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之后再无泰山封禅,这是为什么呢?
迪丽瓦拉
2024-11-18 01:07:24
0

原标题:宋真宗之后再无泰山封禅,这是为什么呢?

本来泰山封禅是非常神圣的一件事情,历朝历代做出杰出贡献的统治者才有资格这么做,可宋真宗凭借自己之力改变了泰山封禅的性质,让后人都对此感到羞耻。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禅也就指的是古代帝王祭拜天地的典礼,而在各大祭祀活动中当属泰山封禅最为隆重。因为泰山作为五岳之首,被公认为是最接近天的地方,古代帝王自诩天子当然希望能够加强自己与天的联系,于是乎泰山封禅成为无数君王梦寐以求的活动。

不过并不是每个帝王都有资格进行泰山封禅的。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封禅的三个基本条件:公认贤明君主、太平盛世、天降祥瑞。

这些条件看似简单却很难同时做到,尤其是“天降祥瑞”这一点更需要某些契机。所以古代封建社会有过泰山封禅经历的皇帝并不多,只有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和宋真宗赵恒共计六人。

秦始皇一统六国、创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他所做出的贡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所以进行泰山封禅合情合理;

汉光武帝刘秀同样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打败新朝的王莽,重新统一全国中兴汉朝,开创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时代,因此同样有资格进行泰山封禅。

与秦始皇齐名的汉武帝刘彻的贡献自然不需多说,单单抗击匈奴这一点就让许多帝王望尘莫及,更不要说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作出的其他贡献,汉武帝亦是具备泰山封禅的资格。

唐高宗李治同样是一位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李治先后消灭了西突厥、百济、高句丽,使得唐朝的版图面积达到最大水平,虽然说其他方面的作为稍稍有些不足,但也算勉强能进行泰山封禅。

唐玄宗李隆基后半生虽然有些昏庸,但是他前半生的贡献并不小,他发动唐隆政变,铲除韦后势力,中兴唐室并且开创开元盛世,所以也是有一定资本进行泰山封禅。

然而宋真宗赵恒与前面几位皇帝都有所不同。其他皇帝去泰山封禅是为了炫耀功绩的,而宋真宗只是希望后人对他的评价不会那么难堪,借助封禅来减少他们对自己的厌恶。

殊不知宋真宗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但是百姓对他厌恶至极,就连后来的帝王也对他无比好感全无,因为他的胡闹泰山封禅失去原本庄重神圣的意义,此后再无皇帝进行泰山封禅。

宋真宗在位时期他只做了三件事:檀渊之盟、咸平之治以及天书封禅。

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的力劝下,亲赴澶州督战,而后宋军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杀死了辽军主帅。

或许是常年笼罩在辽军的阴影之下心里发生了一些扭曲,得胜之后宋真宗不但没有乘胜追击一举拿下燕云十六州,反而用失败者的姿态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希望辽国与宋朝和解,而宋朝每年会向辽国三十万岁币作为条件。

打胜仗后居然想着向对手求和?不得不说宋真宗真是皇帝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他也成为中原王朝历史上第一个放弃天朝身份并且承认了辽与宋并立局面的无能皇帝,是历代皇帝引以为戒的对象。

当然檀渊之盟并非没有给宋朝带来任何好处,它给宋朝换取了三十多年的太平时间,这段时间里宋朝经济迅猛发展,人口激增,全国上下一副繁荣富强的模样。这一段时期也被称为“咸平之治”。

最后再来说说“天书封禅”。事实上宋真宗在签订檀渊之盟后不久便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可是他身为皇帝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又担心自己死后史书对他“指指点点”。

这时宰相王钦若建议宋真宗制造天书降临的假象,名正言顺地进行封禅大典,从而消除人们对檀渊之盟的不好映象。宋真宗觉得这个方法可行,便同意了王钦若的建议。

于是乎这两人自导自演了一场“天书三篇从天而降”的戏码,并且在文武百官多次建议之下‘勉为其难’地前往泰山进行封禅大典。

当宋真宗带领众臣浩浩荡荡地前往泰山时,各地不断有献瑞之时事奏报上来,山出醴泉、天降甘露,反正这么玄乎怎么来,可以说宋真宗这次泰山封禅是历代背景最为强大、仪式最为隆重的。

泰山封禅以后,宋真宗身上就多了一层“神圣”的光辉,而广大百姓也渐渐忘记他签订檀渊之盟的耻辱行径,并且全国上下开始掀起“奏报祥瑞”的狂潮,一直到宋真宗去世才结束。

宋真宗功不抵过却自欺欺人认为制造献瑞景象,最后还厚颜无耻地前往泰山进行封禅,极大地损害了宋朝的国力,这也难怪后世皇帝会以他为耻,并且全都不愿意去泰山封禅。

执笔君言

总而言之,与其说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再无皇帝这么做,倒不如说他是泰山封禅的终结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泰山封禅庄严神圣的意义,使其成为羞耻的代名词,从这一点来看,宋真宗赵恒哪怕遗臭万年也不为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我国文化 博大精深, 有很多文人学士,他们在各自的朝代发挥自己的 才能和作用 。才人辈出的年代莫过于...
原创 李...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曾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敬的历史英雄。 他们跟随着自己认定的王者南征北战,立...
原创 史... 陈硕真(公元620年—公元653年),睦州雉山人,唐朝起义军女首领,自称“文佳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
原创 武...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她在李世民在位时期被选入宫中,却与李世民的儿...
原创 渭... 渭水之盟的房谋杜断! 谁也不会想到,堂堂天可汗李世民也几乎把大唐亡掉。而这一切发生不过距他继承皇位不...
原创 孙... 陈寿在《三国志》里说孙策是被许贡的门客所伤的,但是,伤孙策的的门客,并不是许贡派去的,因为那时候的许...
原创 玄... 正如明成祖朱棣登基前发动的“靖难之变”,在历史上留下了“篡位者”的名声,一代明君李世民也无法摆脱“玄...
原创 武... 太宗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在利州都督官邸里,诞生了一个女孩。她是利州都督武士彟的第二个女儿。她的...
原创 曹... 公元187年,曹操在平定黄巾起义中立下战功,被朝廷任命为济南相。但当时东汉已经到了残灯末庙的末世,“...
原创 隋... 隋朝只存在了三十九的时间,在中国两年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可以说是非常短命。秦朝虽然短命但存在感非常强,与...
原创 李... 唐朝开国名将李勣(民间多称呼其为徐茂公)在战场上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他为唐初平定天下和保卫大唐江山立...
原创 人... 作者,公众号“这才是战争”读者,2018 在李世民执政以前,唐朝初期即唐朝以前的朝代,对于同一级官...
原创 中...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过数百位帝王,他们有的励精图治,带领国家走向强盛,也有的昏庸无道,加速...
原创 隋... 翻开《隋书》,可以看到作者对隋朝两位皇帝帝后生活的一句总结:帝未登庸,早俪宸极,恩隆好合,始终不渝。...
原创 他... 老子英雄儿子狗熊,西秦霸王薛举扫并朔方群雄,一再大败李世民,打得战神李世民托病不敢出,兵逼长安,直接...
原创 刘...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 由于刘备的父亲刘弘早逝,家中没...
原创 一... 慕容的王,北魏的后,都是历史上特别值得称道的存在。 慕容鲜卑在历史上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几...
原创 隋... 隋太祖杨忠,是北魏到北周时期名将,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武艺过人,很有将帅的才能和...
原创 在... 国家都没了,下场能好到哪去。 秦始皇灭六国,当然离不开秦国前几代国君的良好铺垫,但是秦始皇作为给关东...
原创 刘... 在老版的电视三国演义当中,有一幕讲的是刘备带着70多万的人马去伐吴,但是在夷陵之战当中几乎被全歼,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