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如果上朝,谁应该排在第一位?
迪丽瓦拉
2025-10-05 16:04:45
0

清代大臣上朝时的站位次序问题,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的一等公、大学士、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以及各部院堂官的排列顺序,在清代政治制度研究中是一个较为冷僻的领域。尽管在众多以清代宫廷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鲜少呈现,且现存史料中对此也缺乏系统记载,但这一议题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制度内涵。近日,一位御史在研读《清稗类钞·爵秩类》时意外发现了相关记载,这为深入探讨清代官员朝会站位问题提供了珍贵的文献依据。

清代帝王素以勤政闻名,其日常政务活动具有严格的作息规律,往往黎明时分便开始视朝。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视朝与上朝在制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明代典制明确规定皇帝需每日临朝听政,明太祖朱元璋与明成祖朱棣确实恪守此制,堪称勤政典范。然而自宣德朝以降,帝王已难坚持每日临朝,至嘉靖时期,皇帝不朝更成为常态。相较而言,清代虽无每日临朝的硬性规定,但通过其他形式保持了较高的理政频率。

朝会仪式具有极其严格的规范程序。平日皇帝多在乾清宫处理政务,唯逢重大节庆方移驾太和殿举行大朝会。自圣祖康熙朝始,确立了御门听政制度,几乎全年无间断地坚持实施。不过这种听政形式相对灵活,仪式性较正式朝会为轻。世宗雍正帝移居养心殿理政后,形成每日定时召见军机大臣及部院官员的惯例。由此,常规朝会逐渐演变为小范围的日常奏对,除重要典礼外,京城中下级官员均无需参与早朝。 尽管清代朝会制度看似简明,但正式场合下的官员站位实则暗藏玄机。那么,在庄严的朝会仪式中,各级官员究竟如何排列位次呢?

在清代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中,朝会站位主要依据爵位与品级双重标准。明代朝班排序以爵位优先,国公等高等爵位者居首,次第方按品级排列。清代制度则更为复杂:由于宗室王公多留京任职,其地位自然凌驾于普通大臣之上。故朝班最前列通常为亲王、郡王,但并非所有宗室都必须参朝。自高宗朝始定制:宗室王公不得担任要职,既不能入值军机,亦不掌部务。加之亲王郡王人数众多,除皇帝登基、大婚、万寿等重大典礼外,无具体职司者可不参朝。因此乾隆以降,朝班首位未必由王公占据。

异姓封爵的公、侯、伯等高级贵族位列其次。需注意的是,仅食俸而无实职的世袭公爵可不参朝。若公爵兼任大学士或军机大臣,则位次仅次于诸王。公爵之后方为品官序列:圣祖康熙曾明定品官位次,领侍卫内大臣居首,次为内阁大学士,再次六部尚书。军机大臣虽非正式品官,但多由大学士或尚书兼任。制度规定:以军机大臣身份任职的大学士,位次高于普通大学士;同理,兼任军机大臣的尚书亦位列普通尚书之前。

雍正九年曾发生一桩耐人寻味的案例:深受世宗器重的旗人重臣傅尔丹,时任三等公兼领侍卫内大臣、吏部尚书。依制应位列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张廷玉之前。然傅尔丹自谦君子,以资历尚浅为由坚辞,张廷玉亦严守体制再三推让。最终由雍正帝亲自裁定,命张廷玉居前。此事生动说明:朝班位次虽有成规,实际排列仍受官员资历、威望及帝王宠信程度等因素影响。 至于大学士以下的各部尚书,因清代实行满汉双尚书制,排序更为复杂。除民族因素外,部分尚书还兼任大学士或军机大臣。常规排序遵循满前汉后原则,但若汉尚书兼任大学士,则可越次居前。若满汉尚书皆任大学士,则满大学士仍列汉大学士之前。都察院官员、各部侍郎等其他官员的排序相对简明,基本遵循满前汉后之制。驻京武职官员,特别是八旗将领,则严格按品级定其朝班位次。

这些细致入微的排序规则,不仅体现了清代官僚体系的等级秩序,更折射出满汉关系、爵职平衡等深层次的政治考量。每一次朝会站位的变化,都可能暗藏权力格局的微妙调整,堪称观察清代政治生态的重要窗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一箭改变三国格局!张任射庞统、... 物华天宝、人才荟萃,沃野千里、群贤云集,这就是被称为天府之国的益州。 益州刘璋,虽然是闭门自守的暗弱...
原创 为... 诸葛亮与姜维的相遇相知,堪称三国历史上一段令人津津乐道的佳话。这位被后世尊为卧龙的蜀汉丞相,对从天水...
“秦始皇遣使采药昆仑石刻”最新...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代睿 9月15日,随着国家文物局新闻发布会召开,曾陷入真假之争的青海“秦始皇遣使...
原创 他...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号角响彻神州大地,东北、华东、中南、西北、西南等广大地区相继迎来解放的...
朱元璋杀了15万贪官,反而越杀...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贪腐问题始终是困扰统治者的顽疾。明太祖朱元璋与清世宗雍正这两位以铁腕治贪...
原创 为... 中国在难民问题上的立场常常引发国际社会的讨论,一些舆论认为中国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过于谨慎,甚至有些严...
原创 消... 近年来,随着《大明风华》《山河月明》等历史题材影视剧的热播,一股历史热正在社会各阶层兴起。越来越多年...
原创 这... 这位传奇武将的生命力之顽强令人叹为观止,他不仅亲眼见证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辉煌与陨落,目睹了汉高祖刘邦...
复旦史学百年︱杨宽与先秦历史地... 【按】为纪念复旦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一百周年,澎湃新闻特推出“复旦史学百年”专栏,刊载关于谭其骧、周予同...
原创 三... 三国时期名将辈出,其中赵云赵子龙堪称一代传奇。这位常胜将军一生征战沙场,未尝败绩,其英勇事迹至今为人...
原创 同... 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代表着读书人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是无数寒窗苦读的学子毕生追求的目标。这种通...
原创 三... 标题:三国四大经典预言,竟然全部预言成功,历史证明丝毫不差 在中国古代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三国时期...
原创 张...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豪杰争锋,涌现出无数令人敬仰的英雄人物。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曹操以其过人的谋略...
原创 别... 当我们谈及南沙群岛时,许多人的目光通常集中在那些引发争议的小岛礁上,仿佛整个东南亚的未来都在这片海域...
原创 孙...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人物:他的父亲是皇帝,儿子是皇帝,孙子也是皇帝,而他自己...
原创 为... 《乌江畔的贵族绝唱:论项羽自刎背后的精神丰碑》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每当这句悲壮的诗句浮现在...
联合国都是“一国一票”,为何苏... 在全球众多国际组织之中,联合国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由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主权国家共同组建而成的...
原创 汉... 汉光武帝刘秀在建立新王朝时,做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决定——将国号定为汉,以此表明自己继承西汉正...
原创 中... 在中国历史上波澜壮阔的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位开国雄主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但您是否真正了解他...
长平之战,40万被坑杀赵军为何...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我诚挚地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不仅能让您更方便地参与讨论和分享观点,还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