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宋时轮将军和几位战友正在上海一家餐馆聚餐。正当大家谈笑风生时,一位年轻的服务员轻轻走近,礼貌地递上菜单,请他们点菜。 作为东道主,宋时轮接过菜单仔细翻阅。发现都是些普通菜式后,他抬头问道:你们店里有没有什么特色菜?最好是祖传秘制的,别处吃不到的。服务员想了想回答:我们有一道清炒虾仁很有名,不过需要老板娘董竹君亲自下厨。 董竹君?宋时轮眼睛一亮,是不是20年前在上海望志路开餐馆的那位?这个问题让年轻服务员一时语塞,只好请来经验丰富的厨师长确认。经过核实,宋时轮确信这就是他要找的人,坚持要见老板娘一面。
此时的董竹君听闻有人指名要见她,心中不免忐忑。特殊时期,她担心来者是国民党特务,便婉拒了见面请求。见董竹君不愿现身,宋时轮提笔在纸上写下一段话让服务员转交。 当董竹君读完纸条内容,终于从餐厅楼上的办公室缓步走下。看到恩人出现,宋时轮激动得热泪盈眶,上前深情地说:董大姐,我就是当年您救下的宋时轮啊,我一直在找您! 确认身份后,董竹君也难掩激动之情。为方便叙旧,她将宋时轮请进办公室。在那里,宋时轮动情地回忆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 1929年,在广州从事地下工作的宋时轮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多次越狱失败后,幸得好友胡涟相助才得以释放。出狱后他奉命转移至上海,却很快又被特务盯上。危急关头,经友人李堂萼介绍,他找到了董竹君。 看到李堂萼的亲笔信,董竹君毫不犹豫地收留了宋时轮。在她的庇护下,宋时轮多次躲过国民党特务的追捕。细心的董竹君还找来名医为他治疗身上的伤痕。伤愈后,宋时轮告别恩人,在党组织安排下加入中央红军。 此后岁月里,宋时轮随军长征,抗战时期担任八路军团长,为创建雁门关根据地立下汗马功劳。解放战争期间,他指挥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参与多场重要战役,最终迎来全国解放。 上海解放后,宋时轮一直想报答董竹君的救命之恩,却苦寻无果。没想到竟在茂名南路的这家餐馆与恩人重逢,这意外的惊喜让他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