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再启程:感悟文物里的抗战史诗
迪丽瓦拉
2025-10-05 14:31:55
0

“行走的课堂”再启程:

感悟文物里的抗战史诗

9月9日,天津图书馆报刊借阅部“行走的课堂”系列活动再升温。继首期走进张园、探寻历史印记后,本期活动馆员一行8人来到天津博物馆,沉浸式参观“津沽烽火,浩气长歌——天津市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物展”,在文物与史料中重温津沽大地的抗战史诗,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展览通过“奋起救亡”“津门浩劫”“市区抗战”“盘山烽火”“赢得胜利”“抗战英烈”6个篇章,以390幅图片、144件文物、23件档案资料、3个视频、1处场景复原为载体,构建起立体的历史叙事,生动再现了党领导天津人民浴血抗战的光辉历程、取得的伟大胜利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参观过程中,馆员们保持着肃穆与专注,放慢脚步,驻足观看,不时在展品前轻声交流感悟。一幅幅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斑驳的文物,述说着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的无畏,见证着军民同心、共抗外敌的坚守,让每一位馆员都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深感动容,深刻体会到抗战胜利的来之不易。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作为“行走的课堂”的重要一站,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红色教育之旅,更是一次直抵人心的精神洗礼。报刊借阅部党支部负责同志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组织这样的参观学习活动十分有意义,“走出去”的这种交流学习形式更为鲜活,更有温度,参与感也更强。参加活动的党员同志坦言,此次近距离感悟文物背后的抗战故事,打破了时空的隔阂,感官冲击力十足,未来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将红色文化融入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工作中来,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乌托邦到断头台:王莽改制中理... 今天我们从土地制度聊聊颇有争议的新朝,就是王莽篡汉后建立的新朝。 王莽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啊...
原创 夏... 在20世纪初期,国际史学界普遍对中国商朝的存在持怀疑态度。这种学术观点一直持续到1928年,当中国考...
原创 宋... 咱今儿个聊点有意思的,宋朝那阵子的商业,真不是一般的热闹!你知道不,我前阵子看老剧,里头演宋朝集市的...
原创 杨... 宋朝因其重文轻武的治国方略与独特的军事制度,使得整体军力相对薄弱。然而这绝不代表宋朝缺乏能征善战的将...
原创 吐...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首出自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千古名句,道尽...
原创 卫... 卫青:从骑奴到大将军的传奇人生与家族兴衰 卫青,这位西汉武帝时期最负盛名的军事统帅,以其非凡的军事...
原创 曹... 三国时期,魏国作为魏蜀吴三国中实力最为雄厚的政权,其建立者曹操在称魏王后,家族内部也上演了一场惊心动...
在古代,原来称呼一个人有这么多... 在中国古代社会,人际交往中的称谓体系是一门极其精深的学问,其复杂程度远超现代人的想象。一个人在不同场...
斯托伊奇塔谈作为思想实验的图像... 斯托伊奇塔(章静绘) 斯托伊奇塔是出生于罗马尼亚,自九十年代起在法国、德国、瑞士等地崭露头角的艺术史...
原创 清... 清代钱币的历史背景与收藏价值 第一节:钱币的历史背景与发展 清代(1644年-1912年)作...
原创 况... 宣德五年的春天,苏州府衙外挤满了人。老百姓踮着脚往里面瞅,官吏们则揣着心思站在大堂两侧 —— 新来的...
致敬历史!那些展品背后的星辰大...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作为学术重镇、文教高地,不少高校有自己的博...
秦始皇手中的牌远远强于西汉初期...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与货币制度的历史意义及其经济困境 一、度量衡与货币统一的历史性改革 在古代社会生...
海外华文媒体品读德昂族历史文化 中新网 德宏9月13日电 (记者 缪超)三台山乡地处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是中国唯一的德昂族乡。12日,...
夏朝或真实存在!考古发现史前大... 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在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等其他辉煌一时的古代文明相继湮没...
原创 蒋... 在蒋介石最信任的身边,有三位身份特殊的人物,他们十几年如影随形,日日面对机要文件,却在暗中将情报源源...
原创 一... 1941年10月13日,秋日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萧县通往时村的土路上。伪军特务刘启亭正慢悠悠地走着,突...
新华图讯丨青海黄河源区确认发现... 这是文物考古工作者于2023年7月在青海省玛多县扎陵湖畔对尕日塘秦刻石进行现场考察时拍摄的该刻石遗迹...
唐朝皇帝在巡视期间,对使臣的选... 唐朝的巡视制度作为维系帝国统治与地方治理的核心机制,其发展历程贯穿了整个唐朝的兴衰史。这一制度始于唐...
原创 活... 在中国古代,当科学与医学技术尚未发展成熟的年代,即便是轻微的伤风感冒也可能夺走无数人的性命。那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