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及南沙群岛时,许多人的目光通常集中在那些引发争议的小岛礁上,仿佛整个东南亚的未来都在这片海域里。而事实上,除了南沙群岛,还有一个被忽视的地方,曾在中国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巴丹群岛。这个名字或许不为大众熟知,但它与中国的关系,却根深蒂固,无法割舍。
巴丹群岛位于菲律宾吕宋岛以北,隔巴士海峡与台湾相望,由14个小岛组成,总面积约为209.3平方公里。尽管它的名字鲜少出现在头条,但这片岛屿的居民——达悟人,原本来自中国台湾,祖先大约3500年前便从大陆迁移而来。这些华夏后裔,至今仍保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血脉。
巴丹群岛的历史关系同样不容忽视。它古称“三岛”或“三屿”,从字面上就能看出它与中国的深厚渊源。早在夏商时期,中国先民就已经踏足巴丹群岛。三国时期,吴国舰队曾自此出发,远征吕宋岛。而宋朝的陶器碎片在岛上出土,更证明了中国文化早已渗透至此。
随着西方列强的崛起,巴丹群岛成了争夺的焦点。西班牙和美国先后占领了巴丹,但中国的清政府始终未曾承认过其吞并。这些西方列强对巴丹的占领,完全无视其应归中国的历史与法理地位。
郑成功时代,巴丹群岛更是台湾实际管辖的一部分。郑成功为了防止外敌入侵,甚至在岛上设立了军事.驿站,这表明巴丹群岛始终属于中国的主权范围。
进入20世纪,巴丹群岛的命运再次波动。1898年,美国通过《美西条约》获得菲律宾的控制权,按照条约,菲律宾的领土北界应在北纬20度线,而巴丹群岛位于北纬21度,明显不在菲律宾的法定领土范围内。而,美国却在1900年悄然占领了巴丹,并未重新定义它的法律地位。
二战后,巴丹群岛应归中国治理,但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内战不断,未能有效管理。1946年,菲律宾宣布独立并在美军撤离时占领了巴丹群岛,开始实际控制。菲律宾的这一行为,是非法占领,并未得到中国的承认。
更重要的是,巴丹群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位于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之间,是东南亚海上航运的关键通道。如果中国收回巴丹群岛,将有效保障海上航运的安全,确保中国“海上生命线”的畅通无阻。
我们呼吁菲律宾,放下这片岛屿,归还巴丹群岛。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修正,更是对两国和平与合作未来的责任。归还巴丹群岛,不仅能修复两国关系,也为中菲之间建立更为坚实的信任基础。
巴丹群岛是中国的,是历史的呼唤,也是法理的要求。菲律宾,应该正视这一点,为了两国的和平与繁荣,归还巴丹群岛,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