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托孤,为何不选赵云配合诸葛亮?李严有项能力赵云不具备
迪丽瓦拉
2025-10-07 19:33:13
0

蜀汉托孤之谜:为何刘备选择李严而非赵云?

公元223年,蜀汉开国皇帝刘备病重离世。临终前,他将年幼的刘禅托付给丞相诸葛亮,并任命李严为副手,共同辅佐新君。这一安排看似合理,却让许多三国迷感到疑惑:为何资历深厚、能力出众的赵云未能入选托孤重臣之列?

赵云:功勋卓著却未被重用

在关羽、张飞相继离世后,赵云堪称蜀汉元老中的第一人。他忠诚可靠,战功赫赫,按理说完全有资格辅佐新君。然而,刘备却并未考虑他。这并非因为刘备不识人,而是他深知赵云的性格特点——过于耿直,未必适合担任辅政大臣。

托孤的真正目的:调和而非制衡

刘备托孤时,几乎将大权全权交予诸葛亮,甚至直言:“若刘禅可辅佐,便辅佐他;若不成器,你可取而代之。”这番话表明,他完全信任诸葛亮,根本不需要用副手来制衡。因此,李严的角色更可能是“调和者”——在诸葛亮与刘禅、群臣之间起到缓冲作用。

赵云的耿直:优点也是缺点

赵云的性格从两件事上可见一斑:

1. 投奔公孙瓒时,别人可能会奉承新主,他却直言:“我们只是追随仁政,并非认定你比袁绍更强。”这种直率虽显真诚,却未必讨喜。

2. 益州分田争议,刘备本打算犒赏功臣,赵云却引用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名言,反对分田分房。虽然他的出发点高尚,但此举无疑得罪了渴望封赏的群臣。

赵云的耿直虽令人敬佩,却也让他难以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这恰恰是辅政大臣的重要职责。

李严的优势:圆滑的调和者

相比之下,李严更擅长处理复杂关系。他本是刘表旧部,投奔刘璋后迅速被任命为成都令,并在任上赢得赞誉。要知道,成都是益州权贵云集之地,关系错综复杂,而李严能游刃有余,说明他深谙进退之道,善于平衡各方利益。

结论:性格决定角色

刘备的选择并非忽视赵云,而是基于实际需求——诸葛亮需要的是一个能在矛盾中斡旋的搭档,而非另一个刚直不阿的忠臣。因此,李严的圆滑使他成为更合适的人选。

当然,赵云并未被彻底冷落。刘禅即位后,立即任命他为中护军,执掌禁军、选拔武将,让他在更适合的岗位上继续为蜀汉效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网络上流传着一种颇具争议的观点,认为满清入关是因祸得福,声称正是这次政权更迭挽救了当时陷入困境的中华...
原创 清...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主要有两种途径:举孝廉和科举制。举孝廉需要候选人获得他人举荐和认可,这种制度更看重人...
原创 国... 国民党党务衰败的十年历程(1927-1937) 要理解抗战时期国民党组织的溃败,我们需要回溯1927...
原创 明...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朝代。建国之初,朝廷就不得不应对北方蒙元残余势力,随后又受到鞑靼部...
原创 宋... 太上皇:中国封建王朝的特殊政治角色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太上皇是一个极具特殊性的政治称号。它通...
原创 岳... 狂风裹挟着暴雨,如猛兽般肆虐着临安城。大理寺的狱室内,昏黄的灯光在风雨中摇曳,岳飞身披囚服,那高大的...
原创 做... 改写后的文本: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象征着绝对的权力与荣耀。无论是手握重兵的将领,还...
原创 左... 在欧洲漫长的历史画卷里,一直流传着一个引人入胜的神秘传说。这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富可敌国的传奇家族,他...
原创 诸... 《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名著和相关的影视作品,让无数人第一次领略到三国时代的魅力。在那个东汉王朝摇摇欲坠...
原创 南... 南宋历史上,宋高宗赵构重建宋朝政权的这段岁月,常被冠以中兴的美名。特别是在面对金兵南下时,南宋军民展...
原创 襄... 前言 三国时期的襄樊之战堪称改变历史走向的经典战役。这场大战不仅让武圣关羽的威名达到顶峰,更让曹魏...
原创 日... 关于日本在甲午战争中取胜的原因,网上常见两种主流观点:一是日本完成了资本主义改革,二是明治维新推动的...
原创 长...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转折点战役,发生在战国时期。这场大战不仅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更深刻改...
原创 秦... 改写后的文本: 马鸣关的黄昏决战 夕阳西下,马鸣关笼罩在一片金红色的余晖中。南陈名将秦彝手握长枪...
原创 从... 改写后的正文: 1981年,日本宫城县著名的座散乱木遗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业余考古爱好者藤村新...
原创 邢... 《三国演义》中邢道荣的戏份虽然不多,但每次出场都令人印象深刻。这位猛将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短短几场戏中...
原创 曹... 曹操死后,那些他强占来的妻妾们,命运反而比明媒正娶的妻妾要好。令人意外的是,曹操的正室夫人们结局大多...
原创 周... 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赫赫有名的军事家,他不仅战功卓著,更以过人的才智闻名于世。而他的妻子小乔,则是当时...
原创 为... 诸葛亮与张郃的生死对决:一场改变三国命运的暗战 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张郃的交锋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的较...
原创 为... 改写后的正文: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自统率一支由陈、蔡、虢、卫等国军队及周王室部队组成的联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