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无犬子这句老话在三国时期得到了充分印证。翻开历史画卷,我们看到曹操家族三代英才辈出,从雄才大略的曹操到文采斐然的曹丕、曹植;马腾家族三代名将,马超、马岱都是威震沙场的猛将;而东吴的孙氏父子更是人才济济,孙坚、孙策、孙权个个都是人中龙凤。特别是孙权,连对手曹操都忍不住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不过,三国时期也有例外,最出名的就是那个扶不起的阿斗。
小时候常听大人用阿斗来形容不成器的人。虽然当时不知道阿斗是谁,但知道这是个贬义词,所以一直很怕被人这样评价。后来才知道,阿斗就是蜀汉后主刘禅。这就让人纳闷了:英明神武的刘备,怎么会有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呢?
我曾经天真地以为,是当年长坂坡那一摔把刘禅摔傻了。毕竟赵云七进七出才救回阿斗,刘备为了收买人心又把他摔在地上。为此我还特别小心保护自己的脑袋。但后来发现,刘禅能熟读经典,说明脑子没问题。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刘禅的成长环境其实很特殊。他出生在战乱年代,还是个婴儿时就跟着父亲四处逃亡。等他长大时,三国鼎立局面已经形成,他稀里糊涂就当上了皇帝。更糟糕的是,身边围满了阿谀奉承的小人。这些人整天带着他吃喝玩乐,年幼的刘禅哪经得起这样的诱惑?结果该学的治国之道没学会,不该学的享乐之道倒是样样精通。
更可悲的是这些小人最终也没落得好下场。他们巴结刘禅几十年,蜀汉灭亡后什么都没得到。而那些开国功臣们,在刘禅小时候也没好好教导他,反而跟着一起享乐。久而久之,刘禅就彻底沉迷享乐,把国家大事抛在脑后。
刘备在教育儿子方面也有责任。虽然请了老师教导,但自己却很少亲自管教。偶尔出现也是板着脸,这让刘禅从小就缺乏父爱。现实中很多家长也犯同样的错误,忙于工作忽视子女教育,结果孩子走上歪路。刘禅的故事,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欢迎点赞支持,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