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穿越回三国时代,成为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面对群雄割据的乱局,你会如何抉择?当时魏蜀吴三国鼎立,曹操雄踞北方,孙权坐拥江东,刘备却还寄人篱下。有人觉得诸葛亮选择刘备是出于感动——毕竟刘备曾三顾茅庐,冒着风雪多次登门求教。但真相远没这么简单。
在诸葛亮出山前,天下格局已初现端倪。曹操手握百万雄师,控制着中原腹地,俨然是北方霸主。江东的基业在孙权经营下固若金汤,凭借长江天险易守难攻。相比之下,刘备当时不过是个四处投奔的落魄皇叔,连自己的地盘都没有。诸葛亮这样的智者,怎会仅因感动就押上自己的前程? 其实,选择刘备是诸葛亮深思熟虑的结果。首先,曹操麾下谋士如云,荀彧、郭嘉等人都是一等一的智囊。就算曹操再爱才,诸葛亮去了也难有施展空间。更关键的是曹操生性多疑,伴君如伴虎。司马懿后来就评价说,诸葛亮不选曹操,正是因为他做事太过谨慎。反观刘备阵营,虽然势单力薄,却有两个优势:一是有关羽、张飞这样的万人敌将领,二是有徐庶这样的谋士打底。诸葛亮加入后可以大展拳脚,不必担心被人掣肘。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个选择确实让他实现了鞠躬尽瘁的人生理想。只是事必躬亲的作风,也让这位天才军师过早耗尽了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