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棣称帝后,曾策划一条逃生之路,明朝灭亡时,崇祯却为何不用?
迪丽瓦拉
2025-10-07 17:04:55
0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位争夺战屡见不鲜,但这类篡位行为终究名不正言不顺,得位者往往内心难安。明成祖朱棣就是典型例子,他通过武力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皇位。这位靠兵变上位的皇帝在南京总是如坐针毡,毕竟这里不是他的势力范围。为了摆脱这种不安,朱棣开始筹划将都城北迁至自己的根基之地——北京。

关于南京的处置,朱棣采取了双都制的精明策略。北京地处边陲,直面蒙古等游牧民族的威胁,一旦北方防线被突破,拥有长江天堑的南京就能成为王朝的复兴基地。为此,朱棣在南京保留了完整的行政架构,从六部衙门到驻防军队一应俱全。明朝中后期,这座备份都城更成为政治失意官员的避风港,加之江南丰厚的经济基础,随时可以承担起临时首都的重任。土木堡之变时,这个应急机制几乎就要启动,幸而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成功化解了危机。

到崇祯年间,这个百年布局终于到了启用时刻。面对李自成大军压境,朝中大臣先后提出两个方案:先是建议皇帝南迁,后又退而求其次请求护送太子南下。优柔寡断的崇祯却两次错失良机,最终只能在城破之际仓皇安排皇子出逃。历史证明,若当时果断启用这套应急机制,或许大明国祚还能延续,也不至于重蹈北宋靖康之耻的覆辙。这个精心设计的双都制,最终因决策者的犹豫而功亏一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备的野心究竟有多大?把他4个... 《八阵图》中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的诗句,生动描绘了三国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
历史上“窝囊王朝”,没出过名将... 【历史长河中的短命王朝】 中华五千年文明孕育了无数王朝,它们如同星辰般起落更迭。一个王朝的兴衰往往...
刘备临终托孤,为何不选赵云配合... 蜀汉托孤之谜:为何刘备选择李严而非赵云? 公元223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病重离世。临终前,他将年...
原创 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臣、父子、夫妻之间的伦理纲常被视为不可逾越的道德准则,任何违背这些天理的行为都会...
汉武帝刘彻为啥薄葬卫子夫? 来源 色衰而爱驰… 然后 01 这事太丢脸了。 堂堂一个帝国的皇帝,刘彻一直认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竟...
历史上三次“神秘”巧合,令人不...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就像每个人都需要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找准人生方向一样,一个民族也需要通过历史...
法国没有参与火烧圆明园?英国人... 圆明园是怎么烧的?谁烧的?为啥烧?有人说是“八国联军放的火”,有人说是“法国人干的”,还有人干脆说“...
原创 日... 日本为什么会选择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当然不是随便选的时间,至少有四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
皇太极表现出极大诚意,给明朝待... 【明朝强盛形象背后的外交困局】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常被后人赋予不妥协的崇高形象。民...
原创 如... 宗教影响力变迁与伊朗政治格局 近几个世纪以来,宗教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随着科学...
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为何秦... 《隋唐演义》的影视剧和民间故事里,秦琼常常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这位隋唐之际的传奇名将,在荧幕上总是身披...
刘备手下两猛将,一个力敌关羽,... 【改写版】 在蜀汉开国历程中,刘备帐下汇聚了一批骁勇善战的将领,正是这些将士的浴血奋战,最终奠定了蜀...
宋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何... 题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北宋、码头 倘若宋朝的统治者们都热衷于开疆拓土,整日盘算着如何消灭西夏、金国...
原创 杨... 清朝的建立与正统起始时间考辨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存续时间通常被认定为1644年至...
刘备用错2位铁杆兄弟,看错1位... 【改写版】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麾下聚集了大量谋士和猛将,却始终未能实现统一天下的抱负,最...
原创 太... 太平天国的真正奠基者:被历史遗忘的冯云山 说起太平天国,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天王洪秀全。但要说洪秀...
曹操号称“薄葬”到底有多薄?自... 曹操高陵新发现:北宋守陵户与薄葬之谜 最新考古研究显示,在河南安阳曹操高陵西侧发现了一处宋元时期的建...
原创 卫... 【改写版】 在军事史上,西汉王朝最杰出的三位将领当属卫青、霍去病和韩信。其中霍去病的战绩最为传奇—...
明朝地方官员品级与现今地方行政...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者,...
原创 梁... 【历史名将大比拼:梁山五虎与蜀汉五虎的差距究竟在哪?】 说起中国古代的猛将组合,梁山五虎将和蜀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