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跟朋友聊神话,说到嫦娥奔月,他突然插一句 “后羿射完日还能跟嫦娥谈恋爱,精力真够旺盛”,我当时差点把手里的奶茶喷出来!真不是我较真,这事儿咱得掰扯清楚 —— 射日的是大羿,跟嫦娥过日子的也是大羿,那个在夏禹时期搞事情篡权的才是后羿,这俩压根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小时候学课文,有篇《羿射九日》,当时老师就念 “羿”,可后来看动画片、听故事,全变成 “后羿射日” 了。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同一个人的不同叫法,就像有的人身份证上叫 “张伟”,朋友都喊 “伟哥” 似的。直到后来翻《淮南子》,里面写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然后尧派羿去解决,这里明明白白写的是 “羿”,没带 “后” 字。再查《左传》,才发现夏朝真有个叫后羿的,还是个小国王,不过这主儿可不是啥正面角色,趁夏王太康天天打猎不干活,直接把权力抢过来了,后来自己也因为整天玩乐,被亲信给杀了。你说这俩人,一个是救百姓于水火的英雄,一个是搞政变的野心家,咋就被混为一谈了呢?
说实话,一开始我也纳闷,难道就因为都叫 “羿”,还都擅长射箭?后来才发现,不光是咱普通人搞混,连以前的学者都栽过跟头。我看过游国恩先生的《中国文学史》,还有袁行霈先生的版本,里面居然都写的 “后羿射日”,引用的材料就是《淮南子》里尧时期那个羿的事儿。你说怪不怪?连大学教材都能弄错,咱老百姓分不清也难怪了。而且港澳台地区的一些书也这么写,我真是服了,这混淆的劲儿比新冠病毒传播得还快。
对了,还有个细节特有意思,那个夏朝的后羿,为啥叫 “后” 羿呢?查了才知道,“后” 在当时是首领的意思,就像后稷一样,不是说他排在谁后面。而射日的大羿,有的史料里还叫他 “平羿”,尧帝因为他射日有功,还封他为落阳侯。你看,一个有爵位,一个篡权夺位,这人品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更别说嫦娥了,人家好好的跟大羿过日子,怎么就硬生生被安到后羿头上了?要是嫦娥知道后人这么乱点鸳鸯谱,估计得从月亮上下来跟咱理论理论。
我还发现个事儿,屈原当年就对射日这事儿有疑问,在《天问》里还琢磨呢,觉得射太阳这事儿太玄乎。现在想想,屈原要是知道后来大家把人都搞混了,说不定得再写一篇《天问》,问问 “为啥俩羿分不清”。而且你知道不,射日这事儿可能都不是真的射太阳,有学者说那是当时长期阴雨,举行的一种救月仪式。不过不管是真是假,大羿的英雄形象是立住了,总不能因为跟后羿名字像,就把人家的功劳安到一个乱臣贼子头上吧?
以前我还跟人争论过,说 “后羿射日” 不对,应该是 “大羿射日”,结果人家说 “不都一样嘛,反正都是射太阳的”。我当时就急了,这能一样吗?就像你不能把岳飞和秦桧搞混,不能把关羽和董卓弄混一个道理啊!后来我才明白,之所以会混淆,除了名字像、都善射,还有个原因是秦汉时期就有人分不清了,《韩非子》里说 “古者羿作弓”,《吕氏春秋》里就变成 “夷羿作弓” 了,这一下就把俩人事迹掺一块儿了。
现在想想,咱们平时看神话、读历史,还真得细心点。别人家说啥就是啥,多翻两本书,多琢磨琢磨,不然把英雄和反派搞混,不仅对不起古人,自己也闹笑话。就像上次我邻居家小孩写作文,写 “后羿和嫦娥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后来他还篡夺了夏朝的王位”,你说这老师看了不得哭笑不得?
最后跟大家说一句,以后再聊射日和嫦娥的故事,可别再提后羿了,人家大羿才是正主儿。要是有人再弄错,你就把这篇文章甩给他看,咱得把这混淆了几千年的事儿给掰正过来!你们以前是不是也把这俩人搞混过?或者还知道啥关于大羿和后羿的小故事,评论区跟我聊聊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