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民国两大奇女子:一个是秋瑾,一个是她
迪丽瓦拉
2025-10-03 16:04:03
0

乱世中的传奇才女:吕碧城与秋瑾的世纪之遇

1904年6月,天津《大公报》报馆内,门房匆匆举着一张名片入内通报:“来了一位梳头的爷们!”这一声通报,打破了报馆的平静。21岁的女编辑吕碧城闻声抬头,只见一位身着男装、发髻高挽的女子站在门口。多年后,吕碧城仍对那一幕记忆犹新,她形容来者“长身玉立,双眸炯然,风度已异庸流”。这位不速之客,正是日后名震天下的女革命家秋瑾。

01 两位“碧城”的相遇

秋瑾原本自号“碧城”,而吕碧城在《大公报》崭露头角后,以诗文呼吁女权,声名鹊起。京津名流纷纷瞩目,许多人误以为这位“碧城”就是秋瑾。秋瑾听闻此事,不禁心生好奇:究竟是何方神圣,不仅名字与自己相同,连思想也如此相似?她找来吕碧城的诗文细读,竟被深深吸引,视其为同道中人。

“待看廿纪争存日,便是蛾眉独立时。”“流俗待看除旧弊,深闺有愿作新民。”这些诗句让秋瑾热血沸腾,她下定决心要见一见这位同名才女。在《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的引荐下,两位“碧城”终于相见。那一夜,她们促膝长谈,直至深夜,甚至同榻而眠。

然而,两人的理想终究不同。秋瑾力劝吕碧城东渡日本,投身排满革命,而吕碧城却坦言自己持世界主义立场,虽同情革命,却无满汉之见。最终,她们分道扬镳。临别前,秋瑾郑重对吕碧城说:“‘碧城’之名从此归你独有,我不再用了。”

三年后,1907年,秋瑾因革命活动被捕,英勇就义。噩耗传来,吕碧城悲痛不已,叹道:“谁能想到当年的同寝之人,如今竟喋血街头?”据传,秋瑾死后无人敢收尸,吕碧城冒着生命危险,派人前往绍兴将其遗体收殓,暂葬于卧龙山下,后由吴芝瑛、徐自华等人迁至西湖畔。这一义举险些为她招来杀身之祸,幸得袁世凯出面周旋,才得以脱险。

民国初年,吕碧城与袁克文等人同游西湖,拜谒秋瑾墓时,百感交集,挥笔写下:“残钟断鼓今何世,翠羽明珰又一天。尘劫未消惭后死,俊游愁过墓门前。”

02 才女的家世与早年坎坷

吕碧城自幼聪慧过人,5岁时便能对出“春风吹杨柳”的下联“秋雨打梧桐”,7岁已能绘制巨幅山水画,十几岁时更写出“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的豪迈词句。晚清诗宗樊增祥读后惊叹不已,赞她:“侠骨柔肠只自怜,春寒写遍衍波笺。十三娘与无双女,知是诗仙与剑仙?”

吕碧城的两位姐姐吕惠如、吕美荪亦才华横溢,姐妹三人并称“淮南三吕”,名动天下。然而,12岁那年,父亲吕凤岐猝然离世,家族为争夺财产,竟欲幽禁其母严氏。严氏无奈,只得带女儿们投奔娘家。更令人心寒的是,吕碧城的未婚夫汪家竟在此时退婚。多年后,她以“众叛亲离,骨肉齮齕,伦常惨变”十二字形容这段经历,足见其打击之深。

此后,吕碧城随家人寄居天津舅舅家,发奋苦读,思想日渐开明。1904年,当她提出前往天津探访女学时,守旧的舅舅勃然大怒,厉声斥责。吕碧城愤然离家,身无分文登上火车,独闯天津。

03 独立之路与声名鹊起

在天津,吕碧城的才华与气质迅速征服了文化圈。《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偶然读到她的求助信,为其文采折服,当即邀她出任见习编辑。吕碧城由此成为中国新闻史上首位女编辑,并在英敛之支持下发表了一系列激进的女权诗文,轰动京津。

她的词作《满江红·感怀》豪情万丈:“晦暗神州,欣曙光、一线遥射。问何人,女权高唱?若安达克……”文学界视她为当代李清照,革命界赞她推动女子独立,政界则看重她的新思想,邀她办学。不久,吕碧城出任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校长,成为中国近代首位女校长,被誉为“北洋女学界的哥伦布”。

然而,这位特立独行的才女并未止步。她与恩人英敛之决裂,原因众说纷纭。有人称英敛之对她心生爱慕,后转而倾心其姐吕美荪;也有人认为,吕碧城因《大公报》批评女教员装束“妖艳”而愤然反击。严复则为其辩护,称她“高雅率真,明达可爱”。

04 从政坛到商界,传奇继续

民国成立后,吕碧城被袁世凯聘为公府秘书,成为中央政府首位女性官员。袁世凯称帝时,她毅然辞职南下,摇身变为上海滩女富豪。关于财富来源,她轻描淡写称“略懂陶朱之道”,外界猜测或源于股市或外贸。

她终身未嫁,面对旁人追问,坦然道:“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我之目的,不在资产及门第,而在于文学上之地位。”1918年赴美留学,归国后建豪宅、穿露背装、跳交际舞,成为上海摩登女郎的代表。

1926年,她再度远行,周游欧美,晚年皈依佛门,捐款赈灾。1943年病逝于香港,遗言将骨灰撒入南海,“喂鱼”。

吕碧城一生,活出了常人几世的宽度。她的传奇,至今仍值得铭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火... 咱今儿个唠唠火锅,这可真是个神奇的美食。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火锅店,什么四川火锅、重庆火锅,那叫一个...
李世民最离奇的一次胜仗:大战前... 一、历史解读:严肃与戏谑之间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历史研究。若对史籍记...
原创 秦... 玄武门之变与瓦岗英雄的命运抉择 历史总是充满无数可能。倘若没有那场惊心动魄的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李渊或...
原创 韩... “汉字是韩国人发明的!”,当我看到这句话,眼珠子都惊掉了! 一枚沉睡了千年的青铜印玺,竟然在网络上...
原创 《... 看《甄嬛传》时,很多人都为淳儿的死意难平:那个看起来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不过是去捡个风筝,就因为撞见华...
原创 诸... 趣谈唐宋元,漫话元明清!揭秘木牛流马的前世今生 提起中国古代的奇技淫巧,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绝对是最具...
原创 战... 东周王朝的衰落与秦国的崛起:解析统一六国的历史必然性 在东周王朝统治的中后期,周天子的政治权威日渐式...
央广时评|阅兵场内外,这些年轻... “铭记历史,是对先烈最深的告慰;守护和平,是当代青年最重要的责任。”来自香港的暨南大学学生许仕乐在和...
1933年察哈尔抗战,冯玉祥与... 秦楚网 作者:于瀚 毛泽东等人曾以“冯玉祥式的人物”批判彭德怀 在以往的宣传和文章中,多强调其与中共...
原创 揭... 1908年11月14日,正值深秋时节,北京紫禁城内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这位被历史评价为\"名不符实...
原创 民... 泛黄的相纸带着淡淡的油墨香,这组民国老照片藏着太多难忘的瞬间。它们没有宏大的叙事,却用最细腻的镜头,...
原创 原... 蓝玉谋反案:明初功臣的悲剧与历史谜团 在明朝洪武年间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蓝玉谋反案\"无疑...
李善长被杀前掏出免死金牌,朱元... 朱元璋:从草根皇帝到诛杀功臣的权谋之路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堪称最具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这位出身贫寒...
原创 曹... 曹操为何执意斩杀华佗?12年后才知他深谋远虑,历史证明其抉择之智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作为一...
原创 曹... 《三国政权正统性探析:曹魏、蜀汉与东吴的合法性之争》 各位历史爱好者们好,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今天我...
宋朝历代皇帝如何上位的?两次禅... 宋朝:经济繁荣与文化巅峰下的军事困境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朝代,其经济实力之强盛令人瞩目...
中国前大使:对日本这件事,不能... 在那场战争中,中国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的主要兵力,中国军民为此付出了伤亡3500万人的沉重代价,这相...
原创 三... 东吴五虎将:盘点那些威震三国的江东猛将 在三国历史长卷中,东吴虽未正式设立\"五虎将\"这一称号,但...
原创 四... 穿越古代为帝:论四位\"帝王级\"皇子继承人之选 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一个颇具趣味性的历史假设:若穿越...
“日本唯有深刻反省,才能赢得世... 本报记者 邢晓婧 丁雅栀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