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67年:汉宣帝调整军事部署,张安世统领未央、长乐两宫卫尉及长安十二门警卫部队和北军。
2.前18年:西汉孝景帝祭庙北门失火。
3.1902年:湖南邵阳贺金声领导反帝起义,竖“大汉佑民灭洋军”旗帜,不久失败。
4.1937年:中日两军鏖战平型关内外。
5.1983年:引滦入津工程建成通水,缓解天津供水困难。
6.2012年:中央气象台将钓鱼岛及周边海域天气预报纳入国内城市预报。
1.1297年:苏格兰军队在斯特灵桥之役中击败英格兰军队。
2.1609年:亨利·哈德逊登陆曼哈顿岛,命名哈德逊河;西班牙开始驱逐摩利斯科人。
3.1683年:奥斯曼帝国军队围攻维也纳。
4.1776年:英国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和谈在斯塔腾岛破裂。
5.1973年:智利发生军事政变,皮诺切特执政,总统阿连德殉职。
6.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坍塌,五角大楼部分被毁。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秋天,2001年9月11日,星期二,美国东部的天空湛蓝如洗。纽约曼哈顿下城,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如同往日一样,在晨曦中熠熠生辉,来自世界各地的五万多名职员和访客正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几小时后,这里将成为全球瞩目的悲剧中心。十九名恐怖分子劫持了四架美国国内民航客机,他们的目标直指美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象征,一场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即将撕裂长空。
上午8点46分,美国航空公司11号航班猛地撞入世界贸易中心北塔的北侧。最初的瞬间,许多目睹此景的人甚至以为这是一场可怕的意外事故。然而,仅仅十七分钟后,9点03分,联合航空公司175号航班以近乎相同的角度和更高的速度,径直撞入南塔南侧。电视直播镜头捕捉到的第二架飞机撞向大楼的瞬间,全世界都意识到这不是事故,而是一场蓄意的攻击。恐慌迅速蔓延,纽约市紧急启动了救援机制。
双子塔内部情况危急。被困在撞击点以上楼层的人们,面临高温和浓烟的威胁。纽约市的消防员、警察和急救人员则逆着人流,冲向燃烧的大楼,展开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然而,灾难并未结束。9点37分,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机,美国航空公司77号航班,撞向了位于华盛顿特区近郊的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导致大楼西侧严重损毁。这标志着美国的军事心脏也遭到了直接攻击。
几乎在同一时间,第四架被劫持的飞机——联合航空公司93号航班正在宾夕法尼亚州上空改变航向。乘客们通过手机得知了其他飞机撞击世贸中心的消息,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在的飞机也成为了恐怖袭击的工具。英勇的乘客们选择了反抗,与劫机者展开了搏斗。他们的行动最终导致飞机于上午10点03分在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的一片空地上坠毁,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生还,但他们可能阻止了飞机袭击华盛顿特区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推测可能是白宫或国会大厦),他们的行动成为了这场悲剧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回到纽约,世贸中心的双子塔在遭受撞击后燃烧了近一个小时。上午9点59分,南塔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率先坍塌。仅仅29分钟后,10点28分,北塔也紧随其后化为一片废墟。重达数十万吨的钢铁和混凝土化为齑粉,扬起的巨大尘埃云瞬间吞噬了曼哈顿下城的街道。数以千计的平民和第一时间冲入火场的343名消防员、60多名警察以及大量急救人员被埋其中。整个“归零地”(Ground Zero)成为了一片废墟和救援现场。
9·11事件造成了2977名无辜者遇难,他们来自全球超过90个国家,这一事件不仅是美国的悲剧,也是全人类的悲剧。当天,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正在佛罗里达州的一所小学参观,得知消息后,他的反应和后续领导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当晚,他在白宫向全国发表讲话,誓言追查元凶。随后,美国认定“基地”组织及其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是袭击的幕后黑手,并发动了全球反恐战争,先后入侵了阿富汗和伊拉克。
这场恐怖袭击的根源可追溯至美国冷战时期的中东政策。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为对抗苏联,曾通过巴基斯坦向包括本·拉登在内的阿富汗抗苏力量提供支持。冷战后,美国继续在中东推行霸权政策,如1991年海湾战争后驻军沙特,这激化了部分阿拉伯民众的反美情绪。同时,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忽视巴勒斯坦权益,导致阿拉伯世界普遍不满。拉登利用这种情绪,将宗教极端主义与反霸权重结合,号召“圣战”对抗美国。
尽管有学者提出“文明冲突”理论,但9·11事件本质上更多是政治经济矛盾而非纯粹文明对立。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军事存在及单边主义政策才是关键。此外,美国情报系统失效加剧了事件发生。911前,联邦调查局(FBI)和中央情报局(CIA)已追踪到部分劫机者线索,但因部门间信息壁垒未能及时行动。
9·11事件的影响是深远且多维度的。它直接导致了美国国内安全体系的彻底重构,成立了美国国土安全部,并通过了颇具争议的《爱国者法案》,极大地加强了政府的监控权力。全球航空旅行安全标准也被永久性地提高。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将“国际反恐”置于了全球政治议程的核心位置,大国关系和国际安全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即便过去了二十多年,9月11日这一天,依然是全球集体记忆中最沉痛的一页,它提醒人们和平的珍贵与脆弱,也见证着人类在极端灾难面前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坚韧。每年这一天,在纽约、在五角大楼、在宾州尚克斯维尔,都会举行悼念仪式,逝者的名字被一一念出,钟声敲响,人们静默肃立,缅怀逝者,反思历史,祈愿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