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末代皇帝溥仪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光是胞妹就有7个。
而其中最小的妹妹,也是大清最后一位格格——爱新觉罗·韫欢,却与溥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这位末代格格一直活到了2004年,她临终前说了一句话立刻就与溥仪高下立判起来。
究竟她有着怎样的人生?这位格格又与溥仪有何不同呢?
01两兄妹的人生路
溥仪一生坎坷,还没认字的时候就被抱上了龙椅。
他这一生有太多的不如意,有赶下台的耻辱,也有被扶持时的欣喜。可兜兜转转,他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中时已经与他人没什么不同。
溥仪悔过,恨过,但他始终都没有幸福过。可他的胞妹爱新觉罗·韫欢却在爱的包围中幸福了半生。
事实上,韫欢要比溥仪小很多,当她出生的时候已经是1921年了。
在她儿时所有人都叫她七格格,虽说自己还保有满清的称呼,但事实上北洋政府真没多给这些遗老遗少太多的优待。
自己还没当几天格格,冯玉祥将溥仪一家赶下台,那个时候小韫欢年仅3岁。她好奇地坐在马车上往外窥探自己家的时候,殊不知自己再也回不来了。
后来一家人搬到了天津生活,韫欢与其他姐妹去了一所英国人建立的学校上学。此时她已经适应了普普通通的日子,毕竟满清政府早就化为乌有了。
韫欢总觉得半岛天津的日子很是幸福,那个时候一家人都在一起,虽然自己没有所谓格格的待遇,但一大家子在一起很是开心。
可这种日子没过多久,决定溥仪人生的日子就来了。
在1932年的时候,日本人看中了溥仪的身份想将他打造成傀儡。于是伪满洲国建立,溥仪那颗想要复辟的心又蠢蠢欲动起来。
这个时候载沣却十分清醒,他并没有跟着去东北。毕竟如今已经有国民政府,怎么可能还容得下其他政权?再说,大清已败落,但绝不靠日本人东山再起。
载沣的坚持让韫欢见识到了一个父亲,也见识到一个中国人的血性。所以韫欢一家大部分人都留在了天津,比起称帝为后这些虚荣的东西,她更喜欢平静的生活。
就此,这对兄妹的人生彻底发生了变化,两人也逐渐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02金志坚的后半生
也就是这次的分离,韫欢与哥哥的渐行渐远。在抗战胜利后,溥仪明白自己走投无路生无可恋。他被苏联军队给抓住,自从失去了自由。
这个时候的韫欢已经长得亭亭玉立,她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学生。她亲眼见到过敌人的侵略,也见识过国人奋起反抗的背影,所以对她来说哥哥的行为让她不齿。
当年的韫欢想要抛弃过往,舍弃自己的身份,于是改名换姓成了金志坚。
抗战胜利后,她决定为自己的家族赎罪,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一开始的工资很艰难,在面对国家破败的时候,她见过太多的穷苦儿童还在贫困与无知中挣扎,所以她与好友创办了一所“坚志女子职业学校”。
金志坚的想法很简单,她希望中国的女性都能受到教育而觉醒,毕竟当时中国还是重男轻女的时代。能启发更多的中国女性崛起,这就是金志坚的愿望。
新中国建立后,在朋友的介绍下,她与同为教师的乔洪志结为夫妻,二人在学校里尽心尽力,为无数女性带来希望。
此时还在监狱里吃牢饭的溥仪怎么都没想到自己的妹妹会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可如今兄妹俩因为当初的选择而有了不同的人生,这实在让人感慨。
但人生无常,在1960年丈夫乔洪志突发心脏病去世,没有任何准备的金志坚彻底傻眼了。
毕竟自己还有3个孩子,还有学校要管理,这些事情自己一个女人怎么应付得过来?在困苦中,周总理听闻此事特地派人来看望,还提出了要提高金志坚的待遇。
但倔强的金志坚不肯动用国家的一分钱,坚持自己事业一直到退休。
时光荏苒,金志坚再回首自己的后半生时,她泪目了。从儿时的七格格到新中国的女教师,金志坚看见了世事的变迁。这半生有笑有泪,有着自己对教育的执着。
2004年的夏天,走到人生终点站的金志坚释怀了。她这一生过得基本幸福,尤其是在对他人奉献的时候更加感到满足。
于是在临终时,她望着身边的家人表示:我的家族,是中国历史的罪人!这句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无不震惊。
金志坚自觉自己的家族对国家与人民无益,直到最后一刻还在惦记着自己有没有对国家作出贡献。
她只是一个普通女人,可这个普通的女人却对自己的家族有清醒的认识,也有对国家的责任。大家觉得金志坚是不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讨论吧。
参考资料:
1·百度-《金志坚》
2·新浪-《最后的皇妹——溥仪最小的妹妹爱新觉罗·韫欢》
3·U途人文网-《金志坚》
4·腾讯网-《末代皇帝溥仪的妹妹韫欢,倾国倾城的容颜,却嫁给了一个普通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