踏破撒马尔罕的城墙后(这座位于阿姆河畔的繁华都市如...
原创 贾... 翻开《三国志·贾诩传》,开篇即是:“察孝廉为郎”。 可见,贾诩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孝廉”出身。 “孝廉...
原创 溥... 末代皇帝溥仪的新生:从紫禁城到植物园的人生蜕变 1959年12月4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降临——大清...
原创 爱... 宫墙内外的抉择:宋仁宗与陈熙春的未了情缘 世间美人如云,但真正能触动心灵的灵魂却寥寥无几。这种感慨...
观礼嘉宾现场见闻 | 高世名:... 2025年9月3日,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
原创 三... 三国长兵器风云录:英雄豪杰的沙场利器 三国时期之所以令无数男性心驰神往,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独特的魅力元...
“抗战14年的黑龙江”联展在1... 9月2日,由东北烈士纪念馆策划推出的“抗战14年的黑龙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原创 英... 英国剑桥大学的马丁·雅克教授在研究中国问题多年后,曾提出过一个让人深思的观点:四大文明古国里,印度和...
原创 他... 在中国历史上,叛变者,特别是想篡夺皇位的叛变者,其结局大多是悲惨的。不过,有一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却很有...
原创 他... 玄武门之变与凌烟阁功臣的恩怨纠葛 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的故事广...
原创 陈... 英勇追击,围歼敌旅——闻夏战役纪实 1946年7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在闻喜、夏县地区展开了一...
抗战馆“网上展馆”上线 足不出... 7月8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原创 若... 《三国第一猛将之争:吕布与赵云的巅峰对决》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长卷中,吕布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武将...
徐戬|世界历史中的“九一八” 本文原刊于《开放时代》2012年第11期 图:1946年5月3日,东京审判开庭的第一天 (图片来源:...
重温峥嵘岁月,共绘和平画卷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石岐街道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
回顾,俄罗斯专家大胆预测:美国... 前言 当年苏联那么庞大的超级帝国,说散就散了,谁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 2008年,俄罗斯专家帕纳林...
原创 谁... 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北京的煤山自缢身亡,明朝宣告灭亡。 崇祯皇帝为什么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