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利安”这个词,原本是好词,意思是高贵的人。可从19世纪开始,一帮种族理论家把它从词典里拽出来,往人种上贴。
到了20世纪,纳粹德国又给它挂上血统标签,把‘雅利安人’说成是天选种族,还给这套理论安了个学名,叫‘雅利安主义’。
从词语走到大屠杀,从梵语讲到毒气室,一步步全靠这块招牌撑起来。今天就把把这块牌子怎么贴上去,又是怎么染上鲜血,一笔笔翻出来。”
梵语“arya”这个词,最早在古印度《梨俱吠陀》中出现,意思是“高贵的人”。18世纪,威廉·琼斯发现,梵语词汇结构和拉丁语、希腊语极为相似。
他提出:这些语言可能出自同一个祖先语言系统,这就是“印欧语言”概念的开端。进入19世纪,语言学和民族主义绑在了一起。
1853年,法国贵族外交官德·戈比诺在《论人类种族不平等》中说:白人文明成果远胜其他种族,尤其是“雅利安人”,是所有成就的缔造者。
1899年,英国人张伯伦出版《19世纪的基础》,提出条顿民族是“世界的统治者”,这被德国极右翼奉为经典。
纳粹党的意识形态建构,直接引用了这套“种族优等”理论。1920年,阿尔弗雷德·罗森堡、认定犹太人是历史所有问题的根源,而“雅利安人”是道德与秩序的化身。
纳粹核心人物之一的罗森堡,将“雅利安主义”与“反犹主义”直接捆绑。1933年,纳粹上台,立即推动《恢复专业公务员法》,要求所有公务员提供“雅利安血统证明”。
1935年,《纽伦堡法案》正式规定:只有具有“德国或相关血统”的人才算国家公民。犹太人、吉普赛人、斯拉夫人全部被排除在“人民共同体”之外。
汉斯·古恩特将德意志民族划分为五种“欧洲亚型”,北欧类型被定义为“最高等级”,头型、眼色、鼻梁被作为判定标准。希特勒读完这本书后,任命古恩特为耶拿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并亲自出席其就职典礼。
这场从词根学跨到血统政治的跃迁,是纳粹打造“合法种族歧视”的核心工具。语言成了审判血统的法槌,但随后这锤子就砸到了世界头上。
乌拉尔山南部草原,4000年前,一个游牧民族开始活动。他们自称“雅利安人”,以畜牧和骑射为生,崇拜多神,按父系部落组织生活。
这些人最早使用印欧语,与古希腊语、梵语、亚美尼亚语有明显同源性。
公元前2000年到前1000年,雅利安人出现大规模南迁。一支穿越伊朗高原,建立米底王国和波斯帝国;一支南下印度河上游,参与构建吠陀文化;一支进入小亚细亚,与胡里特人和赫梯人发生融合。
前18世纪,雅利安人已有青铜工具与双轮马车,战争能力显著增强。
他们进攻两河流域北部,建立米坦尼王国,该王国夹在埃及、赫梯与亚述之间,最终因王族内讧于前14世纪中期瓦解。
迁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被称为“伊朗人”。“伊朗”一词源自“艾利安”,意思是“雅利安之地”。
他们建立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前558—前330),控制范围东起印度河,西至利比亚,北抵高加索,成为欧亚非三洲的早期帝国。
在印度,雅利安人与当地达罗毗荼人发生冲突。达罗人肤色较深鼻梁扁平,被雅利安部族排斥、边缘化。雅利安人引入祭司—战士—农民三等级结构,后来演变为印度种姓制度的雏形。
公元前800年,铁器使用扩散后,雅利安人扩张速度加快。经济结构由游牧转为农业,社会分工开始精细化,职业种类达到十数种,包括木匠、铁匠、陶匠、送信人、摆渡人等。
印度河流域的原住文明——哈拉帕与摩亨佐·达罗,在此时期逐步衰落,考古证据显示两者在建筑和排水上曾极为先进。雅利安人到达时,这些城市已成废墟,文明更替不可逆转。
南印度的达罗后裔被迫南迁,如今形成泰米尔、马拉雅拉姆、卡纳达等民族,在南亚与东南亚地区人口超过1亿人。
雅利安人并非“纯种战争机器”。他们更多靠迁徙融合,而非纳粹鼓吹的单一征服。但纳粹有选择性地剪掉这段“混血史”,只保留“战车+秩序”的叙事,作为其扩张理论模板的基础版本。
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战争全面爆发。纳粹对外宣称:这不是侵略,是为了“雅利安民族的居住空间”——Lebensraum。这场战争的发动动机,直接来自对“雅利安主义”的地缘政治解读。
波兰境内的斯拉夫人被定义为“Untermenschen”(次等人)。根据希特勒指示,日内瓦公约在东线战场不适用。纳粹士兵被允许不执行对斯拉夫人的国际战争法。
纳粹宣传部用动物语言形容斯拉夫人。戈培尔指令媒体使用“来自西伯利亚苔原的原始野兽”“黑暗的浪潮”等词汇,强化民族优越感。
1942年,纳粹正式执行“最终解决方案”。在奥斯维辛、特雷布林卡、马伊达内克等集中营,约600万犹太人、1100万其他被定为“非雅利安”的群体被系统性灭绝。
此时,纳粹已建立起完整的种族分类机制,头骨形状、瞳色、血统文件被用于确定“清洗对象”。大批德意志人迁入占领区,被视为“雅利安拓荒先锋”。
新纳粹在战后继承了这套理论框架,甚至发展出“西方帝国”构想。计划将美国、英国、法国与俄罗斯的核武库统一指挥,建设以雅利安人为核心的“全球国家”。
而下一步计划是太空殖民与超级人种工程。这个看似疯狂的构想,出自1990年代的新纳粹文献,源头是1947年弗朗西斯·帕克·尤基提出的《帝国宣言》。
雅利安主义走到这一步,已完全脱离语言学、文化史、考古学,变成一整套歪曲、欺骗、暴力、扩张相互支撑的意识形态系统。它的源头也许只是一本词典,但它的终点,是满地白骨。